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特色小镇以特色产业运营为核心,通过建设"小而美"、"特而强"、"聚而合"、"青而绿"、"新而活"的特色小镇,带动镇域特色产业,推进新型城镇化。最近几年来,"它"火了。它是经济新常态下的一种新探索,它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一种新战略,它就是"特色小镇"。国内"特色小镇"概念的提出与发展已有三年。2014年10月,浙江提出"特色小镇"概念。此后,特色小镇在国  相似文献   

2.
<正>特色小镇不是一般行政意义上的城镇,它在空间上相对独立发展,区别于行政区划单元和产业园区,是具有特色产业定位、文化旅游和居住生活功能的项目综合体。特色小镇也并不等同于"旅游小镇",虽然特色小镇一般具有旅游的功能,但是更具有特定的自然、人文、历史、经济因素,使其具有不可复制性。世界上著名的特色小镇:美国硅谷、瑞士达沃斯小镇、意大利威尼斯的穆拉诺玻璃之城等,这些小镇以特色产业为核心,带动整个区  相似文献   

3.
正自2015年浙江省提出特色小镇建设的概念以来,经过3年时间的建设与发展,俨然已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和扩大就业的新抓手;它带来的争论和迷思也是显而易见的。在这三年全国性特色小镇建设风潮中,涌现了很多具有示范意义、发展良好的区域,也有大量一哄而上、名不符实的"特色小镇"。无可否认的是,  相似文献   

4.
《小康》2017,(11)
<正>特色小镇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有些地方依靠政府部门打造“政绩小镇”;有些特色小镇建设成为房地产商制造新库存的新手段,“房地产化”明显;还有些地方重“形”轻“魂”,特色小镇特色不足。现阶段,有些地方特色小镇建设面临着特色小镇建设沦为“形象工程”,盲目跟风建设;房地产企业的加入背离特色小镇建设的初衷;配套设施不足和政府服务观念意识仍需转变等问题。对此,专家提醒,对特色小镇“不特”现象应提高警惕,谨防异化。必须遵循规律,有重点、有特色地发展,不能一哄而上。应该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政府  相似文献   

5.
<正>浙江的龙泉青瓷小镇、天津的杨柳青小镇等集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模式,对疏解北京城区人口、缓解交通拥堵、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都有很强借鉴意义。当前北京特色小镇建设和发展中主要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缺乏整体规划指导,存在布局与功能失衡问题。二是小镇建设特色不强,存在同业同态现象。三是资源配置渠道单一,发展动力不足。四是市场配置作用不足,存在政府推进式发展现象。为此,民革北京市委员会为北京特色小镇建设和  相似文献   

6.
穆希 《创造》2017,(8):26-27
正2017年,是中国特色小镇的关键之年。在政策护航下,兴起于浙江、壮大于长三角的特色小镇,正以燎原之势在全国蔓延开来,成为炙手可热的新风口。今年3月,云南省政府印发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发展的意见》;6月,《云南省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公布,105个小镇入选;7月  相似文献   

7.
《小康》2017,(1)
<正>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特色小镇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什么是特色小镇?如何挖掘特色小镇的"特色"?除了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还需要什么?"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小城镇。特色小镇建设被认为是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特色小镇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特色小镇建设的关键就是要放大和凸显特色优势,民俗文化是小镇"特色"形成的源泉之一,它反映一个地方的精神特质与历史记忆,能带来小镇特色的唯一性,是"特色"的直接体现。因此,民俗文化在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特色小镇建设作为国家城镇化格局中一个重要战略对推进我国城镇化向高水平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特色小镇建设需要营建自己的文化品牌,这不仅是解决特色小镇同质化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而且有利于增强特色小镇在城镇化建设中的效能,促进特色小镇产业的转型和协同发展,推进特色小镇走出"镇门""省门"和"国门"。营建特色小镇文化品牌是塑造特色小镇文化的核心价值和灵魂。在特色小镇建设的实践中,需要提炼特色小镇的精神与价值,整合及创新特色小镇的文化资源,完善特色小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品牌化运营特色小镇的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17,(2)
<正>如何在中国农村实现小康目标?花山小镇洛场村,通过探索美丽新农村建设将文化创意与乡村改造、历史传统保护与古村落维护相结合,修缮旧房老宅、重塑农村基层生态,如今靠着特色小镇的发展路径,走上了小康发展的道路,这样的做法,也为地方发展带来了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1.
2014年,浙江省首创特色小镇县域经济发展新模式,经过1年时间的创建探索,浙江走出了一条从设想到落实的有效路径。2016年7月,国家三部委联合发布通知,推广区块经济转型升级新模式,至此特色小镇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推广。2018年至今,湖北省已开展特色小镇建设近六年,政策试点的经济效果是否显著,亟待实证评估的检验。采用湖北省78个县(市、区)2014—2021年的面板数据,以特色小镇建设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DID)方法,首次实证评估了湖北省特色小镇建设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一是湖北省特色小镇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二是特色小镇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经济发达程度越高的县(市、区)创建特色小镇,其县域经济提升作用越大;三是特色小镇创建数量与经济发展显著正相关,创建特色小镇数量越多,其经济发展的提升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2.
特色小镇是连接城市与乡村经济协调发展的"驿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阵地。打造特色小镇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创新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应突出特色小镇建设的融合性,依托区域优势加强系统设计,提升特色小镇建设的科技含量,完善配套法律服务与保障,将特色小镇建设成为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相似文献   

13.
正特色小镇是开放式、共享式经济,围绕产业、金融、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等一系列能助推特色小镇传承、挖掘和发展的经济主体都可以参与进来。小镇发展的核心不在于开发,而在于产业运营。特色小镇的初建和创建,无疑是时下政府、学术界、产业界、投资界等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的发展方向和热门话题。为了全面系统地从多角度记录中国特色小镇的建设和整体历程,全面展示全国特色小镇建设的成就,完整记录中国特色小镇新篇章,由杨世伟"掌舵"  相似文献   

14.
《创造》2017,(4)
<正>4月7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在昆明召开全省特色小镇发展启动大会,力争通过3年努力,全省建成20个左右全国一流的特色小镇,建成80个左右全省一流的特色小镇。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阮成发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聚焦产业、突出特色、引进优企,将特色小镇打造成为我省新城镇发展样板、旅游目的地、产业  相似文献   

15.
科学治理特色小镇能够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是中国城市管理体制下一步的改革重点。建设特色小镇需要从精细化治理入手,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优化特色小镇社会治理模式,健全德治、法治、自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立足小镇产业和文化,不断引导特色小镇健康发展,激发特色小镇活力。  相似文献   

16.
《海南国际旅游岛风情小镇(村)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打造50个特色鲜明的风情小镇、10个旅游名镇;《海南国际旅游岛海口市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建设的十大特色中心镇中有7个是旅游小镇。  相似文献   

17.
<正>云南省普洱市那勐勐特色小镇项目最近开工建设。这是普洱市今年陆续开工建设的15个特色小镇之一,也是云南省"十三五"规划的重点特色小镇。去年至今,"特色小镇"无疑是城镇化建设和文创领域里的热词之一。在去年10月,住建部公布了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中,云南上榜3个镇,分别是红河州建水县西庄镇、大理州大理市喜洲镇、德宏州瑞丽市畹町镇。目前,  相似文献   

18.
声音     
<正>当前中央号召精准扶贫,建设美丽乡村,打造特色小镇,目标就是要绿色发展,将生态资源转化成生态资本,以服务型经济形式将其产业收益释放出来。乡村生态产业发展,前提是生态保护,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发展。要让保护与发展相协调,而不是借生态环境搞发展。——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北京市政协副主席葛剑平认为,俞正声主席在报告中再次强调关注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9.
正当前,特色小镇建设在全省各地如火如荼开展,取得良好的效果。建议:以"精而美""聚而合"为原则,以特色小镇多样性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打造规模合理、布局完善的特色小镇;调整特色小镇评价体系,针对历史文化型、特色产业型等不同类型的特色小镇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更为科学地对特色小镇进行年度考核;研究特色小镇用地保障问  相似文献   

20.
<正>温政发〔2015〕4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单位:加快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是省委、省政府从推动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和城乡统筹发展大局出发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积极争取创建省级特色小镇,谋划培育市级特色小镇,现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