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振民资助特困生新郑市台属企业家、雅美琪服饰公司经理、台联副会长冯振民,3年前开始资助贫困山区千户寨乡在市二中学习的3名特困学生。每月从银行自己的帐户上划拨给这3个孩子每人50元钱,作为学习和生活补贴。3年来冯会长已资助这3个孩子5400元。元月18...  相似文献   

2.
陈正 《今日浙江》2001,(8):44-45
一位75岁的老人决定每月资助一位贫困生200元钱,直到她独立生活为止。但老人与学子有个“协定”:在她有偿还能力时,得资助一位同她一样需要帮助的孩子……  相似文献   

3.
<正>这段时间,有关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投资6亿美元在美国建厂生产汽车玻璃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曹德旺认为,在美建厂的主要原因是国内生产成本高。一时间,关于"曹德旺跑了"、中国制造成本等话题在社会舆论中形成热议。不得不说,今天的舆论场是复杂的,讨论的问题有真有假,需要认真辨析。首先,"曹德旺跑了"的说法有"标题党"之嫌,且不说曹自己表示"我没有跑,也不会跑",单就中国汽车玻璃的巨大市场来看,没有哪个企业家会轻易  相似文献   

4.
人物     
《小康》2017,(4)
<正>著书者曹德旺2016年底",玻璃大王"曹德旺因一段被"误读"的采访视频",跑"进了大众视野。近日,曹德旺现身福州鳌峰坊书城,签售自传《心若菩提》,为外来务工子弟学校捐书,再次走进聚光灯下。曹德旺是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供应商福耀玻璃的董事长,在2016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上,以17.4亿美元身家列第1198名。他还以累计80亿元人民币的慈善捐款,被称为"中国首善"。自传签售会上,曹德旺直言,书名"心若菩提",是  相似文献   

5.
正她二十年如一日,坚守乡村小学育桃李,并为山区贫困儿童与资助机构、爱心人士之间牵线搭桥,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翻过那座山就到了。"八月的桂中,骄阳如炽,在来宾市忻城县北更乡一条崎岖的山路上,刚爬过一个长长的陡坡,蒙晓梅指着一个山坳对蒙丽梅说。前一天,学生黄海良(化名)给她打了个电话,说家里困难,下学期不去上学了。蒙晓梅一直开导他,最后说,你不用担心学费,我来帮你想办法。挂了电话,她就和同科室的蒙丽梅老  相似文献   

6.
1985年,河南省西峡县陈阳乡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刘江华主动放弃了转志愿兵的机会,回到家乡。他告诉父母,他要带领乡亲们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一年前村老支书告诉刘江华:“咱秧地村有144户人家,其中83户常年靠救济度日,有9户人家祖孙三代同住在一间破草房里。有6户人家5口人盖一床被子。全村26名学龄儿童,只有4个孩子在上学,村里的中学生也只有你这一个了。”老支书的活深深刺痛了刘江华的心,他立志改变家乡的面貌,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1986年春,刘江华卖材了家中的3头耕《,领着村里的几个年青人,田进了商海,坏而两年后他亏本兀…  相似文献   

7.
赤峰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巴林右旗荟福寺教管小组组长、右旗人民代表元旦喇嘛,自一九八六年以来,扶持贫困牧民、资助失学儿童上学、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称赞。 元旦喇嘛现年七十六岁,是右旗岗根苏木、床金嘎查人。他自幼出家,佛学知识精深,一九八0年至一九八五年,他曾被聘请到北京雍和宫担任佛学教师。一九八六年元旦喇嘛回乡后,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每年都出资数百元人民币为当地群众修桥铺路。当他看到家乡还有少数人由于各种原因生活仍很贫困时,就把自己多年行医积蓄的钱拿出来扶持贫困牧民。几年来,他扶持桑扎布、查干阿尔斯楞、林金辉等十二户贫困牧民发展生产,为他们买牛四十头,资助人民币七百多元,使这些贫困户达到了温饱以上生活水平。 前几年,元旦喇嘛的家乡有的牧民由于生活困难,孩子没读完小学就辍学了。元旦  相似文献   

8.
雷山县郎德镇下郎德村一组的余海富家就在炉榕公路旁。刚从坡上劳动回来的余海富见到笔者,就兴奋地说:“你帮我写一封信,告诉总理,就说,曾经因为贫困得到他慰问的余海富,如今脱贫了,致富了,叫他放心。”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我是一名农村干部,前一段我们村集体和外地一企业发生了纠纷。在我们不知该如何应付时,一位自称是律师的人找到我们,说愿意帮我们打这场官司,但要我们付给他几千元钱。由于他要的钱太多,村民们便没有答应。我这里想向贵刊请教一下,请律师打官司到底要花多少钱,律师收费有没有明确的标准?曹相生曹相生读者:关于律师收费标准问题,国家是有明确规定的,聘请律师的费用因案件性质的不同而相应变化。其主要标准是:1制作法律事务文件、声明等一般文书,每件2—10元;起诉状、上诉状、答辩状及其他诉状和申请仲裁书每件10—30元;遗嘱…  相似文献   

10.
一名普通的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一生中对工作兢兢业业,创造了近百万元的经济效益,为国家作出巨大贡献,可生活上却克勤克俭,把省下来的钱捐赠给社会和资助贫困的大学生。几年中,无论人们怎样评说不一,可他有自己的说法。创造了近百万元的经济效益,可自己不占公家一分钱,不欠国家一分税金,他说,这样做心里坦然……现任农工党白城市委会机关支部副主任,白城市土畜产进出口公司饲料部经理的孙斌,1941年9月20日出生在辽宁省康平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他自幼家中贫困,靠政府每月750元钱的救济金才得以读完高中。艰难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有一家兄弟姐妹5人,都已长大成人,成家立业。父母相继去世后,给他们留下了1500元钱。如果他们每人300元,完全合乎情理。可是,他们兄弟姐妹谁都不想分。大姐提议说:“把这笔钱存起来,大家共同保管,谁家有了红、白大事,可以从中得到一些补助;谁家孩子考上学校,就给予适当的物质或经济鼓励,岂不更好?”弟妹们对此都表示赞同。小弟补充说:“就叫它‘家庭基金’。吧!为了使基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每家人每月再存进5元,好不好?”兄弟姐妹都没有异议。“家庭基金”就这样设立起来了。建立这样的“家庭基金”有以下几方…  相似文献   

12.
院长武广平     
武广平是农家子弟,2岁时得了感冒,因为穷,没钱治,又转成小儿麻痹症,就从此落下一条残腿。上小学时,顽皮的同学常拿他开玩笑,趁他不备时从身后猛推一把,使他扑倒在地。一次,有个同学嘲弄他说:"你长大了只配给人家搓澡。"他回家把这话告诉爸爸,爸爸只是叹气,一言未发。升入中学后,他住在乡卫生院的隔壁,课余时间他就跑到卫生院,帮人家打扫卫生、整理器械,以换得人家的允许,让他看大夫怎么治病——他决心当个治病救人的医生。他借来许多医书,边抄边学。中学两年,他抄了13门医学教科书,做了20万字的笔记,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最慷慨的慈善家,曹德旺的慈善举动标志着中国企业家公益精神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企业家主动追求社会公平精神意识的觉醒。而其意义远不止此,曹德旺促使国家修订捐赠的相关法律规章,促使国内慈善事业健康发展。他以一家民间的基金会为蓝本,探索了中国传统慈善模式向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20,(19)
正无论是挣钱还是捐钱,曹德旺的理念只有一条:国家会因为有你而强大,社会会因为有你而进步,人民会因为有你而富足,这是企业家必须拥有的境界和情怀。"中国的消费市场只有2亿多人,其余的只是人口,并没有消费能力。"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的这一观点一经发出便火爆网络,尽管他所说的"消费"是指在解决生活必需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或满足更高精神需求的消费,而非维持基本生活的日用品开支。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6,(6)
正记得贫僧还是儿童的时候,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有人问我:"你是哪家的孩子?"我说:"万福新村的。"我父母的故居就在万福村。到了扬州,人家又问我:"你是哪里人?"我告诉他们:"我是仙女镇的人。"到了南京,出家以后,经常有人问起贫僧哪里人?我说:"我是扬州江都人。"后来有因缘到了其他省份,每当人们问起贫僧哪里人?我就回答他说:"我是江苏人。"四五十年前,贫僧周游  相似文献   

16.
<正>4月20日晚,曹德旺之子曹晖举着一张红牌上了台。这张仅有"曹德旺曹晖1亿元"不满10个字的红牌,开创了中国慈善史上款项最大的个人捐款纪录。在晚会上,曹晖除了祝福玉树灾  相似文献   

17.
从警这7个年头里,我的工作其实很平常、很平淡,基本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儿,可辖区百姓就爱说我“热心肠”,说的是我资助了江芳芳他们8个孩子。其实,看着他们一双双渴望读书的眼睛,换谁,谁也会这样做,我更没有理由无动于衷、袖手旁观。为了资助他们,我省吃俭用,总共资助了他们五六千  相似文献   

18.
张裕新 《群众》2014,(7):64-64
<正>据报载,中央颁布八项规定和反"四风"开展以来,一些部门、单位餐费都大幅下降,财政预算却没有明显减少,那么节省的钱都去哪了?一些基层干部表示,其实他们很多情况下都是将餐费报销成了办公用品,这层窗户纸大家都不愿意捅破。笔者联想在财政部门工作时,知道苏北财政系统某办公室主任,为迎合领导,安排小姐提提精神。某次快活回来报销费用,说出差路上撞死了一头牛,赔了人家5000元钱,以至于在财政局里也就有了"一  相似文献   

19.
蒋斗贵 《创造》2002,(2):42-42
近年来,云县大寨乡学生特别是中学学生辍学率居高不下,甚至有上升趋势。最近,笔者为此作了一次专门调查,发现原因有六:一是家庭贫困。山区尚有为数不少的家庭未能摆脱贫困。这些贫困家庭往往希望年龄大点的孩子留在家里帮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以减轻家里负担。诚然,有的家庭也并非收入很低,而是由于受多子多福思想的影响,孩子生得多,家里几个孩子都陆续到了读书年龄,开学时,几个孩子齐上学,学费压力大,舍大保小就成了他们无奈的选择。二是读书无用思想抬头。现在,一些人书没有读多少,靠力气或一技之长外出打工,给家里源源…  相似文献   

20.
地处太行山深处的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龙洞乡是一个比较贫困的山乡,乡里有个许河小学。1997年,市妇联在这里设立了我市第一个“春蕾班”,解决了该校43名贫困及特困儿童的就学问题。但孩子们上课使用的桌凳早已残破不堪,吱呀作响,实在是无法再继续使用了。得知这一情况后,驻守在市委岗的保安二大队一中队的队员们自发地组织起来,积极响应市妇联号召的献爱心接力活动,即每个队员每月从自己微薄的收入中挤出5元钱,班长每月6元钱,中队长每月10元钱,用于为“春蕾班”的孩子们购置新课桌、新凳椅以及部分学习用具、少儿报刊杂志等。铁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