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检察机关在新形势下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是强化法律监督职能、服务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检察机关应当坚持立足本职原则,通过拓宽社会管理创新载体和完善社会管理创新机制来发挥好纽带作用.提升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水平。“三项重点工程”坚持以检察职能为依托,以法律监督为根本.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延伸检察职能的有益尝试和科学实践。  相似文献   

2.
检察机关尤其是农村基层检察机关,必须立足检察职能,以促进农村发展、维护农村稳定、保障农民利益为切入点,着眼于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和引发矛盾纠纷的源头性问题,切实担负起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的重任,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3.
检察机关既是和谐社会的保障力量,也是和谐社会的建设力量。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能力的主要措施有:一要履行检察职能;二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配合,形成化解矛盾纠纷的合力;三要不断探索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4.
王琼珠 《理论前沿》2007,513(24):15-16
党的十七大赋予了工青妇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使命。工青妇组织必须主动承接政府转移出来的部分职能,积极拓展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空间,忠实履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努力为建设和谐有序、安定团结、公平正义的社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5.
建设法治国家与法治政府是新时期的重要目标。法治政府的核心就是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权利,因为政府产生的基础、政府行为的界限与政府权力的目的从根本上讲都是公民权利。政府保障公民权利的机制包括立法机制、司法机制与执法机制。立法机制就是要合理配置权力并完善权利体系,司法机制强调要确立公民基本权利的司法救济制度和违宪审查制度,执法机制则涉及公民权利的消极保障与积极保障以及权利限制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社会管理与检察工作密切相关,既是检察机关履行职责的重要内容、发挥职能的重要领域,也是检察机关必须承担的重要社会责任。检察职能具有多样性,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路径也有多种。根据法律规定和检察实践,以执法办案为依托,完善检察环节的各项工作机制,配合相关部门深化犯罪预防、制发检察建议、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参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参与“两新组织”和虚拟社会的服务管理,是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司法行政工作职能与社会管理工作密切相关,司法行政机关根本职责是为人民服务。云南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应该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总体要求,自觉把中央和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部署的社会管理创新的“规定动作”做准、做优、做精,把结合自己实际创新开展的“自选动作”做好、做特、做亮,把抓好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组合动作”做强、做实、做出成效,为促进云南科学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村干部行政行为不规范、土地管理使用不合理、社会治安措施不健全是当前影响农村发展稳定的三大突出问题。因此,检察机关尤其是农村基层检察机关,必须立足检察职能,以促进农业发展、维护农村稳定、保障农民利益为切入点,着眼于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和引发矛盾纠纷的源头性问题,切实担负起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的重任,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9.
在政治、社会与法治建设域内,社会管理创新已成为首要的主流话语。作为法治建设重要主体的检察机关,其职能拓展必然遵循符合情境的现实逻辑。检察职能与社会管理的结合则主要面临可行性与方法进路的问题,即检察职能内容的内外样态决定了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的可行性,而更为宏观的检察院整体问题、法治问题、经济社会问题则为检察职能向社会管理层面延伸提供了方法进路。各地检察院的典型实践案例,则有助于更加详尽地审视检察职能的社会管理向度问题。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社会管理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并指出,要实现这个根本目的,必须着力完成社会管理七个方面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11.
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目前检察机关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检察机关参与加强和创新的工作机制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机制性能优劣和参与实践成效。但从机制体系设计的可行性、配套性和调适性出发,目前检察参与机制建设过程中还有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而部分领域的参与机制建设也存在盲点。其间既有自身角色定位偏差等思想认识不到位的因素,也有立法支撑不足的制约,更有机制建设能力欠缺的原因。对此,应正确对待检察工作与社会管理之间的区别,按照有利于充分发挥检察参与司法保障职能和检察机关专业优势的标准,不断加快机制建设的科学化和系统化步伐,确保新时期检察参与实践取得更大成效。  相似文献   

12.
公安机关作为政府的重要组成部门,担负着重要的社会管理职能,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服务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效履行政治和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保障公平正义,坚持依法治理,以服务和预防相结合,以增进社会和谐为目标。公安机关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加强完善公安机关社会管理格局,强化促进公众参与机制,健全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和危机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创新社会治安防控机制和打击犯罪机制,建立健全舆论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13.
创新社会管理,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和基础性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当务之急是构建科学的行政问责机制,通过科学有效的行政问责机制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创新社会管理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构建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行政问责机制的着力点是:科学合理地明确职能定位;强化对领导干部履行社会管理职责的考核与监督;完善社会管理责任落实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4.
统一战线是一项特殊的群众工作和社会工作,与社会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服务社会管理创新中可以发挥重要而独特的作用。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创新,既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统一战线提出的光荣使命,也是统一战线彰显作为、发挥法宝作用的重要内容,还是促进社会和谐与统战和谐的迫切需要。统一战线必须围绕社会管理创新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分析把握社会矛盾问题对统一战线可能造成的影响,科学认识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新使命、新要求、新机遇,以提高统战工作科学化水平为根本,以促进统战工作管理创新为重点,以统一战线和谐为关键,以统一战线能力建设为基础,形成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15.
检察机关参与基层社会管理创新是实现民生检察与化解社会矛盾的要求,为此,我国推出了派驻基层检察室制度。但因基层社会法律权威与法律信仰的不足、自身拥有法律资源的有限性、基层检察机关推行派驻时的司法成本等局限而无法达到检察机关参与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预期目标。因此,派驻检察实践应注重促进法律知识化普及,提升基层社会法律权威,构建必要的奖励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宏伟目标。这是一项里程碑式的战略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保障公民权利,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的基础。一、保障公民权利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必然内涵,而保障公民权利又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基础。保障公民权利实质上反映的是保障基本的社会公正。而当前影响社会公正的最大问题是社会贫富差距拉大。贫富悬殊必然导致犯罪的增多,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就提到了这个问题。社会贫…  相似文献   

17.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工作。共青团作为重要的群团组织,要充分认识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对于实现共青团组织的自身职能、适应当前国际国内的新形势以及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共青团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充分运用党委和政府赋予的工作资源和条件,进一步做好青年群众工作,发挥共青团组织在创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既是当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紧迫任务,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任务。公民社会组织在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蕴含着巨大的社会管理功能,值得探究。大力完善公民社会组织,积极推进社会多元参与是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企业要充分发挥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能和桥梁纽带作用,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企业的科学和谐发展。为此,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为开创劳动关系和谐新局面提供各种保障: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为促进劳动关系和谐提供组织保障;扎实推进民主管理,切实履行维护职能,为促进劳动关系和谐提供基础保障;加强教育引导,抓好典型示范,为促进劳动关系和谐提供思想保障;创新经营机制,推行绩效管理,为促进劳动关系和谐提供动力保障。  相似文献   

20.
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规划为河南人民带来持久的发展动力和无限遐想。当前,政府管理社会所要应对的社会问题更加复杂和严峻,政府社会管理体制还存在诸多弊端。解决社会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是构建中原经济区过程中政府的公共责任和职能使命。因此,建设中原经济区必须从创新社会管理入手,通过创新社会管理理念、政府再造、创新管理体制等方式方法、强化社会管理职能及创新社会管理方式,为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提供和谐稳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