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调查发现,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活习惯.在网络行为的自我控制水平、网络道德观念、对网络行为规制的认识等方面的调查数据表明,部分大学生存在网络行为失范的情形,极容易损害国家、社会、他人的合法权益.基于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原因分析,高校应当从网络法制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以及网络心理教育等诸方面着手,提升大学生网络活动中的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  相似文献   

2.
张道明  王超 《工会论坛》2010,16(4):119-120
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归纳,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学校解决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教育对策。对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网络空间生存已构成单亲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年里,在对10余所大学4237名大学生(其中单亲家庭子女329名)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就网络功能使用、网络应对行为、网络成瘾、网络交往、网络游戏、网恋、黑客行为特征和网络认知等,将单亲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进行了对比、分析和研究,探讨单亲大学生网络认知和行为特征及发展趋势,为大学生网络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政策制定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网络心理与行为的实证调研,全面而客观地分析了大学生网络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并提出了大学生网络心理与行为的优化策略,使网络能够真正有效地为大学生服务。  相似文献   

5.
论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是实现自我、表达情感及减轻心理压力的需要.由于对网络人际交往认识不足等原因,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应强化大学生道德教育,规范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行为,加强网络立法,净化网络环境,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网络是大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由网络产生的行为失范现象也日益严重.大学生对于网络的过分依赖和沉迷使得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得颇具难度.一方面学生和教师对于网络行为失范的认识不足,另一方面高校对于网络行为失范的重视不足,导致对于日益严重的网络行为失范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引导.研究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表现,从中寻找突破点来具体研究对策,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并结合日常的教育管理来进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解决网络行为失范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主要表现在网络围观、网络结社、人肉搜索、网络水军、网络恶搞和网络暴力等六个方面。因此,对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进行引导,消除其非理性的负面影响,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必须深化网络研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道德素养,完善法律法规;营造文化氛围,培养意见领袖;坚持以人为本,进行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作为受网络影响最深、最大且数量最为集中的群体,其网络使用行为文明与否、网络道德水准之高低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以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南京地区的6所高校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状况进行了调查,探讨了我国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现状、特点,并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9.
对广西高校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状况的抽样调查发现,多数大学生的上网行为是理性的,上网时间量适中,关注的信息和网站呈多元化,但也存在部分大学生上网时间过长、利用网络学习专业知识的现象不普遍、网络自律行为有待提高等问题。因此,需要控制大学生的上网时间、鼓励大学生利用网络学习专业知识及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网络群体,笔者通过对上海电力学院学生的抽样调查,结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官方数据,对大学生网络群体的构成和组织情况、网络流向分布进行了分析,对有效管理大学生网络群体线上、线下的行为差异以及大学生网络群体的意义与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绝大多数大学生已经具备了完善的网络的基础设施和上网条件。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重要用户群体,他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行为模式和心理健康受网络的影响也日益明显。如何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加强对大学生文明上网行为的指导,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深入开展大学生教育与管理,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大课题,也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政治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海南大学311名大学生进行实证调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等方法,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大学生群体的网络政治参与状况。由于电子政务建设滞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不足、网络法规体系不完善等方面的原因,大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还存在对网络政治信息关注度不足、容易出现盲目跟风等非理性行为、参与意识和实际行为脱节等问题。因此,本文主要从政府、高校和制度建设三个层面来探究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政治参与意识,具备应有的网络政治参与能力,推动我国网络政治参与的积极、理性、有序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出发,研究了大学生参与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集群行为)中从众行为的模式类型和表现形式,分析了群体因素、情景因素和个人因素等从众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了集群行为背后寻找行为参照、偏离恐惧、人际适应等社会心理动机.分析了网络从众行为(羊群效应)的积极和消极作用,提出了在网络舆情突发事件中大学生网络从众行为的教育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情形日益增多,这不仅危害到大学生个体的健康发展,而且也侵犯了他人合法权益,甚至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为引导社会发展方向的权威力量,政府理应肩负起防控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责任。然而,由于网络在我国的使用和发展时间不长,政府监管责任机制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因此,为了有效防治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情形发生,政府有必要从完善法律法规、增强网络监管力度、培养专业人才、加快技术研发、督导高校网络道德教育、构建网络协同管理机制等方面完善其责任体系的建构。  相似文献   

15.
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大学生快捷搜索信息、获取知识、开阔视野、挥洒创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同时,少数大学生借助网络虚拟性宣泄自己的情绪、散布传播网络谣言的现象时有发生,对自身、他人和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高校作为培育社会人的试验场,应进一步关注网络技术发展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强化网络道德教育、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法制教育以及网络使用纪律教育,有效防范大学生传播网络谣言的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16.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给大学生学习和交流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但同时也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道德观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对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冲击.高校应拓展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模式、优化网络文化环境、制定网络管理制度、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切实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上交际也越来越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种方式。我们对大学生网上交际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大学生网上交际行为的原因进行了探析,最后就如何合理引导大学生的网上交际行为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上交际也越来越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种方式。我们对大学生网上交际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大学生网上交际行为的原因进行了探析,最后就如何合理引导大学生的网上交际行为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在扩大人们知识视野的同时也引发了部分大学生个体价值迷失等一系列道德失范行为,导致大学生道德人格分离、价值观念扭曲、道德情感淡漠和责任感弱化。因此,必须强化网络道德教育、加强网络立法、完善网络监督机制及搭建校园信息交流平台,主动占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20.
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观,推进其网络行为向健康化、道德化方向发展。高校教育者要树立网络道德教育新理念,充分利用网络工具,齐抓共管,构造网络道德教育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