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陈云是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全党享有崇高的声誉。从1937年底到1945年9月,他在延安工作、生活近八年。在难忘的延安岁月中,陈云先后主持中央组织部与西北财经办事处的工作,为党的建设与财经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央组织部要面向全国1937年11月29日,陈云从新疆到达延安。他是搭乘运送王明、康生回国的苏联飞机抵达延安的。在简陋的机场上,举行了简单的欢迎仪式,在延安的中共领导人几乎全都来了。见到了分别两年之久的战友们,陈云心中非常激动。  相似文献   

2.
<正>1940年我从苏联刚回到延安不久,就听到一些同志对主席和江青的婚事有些议论。江青是1937年秋冬到延安的,进鲁迅艺术学院学习。1937年11月29日,康生夫妇随王明从苏联回来。回延安后,康生在组建中央社会部时兼任中央党校校长,他的夫人曹轶欧担任中央党校干部处处长。  相似文献   

3.
1921年,我出生于当时叫马来亚的马来西亚,早年我祖父从广东花县由水客带到马来亚谋生。父亲青年时代学裁缝,自己开店,逐渐发达,家境小康。我于1935年回国,1938年夏季去延安,同年秋加入共产党。"我去延安就是为了要抗日,不当亡国奴"1935年,在我15岁时,母亲带我回国,到广东花县大东浦村看望生病的外婆。过了春节,外婆去世,母亲准备带我返回马来亚。可是我向妈妈要求留在国内上学,于是她将我托付给舅舅,入了花县中学读书。1936年发生"西安事变",1937年卢沟桥事件后燃起了抗  相似文献   

4.
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冲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长驱二万五千里,到达陕北吴起镇;1937年1月中共中央进驻延安;1947年3月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相似文献   

5.
正一我的母亲陈友孟是一位普通的医务人员。1937年5月,20岁出头的她,怀着抗日救国的信念,从湖北老家千里迢迢,历经两个多月的艰辛,到达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她怀揣邓颖超、叶剑英等人嘱咐八路军办事处开的介绍信,在陕西三原被阻滞留多日,走走停停,避开了国民党的封锁盘查,最后到达延安。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的一生历险无数,在中国革命圣地延安的劳山遇刺,是最意想不到的,也是最惊险的。周恩来说:“我一生遇过很多次危险,但最危险的就是那一次,那次是陈友才同志代替我牺牲了。” 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中国共产党发出了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1937年,时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的周恩来,率代表团往返于延安与西安、杭州等地,与国民党政府代表谈判。担任警卫任务的是延安卫戊司令部参谋长兼周恩来随从副官陈友才。 4月25日,周恩来再次由延安启程前往南京,同国民党代表谈判关于红军改编  相似文献   

7.
《实践》2021,(8)
正"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天,全面从严治党要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习近平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原来在延安的东北军撤向西安一带集中。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由红军接管延安。1937年1月,中共中央领导机关迁驻延安,至1948年3月撤离,这里一直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相似文献   

8.
1937年10月,在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时任抗日军政大学第六队队长的黄克功,因求婚未成,怒杀恋人刘茜,成为延安轰动一时的事件。  相似文献   

9.
1937年冬,贺子珍走出延安,离开毛泽东,从此,伴随她的是寂寞而孤独的生活,在长达40多年的独身生活中,她饱受了人世间的辛酸苦辣和失去丈夫的痛苦。 一 贺子珍与毛泽东的真挚感情人所共知,他们在中国革命最危急的时刻结为夫妻,在毛泽东遭受“左”倾错误  相似文献   

10.
钱江 《党史博览》2002,(3):15-18
1937年1月20日,在延安的抗日军政大学第二期开学,不久前还担任共青团中央秘书长的胡耀邦,就站在学员队列中  相似文献   

11.
<正>1937年,美国记者尼姆·威尔斯来延安采访,对延安新秩序大为感叹,"中国共产党在许多方面实现了欧文—傅立叶时期的原始乌托邦社会主义者所梦想的公社生活……粮食、衣服和棉被一律由国家发给……每个人都是从放在桌子中间公用的碗里夹菜吃。中国的共产主义是最原始的共产主义,平分了又平分,一直分到原子"。延安,曾是一个被赋予了很多色彩和使命的名字,有它的伟大崇高,也有它的"柴  相似文献   

12.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随着以国共合作为标志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国共长达 10年的内战结束。此后,延安处在相对平静之中,几乎没打什么大仗。抗战初期,大批进步青年和有志之士从全国各地奔赴延安,参加革命斗争。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经过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延安的革命队伍内部,却出现了个别人贪图安逸、追求享受的不良苗头,引起了毛泽东和中共高层领导的极大关注。  1937年秋发生的黄克功事件对毛泽东的触动很大,他对此事进行了果断的处理。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1937年 10月 5日傍晚,抗大第六队队长黄克功…  相似文献   

13.
李世明 《奋斗》2014,(1):56-57
正纪律严明赢民心1937年10月,在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发生了一件被当时国内外媒体称之为"桃色新闻"的黄克功案件。案件的当事人是红军旅级干部黄克功和刚进入延安不久的进步知识青年刘茜。黄克功,江西人,15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过井冈山斗争、中央苏区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一位老资格的共产党员和红军指挥员。1937年,26岁的黄克功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十四大队大队长,案发前调任第六大队大队长。刘茜,原名董秋月,1937年7月抗战爆发时,16岁的刘茜正在太原友仁中学读书。随后,她毅然  相似文献   

14.
刘明钢 《湘潮》2008,(12):34-37
1937年1月,中共中央进驻延安,从此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大本营。由于有了相对安定的环境,许多红军老战士、老革命开始寻找人生的伴侣。陈云、彭德怀、邓小平、王稼祥都是在延安喜结良缘,留下了一个个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15.
1937年,我党与盛世才建立统战关系后,盛世才出于政治上的需要,请求中共派一批干部到新疆工作。为了更好地开展新疆的统战工作,巩固抗日后方,保证国际交通线的畅通,从1937年底至1938年冬,中共中央先后从“新兵营”(1937年,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左支队进疆后改编为总支队,对外称“新兵营”)、延安和路过新疆去苏联或从苏联回延安的干部中,陆续调派了近百名干部到新疆工作,其中包括党的创始人之一的陈潭秋以及邓发、林基路等优秀共产党人。毛泽民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出色的理财干部,历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政府国家银行行长、中…  相似文献   

16.
警卫员手记     
1937年1月,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一起进驻了延安。对于陕北来说,延安是个比保安大得多的地方,有飞机场,也有汽车,算是陕北的大城市了。 毛泽东和党中央在这里一驻就是长长的10年。 虽然延安基本上炮平枪静,但毛泽东着实遇到过几次危险呢。  相似文献   

17.
<正>1937年七七事变前夕,美国学者托马斯·亚瑟·毕森和欧文·拉铁摩尔等一行人于6月21日到达延安。毕森用铅笔在两个笔记本上记录了4天的延安之行,这些笔录成为《1937,延安对话》一书的最初手稿,这部极具史料价值的原始档案详细叙述了毕森等人在延安4天的具体情况,为我们了解七七事变前中共的抗战主张、延安的风土民情,进而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提供了极其珍贵的文字、照片等叙事史料。  相似文献   

18.
《党史文汇》2022,(3):32-33
1937年,党中央进驻延安.随着投奔延安的青年学生不断增多,在其中一部分体育爱好者的组织下,体育运动在延安逐渐开展起来.其中,有1938年的滑冰比赛大会、1941年延安体育训练班开设的滑冰训练课、1943年的延安市溜冰大会等. 从延安城穿流而过的延河,在冬天冰封以后,就成宽阔的滑冰场.延安体育会的滑冰场就建在城北大砭沟...  相似文献   

19.
1937年1月13日,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圣地。中共中央在红军解放延安城25天之后,由保安进驻这里。 从这个时候起,在共产党人的心目中,延安是神圣二字的代名词。神圣的土地当然容不得践踏。于是乎,如果有一天国民党出现在延安城的大街上,那便是天大的事情。  相似文献   

20.
1937年1月13日,毛泽东从保安率中共中央机关进驻延安。当时虽然国共和谈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但日军、国民党军的特务经常潜入延安破坏捣乱,土匪地痞也动辄滋事,延安的社会治安秩序并不安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