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征时期,红军曾经两过少数民族众多的云南地区。能否处理好少数民族问题,直接关系到长征的成败。党和红军在云南地区坚持民族平等、反对民族压迫,坚持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实现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大联合;贯彻和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注重少数民族和宗教界上层人士的统一战线工作;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建立自己的武装政权,增强少数民族自我解放的内生力;开展土地革命,发展经济,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这些政策都在云南地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从云南、贵州、四川等边远地区迁入我省的少数民族同胞逐年增多,遍及全省13个地级市,且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他们在对我省经济文化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的同时,也使我省民族关系趋于复杂,特别是迁入少数民族的贫困问题,给我省民族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除汉族外,人口超过5000人的民族25个,有15个民族为云南所特有。本刊从本期起将连续刊登云南特有的15个少数民族简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云南拥有26个少数民族,还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的美称。近几年来,随着云南经济的发展壮大和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温泉王国、烟草王国、电力王国、旅游王国、立体气候王国、宝石王国、药材王国等桂冠又不断地戴到云南头上。依托这些“王国”优势,中小企业有着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广西河池市的公务员招录加分情况为例,用实证的方法分析并认为在少数民族占多数地区的地方公务员考试中,给在当地占多数并且社会经济地位处于优势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对于当地占少数的汉族考生而言并不适当。人事部门应坚持比例原则,分情况予以对待:全国范围内以及少数民族占少数的地区公务员考试中,仍需给予少数民族适当照顾;而在少数民族占多数、优势的地方职位招考,则不宜再给少数民族加分。在具体加分的尺度上,应综合少数民族和汉族占当地总人口的比例和发展水平的不同情况做出决定。  相似文献   

6.
政治认同可从政治信任、政治支持、社会认同三个维度进行测量,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少数民族青年对各级政治组织的政治信任、政治支持和社会认同度高,政治认同指数处于较高水平;汉族和少数民族青年在政治信任、社会认同和政治认同指数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少数民族青年显著优于汉族青年;在政治支持方面,汉族和少数民族青年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应通过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民族青年政治社会化、加快少数民族青年社会融入等措施,提升少数民族青年的政治认同水平。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力争将云南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云南模式”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云南少数民族群众历来热情好客、乐于助人、诚实善良、民风纯朴。当前,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思想道德建设,对于实现“十二五”的宏伟目标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少数民族都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云南位于中国西南边陲,有25个少数民族,其中16个是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而且云南也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少数民族文化气息浓厚。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应用,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用好新媒体,把云南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出去,是每一个云南的外语学习者、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在10万以下的有22个,这些民族数量相对较少,故被称为人口较少民族。云南的基诺、阿昌、布朗、怒、独龙、普米、德昂7个民族位列其中,占全国22个人口较少民族数的32%。  相似文献   

10.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山区省份,全国55个少数民族,云南就有52个,其中,5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25个,全省少数民族人口146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13.5%。全省有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2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共78个县(市),占全省128个县(市)的61%。民族自治地区面积27.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70.2%。全省没有一个县是单一民族县,因此,少数民族教育是云南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正>11月18日,"中华少数民族文化和谐共生研讨会"在云南中华文化学院(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隆重召开。云南省政协副主席、云南中华文化学院院长罗黎辉,台湾世新大学副校长邱淑华出席研讨会开幕式。会议由云南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陈友康主持。云南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彭立峰,副巡视员杨扬参加会议。本次研讨会是2016年国台办、省政府云台会项目之一,由云南中华文化学院和台湾世新大学联合主办,旨在围绕中华民族文化凝聚力、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路径等主题进行广泛交流  相似文献   

12.
傈僳族 傈僳族是云南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总人口59.41万人(1998年统计数),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4.48%。傈僳族主要聚居于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两个自治地方,其余散居在丽江、迪庆、大理、德宏、保山、临沧、思茅、楚雄、昆明及四川省凉山州等地区。  相似文献   

13.
昭通市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自古就有“锁钥南滇、咽喉西蜀”之誉,是中原文化传人云南的重要通道,也是早期云南文化的三大发祥地之一。全市总人口549.52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达54.73万人,占总人口的10%,有23种少数民族,是个典型的民族散杂聚居区。回族、苗族、彝族为主体少数民族,其中回族人口有18.03万人、苗族17.68万人、彝族17.44万人。  相似文献   

14.
2011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确定了云南桥头堡建设的5大发展定位,其中一项是要将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示范区。云南是一个边疆、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和欠发达的省份。云南有5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25个,少数民族不但人口众多,而且分布广、种类多。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视角,在此岸现实世界里分析宗教的本质、作用及其发生、发展的社会根源,并指出宗教最终消亡的条件和途径,而不是从心灵和意识上作精神性的考察。其基本内涵包括宗教历史观、宗教本质观、宗教价值观等。联系云南少数民族的宗教活动,我们发现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论在云南少数民族的宗教活动中有着鲜活而生动的实践。本文尝试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撷取关于宗教产生根源上的认识论、宗教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论和宗教在未来社会中的消亡论三个方面,观照云南少数民族的宗教实践来展开。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民族地区公共危机事件多发。特别是少数民族众多的边界省份云南,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各项事业的发展。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造成了少数民族地区突发事件的特殊性,给当地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带来了更多的难题与挑战。本文详细分析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当地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所面临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对中国广大少数民族地区突发事件应对与管理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云南是我国民族最多的省份,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共有25个,其中有15个是世居少数民族。在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指导下,省委、省政府从云南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把云南建设成为民族文化大省的目标。近几年来,我省一直在积极推进民族文化大省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2016年11月18日,由云南中华文化学院、台湾世新大学联合举办的"中华少数民族文化和谐共生研讨会"在昆明召开。来自海峡两岸的30余名学者共聚一堂,就"中华少数民族文化和谐共生"这一主题开展了深入研讨。会议研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和谐共生的条件和要素""少数民族文化和谐共生面临的挑战""促进中华少数民族文化和谐共生的路径"等论题上,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理念。会议开启了云南中华文化学院与台湾教育界、文化界学术交流的先河,增进滇台两地学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为新形势下的滇台合作增加了新的内涵,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临沧市是一个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除汉族以外,全市共有世居少数民族11种,他们分别是:彝族、佤族、傣族、拉祜族、布朗族、白族、回族、僳僳族、苗族、德昂族、景颇族。这些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边境沿线及腹地的广大山区,各民族大杂居和小聚居的分布局面,是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全市常住人口238.2万人,少数民族人口90.1万人,占总人口的40%。市内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四大宗教;耿马、沧源、镇康三县与缅甸接壤,边境线长达290.791公里,有9个民族跨境而居。  相似文献   

20.
以世居东北的汉族、满族、朝鲜族、鄂伦春族、蒙古族等各族人民十四年抗日战争中可歌可泣的历史事实为依据,阐述了东北少数民族同胞在抗日斗争中展现的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民族团结精神,休戚与共、合作御辱的国际主义精神等主要精神谱系,以及东北少数民族同胞在抗日斗争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和作出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