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天雪 《农村青年》2013,(11):49-51
我本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自己和妻子都在家乡做事,每天生活在一起。我一个月有近4000元工资,年底还有奖金。应该说,这样的日子还算过得去。可是,妻弟的一个电话,彻底摧毁了我们这个家庭的安宁……醒醒吧,小娜!醒醒吧,家乡的亲友!你们应该知道,天上不可能掉馅饼!  相似文献   

2.
小树 《农村青年》2007,(10):41-43
我有一个疯娘,一个我想孝敬却无法孝敬的苦命的娘。 趁着我们的父母都健在的时候,为他们做点什么吧,不要等到他们都离开人世间的时候再后悔!抽空多看看他们,多让他们开心,多孝敬孝敬他们吧——  相似文献   

3.
邱刚 《农村青年》2007,(6):33-34
弟弟第一次到北京读大学的时候,与我当年离家是同样的年龄。在父母的眼里,17岁,只不过是个孩子。而且,又是没出过县城连火车也没有见过的农村少年。母亲便打电话给我说,要不你回来接他吧,那么大的北京,走丢了怎么办?我想起这么多年来一个人走过的路,很坚定地拒绝了。我说,一个男孩子,如果连路都不会走,考上大学又有什么用?  相似文献   

4.
孙轶 《农村青年》2008,(2):38-38
街头到处挂满了形态各异的大红灯笼,每一个迎面走来的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欢声笑语和嘈杂的音乐此起彼伏。可这些传递到我耳里却是另一番滋味。此时此刻,回家过年成了我最不敢想象的事情!年初离家打工时,我曾信誓旦旦地说,不挣个几万元我就不回来过年!可是现在眼看过年了,我身上仅有几十块钱,连回家的路费都不够!我不敢往家里打电话,我害怕听到母亲的声音。  相似文献   

5.
我最近认识了一个女孩,我相信如果我不懈追求,我一定会赢得她的芳心。可是,我准备出去打工,闯荡人生,未来的生活对我是一个未知数。即使她答应了我,我也舍不得让她跟我受磨难。可是如果我留在家里,也没有什么前程,况且我不愿继续这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我想到外面的世界去,不管最终结果如何,努力过,尝试过,我也就不后悔了。可是我又不甘心让爱情离我而去,否则,即使在城市里挣到了钱,如果没有心爱的人与自己分享,那也是一种缺憾。为此,我曾经给她写过一封信,可她却保持沉默。这我能理解,一个18岁的女孩是不能面对现实生活的残酷的。我真想放弃,可她对我吸引力太大了。我如何作出抉择呢?  相似文献   

6.
陈军 《农村青年》2014,(2):37-39
张进亮,一位盲人按摩师,在他正在筹建的“盲人按摩博物馆”里,他昂起头,自豪地说:“我每天面对的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客户……我要让按摩保健超越健康的范畴,让它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仙子 《农村青年》2006,(2):35-36
我从自己的爱情生活中深切体会到,对婚姻最好的哲学比喻即是脚和鞋的关乐,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这是一个辩证的关系:最合适的,就是最好的。婚姻是个虚幻词,就像一个桌面,四条腿来支撑,根基不稳,桌子愈高,就愈危险。维系婚姻平衡健康的四个支柱是:性格、性、爱、责任感。这四根柱子的坚硬程度。制约着婚姻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工友》2013,(10):25-25
《工友》编辑部:我在一个建筑工地做木工,当时包工头说好按月根据我完成的工作量计件支付工资,但是好几个月了,包工头都以发包方没给钱为由不予支付工资。最近再找包工头时,他却手机关机,干脆躲着不见我们了,请问我们该怎么办?桑成武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个19岁的女孩,上学时因家庭贫困,没有参加高考,现在在城市里打工。我打工的单位还不错,每个月我能挣将近1000元钱,回到家跟乡亲们一说,他们都很羡慕我。可是,我自己却自卑苦恼极了,每天我都问自己:永远这么混下去吗?  相似文献   

10.
阿水 《农村青年》2011,(7):58-59
有人说,这世上最好赚的钱有两种:一是女人的钱,另一个就是孩子的钱。今年22岁的徐燕,两年前曾是武汉一家幼儿园的“孩子王”。一次,从湖北卫视的少儿节目中,她偶然发现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赚钱新招——玩具出租。于是她大胆地“拿来”,为己所用。仅仅一年多时间,她就赚了100万。那么,她是如何走上成功高速路的呢?  相似文献   

11.
鲁玉珍 《工友》2007,(5):52-55
背景资料:在深圳,“出租屋”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名词之一,那些在大街上行走的人群,十之五六是从出租屋里走出来的。这些“租房族”大致可分这样几类:一类是有工作但公司或工厂不提供食宿的;第二类是自谋生路的小商小贩;第三类是夫妻俩同在一个工厂不方便住集体宿舍的;第四类是初来乍到还没有找到工作的。这些人长期生活在别人的屋檐下,每个人的心里都有难言的苦涩和一触即痛的无奈经历。  相似文献   

12.
大海 《农村青年》2013,(10):6-10
她,脆弱得不堪一击,34年的生命历程,骨折30余次;她,坚强得永不服输,在父亲的臂弯里创下了自考奇迹,圆了心理咨询师第一个人生梦想。为了帮助更多的人,她一个人摇着轮椅独闯北京,成为全职公益人的同时,又发奋三年圆了第二个人生梦想——出版个人自传体小说。  相似文献   

13.
《工友》2007,(6):53-53
《工友》编辑部: 我是江陵县某棉花公司保卫科长。2000年12月5日,一场四队几十个售花棉农,在我们公司冲大门,我上去制止,遭到上十人的拳打脚踢。后来经荆州区法院鉴定,我的耳膜穿孔,属于轻伤,至今未痊愈。当时我要起诉行凶者,但经各方劝说,最后付了5500元的医疗费,当时公司领导要我写下今后不再找对方赔偿的字据。2005年8月,全公司实行“工龄买断”,有好几个职工因工评残领到了补偿金,唯独我一个人不能评残,公司的说法是我写了字据,就是评残了也不会补偿。请问,我能否获得补偿?  相似文献   

14.
李玉坤 《农村青年》2009,(10):38-42
50多年前,我认识了国旗;21年前,我倡议制定《国旗法》;17年前,我结识了天安门国旗班首任班长赵新风;13年前,我与国旗设计者曾联松面对面畅谈对国旗的一片深情;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数万同胞遇难,我建议国家下半旗志哀;近年来,我赴部队、机关、工厂、学校、企事业单位作《国旗法》知识讲座180多场,听众达20多万人次;——  相似文献   

15.
陈南山 《工友》2009,(2):38-39
那天,我正在外面办事,一把手打来电话:“陈主席,有件很重要的事要你去办,请马上回来一下。”  相似文献   

16.
《工友》2009,(7):30-31
作为以”增强居民购房支付能力”为目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但在实际运行中并不那么尽人意,还存在办理公积金贷款手续繁琐、公积金贷款数额有限、相关部门未切实履职、外部监管缺失等诸多问题。本案”小余的无助”只是当前我国住房公积金问题中的冰山一角。如何解决当前住房公积金中的诸多问题.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是立法者应思考的一个问题.因为这关乎广大民众的福祉。——栏目主持:潘荷花  相似文献   

17.
赵乾军 《工友》2011,(9):52-53
在这个高楼林立和物欲奢华的年代里,有多少人在外地漂泊,一年多甚至很多年都回不了一次家;有多少人是生活在结婚、离婚、再结婚、再离婚这么一个恶性循环之下;还有多少人的父母生活在这种世界里。所以,“家”在这里是一个避风港的代名词,还是一个温暖、幸福、快乐的象征。家这个主题,从文化开始流传和交流而始就成为了一个不朽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卖牛粪也能成千万富翁?很多人听起来会觉得是天方夜谭。然而,这却是事实。就在很多农村青年纷纷背起行囊,去江浙和广东等地打工时,一个安徽农民由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发现人见人厌的牛粪也能变成钱,是取之不尽的“提款机”后,竟然和牛粪结下了不解之缘,天天围绕牛粪转,潜心琢磨,最终将牛粪变成了金元宝,成了千万富翁。  相似文献   

19.
朗当 《农村青年》2006,(10):43-43
要说《农村青年》改版变化最大的时期应是去年与今年这段时间。在形式上.更加新颖和有个性,在内容上,更多的精品力作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色,可以说.《农村青年》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迈出了高质量的步伐,很多时候具有超前的“眼力”,让读者在精神与物质上双赢,这也是创新精神的实在表现。  相似文献   

20.
研究生毕业拿到博士学位后,我来到深圳市一家高科技公司从事研究工作。在第20层的摩天大楼里,我有着优越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有时候在计算机面前坐久了,我会踱步到宽大的阳台上,迎着习习凉风,看着大街上为了生计奔波忙碌熙熙攘攘的人群,就会常常触发我那远去的记忆,很自然地就想到父亲,同时父亲常说的那句话又会在耳旁响起:“孩子,你要努力,我们只能靠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