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京政发[2015]60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现将《中国制造2025北京行动纲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2015年12月5日《中国制造2025》北京行动纲要为深入贯彻《中国制造2025》,全面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持续推动本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5,(11)
<正>日前,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当前,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突出创新驱动,优化政策环境,发挥制度优势,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  相似文献   

3.
<正>一、起草背景去年8月我市正式获批成为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为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工作,去年9月30日市委、市政府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宁波行动纲要》(以下简称《行动纲要》)和《宁波市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了我市推进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的目标、任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8月30日)沪府发[2016]69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中国制造2025"上海行动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中国制造2025"上海行动纲要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支撑,为落实"中国制造2025",制定本行动纲要。一、指导思想和发展方针(一)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5.
《政策瞭望》2017,(7):37-38
近年来,宁波市镇海区立足制造业的区位和历史优势,强对接、强创新、优服务,始终坚持把实体经济作为镇海区经济发展根基。'振兴实体经济'作为今后五年镇海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写入镇海区十四届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积极对标'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加快三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先进装备制造业,推动纺织服装业向时尚产业转型,以智能技术提升工业发展质量效益。  相似文献   

6.
《群众》2016,(9)
正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江苏作为全国制造业大省,在制造强国建设中找准了自己的坐标点,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到2025年,建成国内领先、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强省,并提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以下简称"一中心、一基地")。深刻领会"一基地"建设的战略定位打造"一基地"是江苏落实《纲  相似文献   

7.
正青政[2016]48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中国制造2025青海行动方案》已经6月15日省政府第6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16年6月27日中国制造2025青海行动方案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也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和实施创  相似文献   

8.
<正>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加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互联网与我省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汽车等制造业的融合创新发展,实现贵州制造向"贵州智造"转变,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专项行动计划。一、行动目标(一)总体目标到2018年,实施重大示范项目40个,完成投资27亿元以上。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充分  相似文献   

9.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业大国转向制造强国.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又部署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为中国制造业指明了转型方向. 面对“中国制造2025”,浙江如何抢抓机遇? 浙江是传统的制造业大省.但从自身来看,浙江制造业和中国制造业一样,也存在创新能力不足、产能过剩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规范性文件统一编号ZJBC03-2018-0010甬工推进办[2018]34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各管委会,宁波市推进"中国制造2025"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和《宁波市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加快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夯实我市制造业发展基础,提升我市  相似文献   

11.
2016年央视猴年春晚,登上舞台为歌星伴舞的数百台智能机器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放眼全球,一场机器革命正蓬勃兴起;被称作"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的机器人正广泛地渗入制造业乃至全社会,我国2015年公布的"中国制造2025"也将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纳入了国家科技创新的优先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我市召开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工作会议。会议强调,要学通弄懂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两会精神,按照"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的要求,全力争创"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加快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推进"名城名都"建设和实现"两个高水平"奠定扎实的基础。当前,宁波制造业发展正在从"追求高速度"转向"追求高质量",产业结构正在从"中低端为主"向"中高端"延伸,我们要准确把握当前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争创"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为总目标,以产业争先为总抓手,奋力走  相似文献   

13.
<正>陕政办函[2015]205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加快推进我省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省政府决定成立省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领导小组。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主要职责统筹协调全省落实《中国制造2025》全局性工作,审议推动我省制造业发展的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工程专项和重要工作安排,加强战略谋划,指导协调各市、各部门开展相关工作,加强对重要事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1月9日)沪府发[2017]3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关于本市加快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关于本市加快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28号),协同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加快和深化"互联网+制造"的应用步伐,积极培育新模式新业态,  相似文献   

15.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国家质检总局、中国工程院等部门和单位,共同编制了《中国制造2025》,于2015年5月正式发布.这是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描绘了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确定了以强大的制造业为基础,支撑“两个一百年”目标顺利实现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6.
正吉政办发[2016]71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28号),协同推进《中国制造2025吉林实施纲要》的贯彻执行和吉林省"互联网+"行动,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推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17,(8)
<正>珠三角制造业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困境:生产成本不断攀升、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珠三角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仍然艰巨。201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宏大计划。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升  相似文献   

18.
正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国家质检总局、中国工程院等部门和单位,共同编制了《中国制造2025》,于2015年5月正式发布。这是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描绘了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确定了以强大的制造业为基础,支撑"两个一百年"目标顺利实现的战略思路。成渝地区的工业园区是成渝城市群制造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在成渝城市群中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先进  相似文献   

19.
《世纪行》2016,(11)
正2016年11月8日至10日,省政协召开十一届十六次常委会议,聚焦"推进《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建言献策。杜耘、叶青、应楚洲、王均豪、朱书刚、韩民春、杨明福、宋清龙、章杰、陈邦利、钟国伟、王传豪等12位省政协常委、委员分别就科技成果转化、树立东湖高新区标杆地位、传统制造业转型发展、民营制造业提  相似文献   

20.
<正>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中国制造2025》指出,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为此,必须把握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趋势,深入分析我国制造业现状、面临的困境,探索寻找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战略路径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制造业迅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