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7年4月,由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旅发委、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共同举办,省旅发牵头负责,在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举办了"振兴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云南跨越发展"专题研讨班。为切实推进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云南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云南跨越发展,省委党校校刊部约请省旅发委及部分州、市旅发委、政府领导和云南世博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就"云南旅游产业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总结经验,找准问题,探索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路子、旅游管理的新体制和新机制,为把云南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强省而努力。现将刘平同志在专题研讨班上的报告和约稿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正>云南旅游业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起步发展,经历了"起步发展、旅游产业建设、支柱产业建设、旅游‘二次创业'建设"四个重大发展阶段,现在正进入"建设云南旅游强省"的新阶段。"十二五"期间,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旅游强省建设,全省旅游经济快速增长,"七彩云南、旅游天堂"  相似文献   

3.
《创造》2008,(7):19-19
7月28日,云南世博集团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签订4项旅游投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红河州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实施全方位的战略合作,力争5—10年内,投融巨资,进一步加快红河州旅游产品的打造、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旅游小镇建设、生态社区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4.
正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是全国十二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一,是云南唯一一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近年来,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积极抢抓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云南"两强一堡"和现代新昆明建设等重大机遇,大力推进"规划引区、生态立区、产业强区、旅游兴区"发展战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域城市化建设和特色产业体系建设等各项重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步,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已经成为云南最  相似文献   

5.
正在美丽春城昆明北端,深藏着一颗璀璨明珠,它在四季如春的季节里雪花纷飞,气势磅礴的瀑布群落、神奇的佛光晚霞、变幻莫测的云山雾海令人叹为观止……这就是云南的著名风景区——轿子山。昆明轿子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轿子山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是云南省国资委下属云南世博旅游集团控股的国有企业,主要从事轿子山风景区旅游开发、运营管理。多年来,公司在将轿子山打造为全国著名生态旅游体验景点的同时,一直本着"为民争利、发展共赢"的  相似文献   

6.
<正>在旅游市场日新月异的大环境下,不断创新升级,打造新的旅游业态,最大程度实现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旅游产业的终极追求。2015年8月,国家旅游局下发《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2016年,全域旅游引爆全国。一场从"景区旅游"到"全域旅游"的变革拉开序幕。在云南,围绕"把云南建成国内一流、国际著  相似文献   

7.
黎瑾 《创造》2015,(Z1):52-53
<正>作为中国旅游业的排头兵,云南要继续探索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路子、旅游管理的新体制和新机制。云南旅游资源天赋异禀,产业发展曾走在全国前列,然而在日趋激烈的地区竞争中,云南旅游不再"首屈一指",反而在产业规模、实力和发展速度方面被许多省份迎头赶上。面对"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竞争形势,云南省开始认真谋划新起点、新形势下旅游业的未来。2013年9月,云南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建设旅游强省的意  相似文献   

8.
滇云/州市     
《创造》2011,(3):16
"空中巴士"计划促旅游业连通世界为进一步开拓海外客源市场,云南将在201 1年-2015年期间,大力开发以西欧、北美、澳大利亚、印度、俄罗斯等为重点的入境客源市场。《云南省旅游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要依托昆明新机场的建设,巩固云南至东南亚国家航线,争取开通昆明至中东、欧美地区重要旅游和交通枢纽城市的新航线。并积极支持开通省内主要支线机场直飞华东、东北、华南、华北、华中等重要客源市场的新航线,推动省内重点旅游城市机场间的环飞航线,逐步形成空中"旅游巴士"体系。  相似文献   

9.
<正>为促进广西服务业发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发展旅游休闲等服务业,具体指出要建设桂林、南宁、北海、梧州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发展一批旅游强县和特色旅游小城镇;加强重点旅游景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10.
吴韬 《创造》2021,29(9):41-49
党的十九大作出建设数字中国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开启了新时代我国建设网络强国和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征程.数字乡村建设既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向.党的十九大以来,云南抢抓数字科技发展机遇,全力推进"数字云南"建设,聚焦高速宽带、智慧旅游、智慧政务、数字农业、数字乡村等重点领域,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发展.当前,云南围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发展目标,立足新时代云南"边疆、民族、山区、美丽"新省情,深入推进数字云南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探索以数字化变革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路.探讨数字化变革赋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是云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奋斗乡村振兴,以数字化发展提升高原现代农业产业质量效益,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1.
《创造》2017,(11)
<正>在"健康中国"全民健身的背景下,云南"体育+旅游"产业正迎来发展东风。11月17日,2017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开幕。首次在云南馆设立的体育旅游馆,是本届旅交会的亮点之一,展示了云南体育和旅游文化融汇发展的成果和趋势。参展单位中,不仅有传统知名旅游企业,还出现了很多"新面孔",涉及健康、户外运动、航空、民族体育、汽车租赁、潜水、遥控模型等领域。"云南体育旅游新玩法令人大饱眼福,这也是全域旅游的重要体现。"参展观众感叹不已。  相似文献   

12.
李继洪 《创造》2016,(4):28-29
正坚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使产业结构逐渐变"新"、发展模式逐渐变"绿"、经济质量逐渐变"优"。产业再一次成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热的焦点。刚刚出台的《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着力推进重点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直接把产业发展的靶心对准了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旅游文化、信息、现代物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和食品与消费品制造等8个云南有优势、有基础、有市场前景,能较快形成经济增长行动力的重点产业。《意见》对8大产业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3.
毕芃 《今日民族》2021,(2):25-27
云南是民族大省,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作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瑰宝,要积极加以支持和发展"的重要指示。"十三五"期间,云南省文化和旅游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云南的"三个定位"要求,加快建设民族文化强省步伐,推动云南文化繁荣发展,发展民族特色旅游文化产业,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4.
在2004中国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期间,以云南企业家为主,由云南省商会、云南世博集团和泰国亚太经贸协会联合组织的中国云南--中南半岛国际商务自驾车考察活动,引起了海内外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多家媒体进行了随团报道.在领略了沿途景致、风土人情之后,在鲜花、掌声的喧嚣与闹热归于平寂之时,我们还应对此次考察活动的深层意义作一些理性地评析和思考,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云南--中南半岛国际商务自驾车考察团团长、云南世博集团总经理花泽飞.  相似文献   

15.
<正>按照习总书记关于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总抓手,发展高水平旅游业的重要指示,按照"全面提升旅游产业发展质量水平,把海南建设成为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和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总体要求,创新理念,转变思路,谋划海南旅游业"十三五"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旅游业是在改革开放中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目前已形成以草原、森林、湖泊、冰雪、民族风情、历史人文为主题,以国内旅游、国际旅游、边境旅游、出境旅游为内容的旅游发展格局。世纪之交,呼盟旅游业又迎来了大发展的新机遇。1998年国家旅游局将呼伦贝尔盟草原与四川九寨沟、湖北神农架、云南迪庆、长江三峡、红绸之路一起确定为全国六个重点旅游开发地区,将呼伦贝尔盟草原旅游开发项目定为小国旅游业发展优先项目,按照u高起点、高)意、高水平"的要求,开发建设成为跨世纪的旅游拳头产品。今年在国家旅游局组织的"'99生…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15,(19)
<正>如果说,当年溪口被国家建设部确定为首批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溪口走的路子契合了小城镇发展的规律。那么,2010年溪口入选上海世博"未来馆",作为亚洲区唯一代表入,溪口恰是在"完全不知情"时被选中,因为入选世博"未来馆"则是把溪口作为未来居住典范加以推广。而当下的溪口,作为宁波市唯一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5A级旅游景区,还是联合国计划开发署中国可持续发展小城镇试点镇。溪口以其独特的民国文化、秀美的雪窦山水以及庄严的弥勒文化,体现着旅游资源富有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发展云南民族旅游经济和名牌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民族历史文化所构成的特有人文景观 ,发展旅游支柱产业具有极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要充分利用国家进行西部大开发的契机 ,发扬“世博”后续效应 ,以“中国昆明国际旅游节”为动力 ,实施“突出特色、推出精品、提高挡次、全面推进”的民族旅游经济发展战略。为达到这一目的 ,要以新的角度、新的视野对云南旅游业进行审视 ,以新思维、新观念、新姿态参与竞争  相似文献   

19.
李卫英 《创造》2013,(8):60-61
近几年,县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云南"两强一堡"战略,按照丽江市委、市政府努力把丽江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重要窗口和国家生态安全重要屏障,"一体两翼"建设和宁蒗"旅文强县"发展战略,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泸沽湖景区及景区内各景点的开发建设力度,完善服务设施,开拓客源市场,加大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力度,旅游产业发展步入新阶段。截止目前,全县有旅行社1家,旅游在公司1家,  相似文献   

20.
邓琳  王元钦 《创造》2021,29(12):28-30
云南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中提出"要在2035年以前培育5个万亿级和8个千亿级产业"的目标任务,以彻底扭转云南产业发展劣势.同时,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旨在加快建设中医药强省.云南中草药具有较大优势和潜力,并很有条件和希望快速打造成新兴重点产业,推动千亿级甚至万亿级的大健康产业发展.云南应抓住COP15机遇,实现中草药全产业链集群式发展,全面打造以中草药为核心元素之一的大健康产业发展,构筑世界级"健康生活目的地""国际大健康名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