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学年开始,一位学生家长告诉我,他的上五年级的孩子.由于不堪因成绩差而受同学教师的鄙夷和冷漠,说什么也不愿去上学了。作为教育工作,听到这件事,我不禁感到惴惴不安。  相似文献   

2.
2008年国庆节晚上看电视新闻,忽然听到为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恢复名誉的消息。我感到惊讶,为什么俄罗斯要为90年前被处决的沙皇恢复名誉呢?马上上网查找,但我的电脑水平太差,找了半天也没找到。  相似文献   

3.
“我是从社区成长起来的一名基层人大代表。我只想尽我的绵薄之力,为居民多尽心、多出力,让他们感到幸福、感到温暖。”我是一位来自基层的自治区人大代表。当选五年来,我在自己平凡的社区工作岗位上忠实履行着人大代表的职责,想尽办法妥善解决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有关问题,把居民反映强烈的问题形成议案建议,在每年的自治区人代会上提出,切实为民办好事、做实事。  相似文献   

4.
宗合 《辽宁人大》2007,(2):36-37
我们经常会听到见义勇为者有着这样的遭遇:路见不平,挺身而出,旁人只是做看客;为救他人身负重伤,结果是债台高筑,被人遗忘。最后,见义勇为内在高尚无私的美德和良俗属性,在”利益回报”的诉求中消逝得荡然无存。人们深切地感到解决“英雄流血又流泪”问题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多亏我们醒得早!” 近三个月来,祝祥公司总经理张天聪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周边企业停工、倒闭的消息,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给实体经济带来的影响逐渐显现,他心中暗暗庆幸:“多亏我们醒得早!”他为企业作出管理变革的果断决策感到欣慰。  相似文献   

6.
尤君 《人民政坛》2012,(6):41-41
《人民政坛》编辑部: 我是一名农村人大代表。说心里话,我当人大代表就是想为乡亲们办点实事。但是,有时候一些选民认为我这样积极履职,是想当“官”,是为了个人“捞点好处”。每当听到这样的非议时,我都会感到沮丧和失落。请问,应该如何面对选民的非议和误解?  相似文献   

7.
史维勤 《中国减灾》2010,(11):11-11
2010年10月9日,记者来到重灾区农村探望"5·12"汶川地震伤员。看到一排排新建的农房,记者感到一份踏实,真为灾区的农民有这样好的住房而高兴。但在伤员家里见到和听到的情况,又让记者有些不安。  相似文献   

8.
“我为自己是一名党员感到光彩!”这是笔者近日在漳平市溪南镇采访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这句话朴实无华,这句话平淡无奇,却道出了该镇农村党员的心里话,话语的背后演绎着该镇正在进行的以“三问三牢记一保持”为主题的农村党员教育活动中出现的许多动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编读往来     
《今日海南》2008,(8):3-3
我是一名旅游网站的编辑,今年听到海南启动国际旅游岛建设时非常的兴奋,觉得这是我们海南旅游业的一次大跨越。但也感到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兴奋之余,不知道具体该如何审视,也不知道该如何组稿来引导我们业内外来透彻了解国际旅游岛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深入群众,就能听到人民心声;从我做起,就能得到群众支持刘晓凯(中共贵州省剑河县委书记)听了孔繁在同志的事迹报告,深为他那种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热史人民、服务人民、克己阜公的精神所感动。同时,也感到,只要我们的领导干部都象他那样,air申想着足众,一切...  相似文献   

11.
在我们的工作环境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得到大家的尊重,无疑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而且有一个愉快的工作氛围,可以使我们忘记工作的单调和疲倦,也使我们对生活能有一个美好的心态。遗憾的是,我们常常听到不少人对怎样处理好办公室里的人际关系感到棘手。抱怨甚多。  相似文献   

12.
常常听到一些机关干部发出机关工作难的感叹。的确,新的形势任务和机关工作的特殊性,给机关干部提出了很高的标准和要求,机关工作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发挥机关干部的职能作用,是每个机关干部都面临的现实课题。笔者感到,机关干部胜任本职应该把握好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一直都以“龙的传人”自诩,忽然间听到“中国形象标志将来可能不再是‘龙’”这样的消息,感到莫名的失落。据说是因为龙在西方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虎然大物,而“龙”的形象又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了解甚少的外国人片面而武断地产生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联想。  相似文献   

14.
当好法律的“管家”汪予锋想必许多人都读过或听到过这样一则故事:一次,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葛尔布莱感到特别劳累,就吩咐管家艾梅莉在自己午睡时,任何电话也不接。之后不久,总统约翰逊从白宫打来了电话,声称有要紧事要找葛尔布莱。艾梅莉对总统说:“他正在午睡,吩咐...  相似文献   

15.
深切的悼念     
深切的悼念陈学俊11月25日听到了我们爱戴和尊敬的周培源同志不幸病逝的噩耗,感到十分突然,也十分悲痛。我是在六十年代认识周老的,后来又有幸在他的领导下从事社务工作,受益匪浅,铭心莫忘。周老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他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始终如一地坚持科...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一些场合和有关文件中,经常听到、看到这样一句话:“人大要争地位”。初听,使人感到这是对人大的尊重,是对人大的支持和鼓励,仔细一想,使人觉得此话提法不妥。人大有地位,不必去争地位。宪法和法律已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中,我调入党派机关,便常常从前辈口中听到“大圩”这个地名。对我来说,那是块既熟悉又神秘的地方。说熟悉,是因它常在党史中出现,当然也因它是广西的四大名镇之一。说神秘,是因我和同事们与它从未谋面,对发生在它身上的故事不甚了了,感到遥远而陌牛。  相似文献   

18.
《中国妇运》2009,(9):42-43
提起靖边县宁条梁镇庙畔村的刘世英,在县、市都很有名气。每一个熟悉她的人无不为她艰苦创业、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不熟悉的人听到她的事迹,心灵都会受到强烈的震撼,都为她在艰苦条件下做出的不平凡业绩而发出由衷的赞叹。宁条梁镇庙畔村的群众更是因为有刘世英这样一位一心为民的好支书而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  相似文献   

19.
去年我们访问新加坡,那里政府官员的为政清廉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年初次访问丹麦、挪威和瑞典,又了解到了这三个北欧国家在惩治腐败和廉政建设方面的一些情况。从我们接触到的三国有关人士中,从我国使馆同志中,从当地华人、华侨中,我们很少听到对政府官员贪污腐化、以权谋私以及行业不正之风之类的抱怨,听到的倒是恰恰相反的一些生动事例。这使我们深受触动并感到。C情沉重,从而不能不向自己提出这样的问题:许多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能够做到的事情,我们有什么理由做不到呢?!在反对腐败和加强廉政建设的问题上,我们作为社会…  相似文献   

20.
读着“就时论是”《关键时刻当尽非常之责》一文,我仿佛听到了鼓点声声,看到了万马奔腾,感到心潮澎湃。这篇文章仿佛“吹响了争做世博岗位行动排头兵、争当世博家园行动实践者、争做世博志愿行动带头人的‘集结号’”。作为一名外地读者,我常思考“我能为世博会做些什么”?读了这篇文章,我有了更为深切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