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小康》2020,(7)
正"尽锐出战,打赢脱贫攻坚战",2020年,革命老区江西将坚持"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完成剩余9.6万贫困人口脱贫。产业走对路,乡亲才能富。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在过去的一年中,革命老区江西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41.1万贫困人口脱贫,剩余7个贫困县全部达到摘帽条件,剩余387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降至0.27%,城镇贫困群众减少23.7万。  相似文献   

2.
王俊 《今日民族》2021,(1):18-21
云南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多样,是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2012 年底,全省贫困人口超过 880 万人,贫困发生率超过20%,27个深度贫困县贫困发生率超过30%.经过八年精准扶贫、五年脱贫攻坚,2020年12月8日,中共云南省委书记阮成发在国务院新闻办云南脱贫攻坚新闻发布会上郑重宣布:"全省现行标准下农村...  相似文献   

3.
《世纪行》2017,(9)
<正>2017年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深化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必先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社会服务是大学的重要职能之一,帮助现存4300多万贫困人口走出贫困,可以说是高校义不容辞  相似文献   

4.
<正>沾益区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曲靖市中部。2016年,沾益区有建档立卡贫困乡1个、贫困村10个、贫困人口3509户11765名,贫困发生率为3.45%。2016年脱贫攻坚首战之年,沾益实现了清水沟、荣兴、磨嘎、中心、大德5个贫困村脱贫摘帽和775户2700名贫困人口脱贫出列。2017年计划实现  相似文献   

5.
李熙 《创造》2017,(11):48-49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脱真贫、真脱贫"。当前,红河州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云南省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地区之一。目前,全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47万户,55.76万人,占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12.46%,居全省第2位,贫困发生率达17.58%。要实现"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必须拿出钉钉子精神,下足"绣花"功夫,下硬功、出实招,天天抓实、月月抓紧,  相似文献   

6.
《小康》2017,(10)
<正>2017年是商丘市的“脱贫攻坚政策落实年”,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商丘市委书记王战营对打赢全市脱贫攻坚战充满信心,他们的目标是——完成7.38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实现278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商丘市是河南省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省辖市之一,所辖6个县全部是扶贫开发重点县,截止到2016年年底,全市共有贫困村455个,贫困人口25万人,脱贫攻坚任务较重。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而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是其中的关键环节。正因为这样,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特别强调:"农村1000多万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要如期完成!"今明两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期。作为人大代表,要聚焦河南尚未脱贫的111万农村贫困人口,按照省委"以军令如山的敬畏之心,如期高质量完成  相似文献   

8.
从2012年至2017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由9899万人减少到3046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了3.1%,减贫工作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同时,我们也看到,现有3000多万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深度贫困地区,即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的地区。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是整个脱贫攻坚战中的坚中之坚、难中之难。  相似文献   

9.
易水 《创造》2015,(6):12-13
<正>农村贫困人口减少440万,数量仍居全国第二;力争未来五年使574万人告别贫困。减少农村贫困人口440万人,贫困人口数量仍居全国第二位,贫困片区县和重点县数量居全国第一位,而精准扶贫、整乡推进等具有云南特色的扶贫经验也成为全国示范模式。6月18日,云南省召开扶贫开发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十二五"期间云南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成就和下一步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政》2020,(6):6-6
"脱贫攻坚是我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他们的生活存在困难,我感到揪心。他们生活每好一点,我都感到高兴。""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这些朴实真挚的话语映照着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牵挂的是困难群众,念兹在兹的是脱贫攻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向贫困发起总攻,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成效之显著前所未有: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自主脱贫能力稳步提高,贫困群众"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  相似文献   

11.
云南贫困人口66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6,占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1/10,是典型的贫困省区之一,具有贫困的一般特征:自然条件复杂、基础设施落后、社会发育程度低(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人的文化和技术素质低、人才外流严重、投资额低下且效益不高等等。同时,又具有异于其他贫困省区的特征:贫困面大、贫困县多、贫困程度深、因自然灾害频繁脱贫巩固率差、返贫率较高、尚未开发的资源较丰富等等。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云南的脱贫思路探讨具有一般与特殊两者兼顾的内涵。脱贫思路之一:摒弃等待依靠外来扶贫的思想,树立主动迫切的自来…  相似文献   

12.
<正>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海南确保在2020年前完全脱贫,是发展的一项硬任务。截至2016年底,全国累计脱贫5564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4.5%;海南实现脱贫19.04万人,约占全省贫困  相似文献   

13.
正"提前两年脱贫",是一场与贫困赛跑的攻坚战,更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攻坚战。这一目标,对于身处贫困大石山区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来说,担子尤为繁重,但是决心异常坚定:2016年,全县农村贫困人口要减少2.5万人,25个贫困村要实现脱贫摘帽,60个"整村推进"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要达到6000元以上;2018年60个贫困村6.66万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环江紧盯扶贫产业发展、扶贫移民搬迁、"整乡推进"、村屯基础设施建设等着力点,举全县之力打响精准脱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14.
<正>怒江是全省脱贫攻坚的重点州市之一,全州有12.85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达27.73%,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是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上甘岭"。当前,脱贫攻坚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全州上下必须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脱贫攻坚的新思路、新办法和新作为,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最大的政治任  相似文献   

15.
关于开展好科技扶贫工作的几点思考赵克义解决好660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是云南顺利实现"九·五"和二0一0年远景发展目标的关键,也是云南实现经济腾飞的基础。一九九五年底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九·五"扶贫攻坚计划,最近又作出了对506个乡镇实施科技扶贫的决...  相似文献   

16.
<正>2019年是脱贫攻坚战决战之年,上半年,海口市坚持"三不减三提高三加强",以背水一战的决心,坚持目标导向,紧盯"一确保、一巩固、一提升、一延伸"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着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紧抓产业、就业两大关键助力脱贫攻坚,助推今年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为促进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海口市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做好产业项目计划调整,加大产业项目资金在中央、省级下达发展资金中的占比,投入产业扶贫资金2843.5万元,实  相似文献   

17.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到2020年让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有5000万人左右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易地搬迁、教育支持、医疗救助等措施实现脱贫,其余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社保政策兜底脱贫。低  相似文献   

18.
正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云南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扶贫开发难度大。目前,如何实现精准脱贫,杜绝返贫,让贫困地区人民能够逐步实现自我造血、自我发展,是脱贫工作的重中之重,更是脱贫后续发展的要务。实现贫困地区脱贫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一直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成绩卓著。国家统计局2月28日公布,我国继2015年减贫1442万,2016年又减贫1240万,农村贫困人口剩下4335万,全国各族人民深受鼓舞,在全球也产生了良好示范作用。2016年6月,中共中央安排各民主党派中央分别对口一个省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农工党中央陈竺和刘晓峰同志分别带队到云南实地调研,我们还组织30个省级组织对各地贫困农户  相似文献   

20.
2020,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显得越来越重要,如果脱贫攻坚的成果无法巩固,那么彻底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的承诺也就很难实现。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效,既要保障脱贫人口不返贫,也要保证不出现新增的贫困人口。在新的形势下,通过制度创新,保持政策和机制的连续性、稳定性,使精准扶贫的成果不会因为精准扶贫任务的完成而减弱。对此,要做好精准扶贫的三个转变,即减贫的目标从绝对贫困转变为相对贫困;减贫的区域从单纯的农村减贫转向城乡统筹;并在此基础上从精准扶贫转向全面的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