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红 《党史博采》2011,(4):16-18
叶剑英不仅是一位叱咤风云大智大勇的著名元帅,而且还是一位闻名遐迩极有造诣的儒将,可谓文武双全,韬略与才气都胜人一筹。在党内军内的高层领导中,毛泽东很称赞叶剑英的文采,尤其说他“善七律”。从少年时代起,叶剑英便如痴如醉地钻研名人诗词,积下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再加上走出国门开拓眼界,更激发了救国爱国情怀。元帅与诗人双重桂冠集于一身,其中的意趣诗情相映生辉,别有一番精致的人生品味。  相似文献   

2.
在新中国十大元帅中.叶剑英进入党政军高级领导岗位的时间是比较晚的,直到1966年,虚龄70岁的他才进入中共中央书记处和政治局。1973年,在中共十大上,叶剑英当选为党中央副主席。在“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岁月中,叶剑英多次身处逆境、低谷,甚至险象环生。  相似文献   

3.
叶剑英元帅学识渊博,之武兼备,智勇双全,是一位难得的“儒将”。他的诗词生动反映了这位儒将卓越的诗才。  相似文献   

4.
1897年4月28日,叶剑英诞生在广东省梅县雁洋堡下虎形村一个小商人家庭里。下虎形村在今天梅县县城东30公里处,它头饮梅江水.背靠虎形山,故称下虎形村。叶剑英的祖先是宋代为躲避中原战乱而南迁的汉人,又被称为“客家人”。叶剑英的祖父叶福智在下虎形村附近的横山镇以屠宰为生,他借屋娶妻,共生了5个儿子,分别取名:铭祥、钦样、鉴祥、锡祥、钻祥。5个儿子都继承了父业,经营小本生意,后来4个儿子去了南洋谋生,只有他最小的儿子钻祥,也就是叶剑英的父亲留在了家里,叶福智1893年去世,活了65岁。  相似文献   

5.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4):F0002-F0002
嘉应学院位于叶剑英元帅的家乡——广东梅州。梅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客家人的中心聚居地,被誉为“世界客都”。该院已有97年的办学历史,现为广东省属普通本科院校。200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相似文献   

6.
陈鲁民 《学习月刊》2012,(17):10-10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而对于官员来说,读书还可以养气、静心、励志、节欲,保护自己全身而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即“书中自有护身符”。当然,关键是要读好书、善读书,每遇精彩隽永之语,须赏之记之,汲取精华,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7.
舒云 《党史博览》2023,(11):61-66
<正>20世纪60年代中期,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兼军委秘书长的叶剑英主持军委日常工作。在“要不要党的领导”“要不要稳定军队”等问题上,他与江青等人针锋相对,多次面对面斗争,甚至拍断过远端掌骨。江青几欲置叶剑英于死地,而叶剑英凭借他的政治智慧,屡屡涉险过关。1976年10月6日,叶剑英出谋划策,以华国锋为首的党中央没费一枪一弹,仅用一个小时,就终结了“四人帮”的政治生命。  相似文献   

8.
叶帅二三事     
2007年是叶剑英元帅诞辰110周年。回顾叶剑英元帅戎马生涯可以发现,他担任参谋长一职最多,以至于党外人士都叫他“叶参座”。在位于叶剑英故乡—广东省梅州市雁洋镇的叶剑英纪念馆里,当人们看到一百多件与叶剑英有关的实物、资料时,便会想起毛主席用来夸奖叶剑英的诗句:“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宋朝宰相)大事不糊涂。”  相似文献   

9.
袁方 《党史纵览》2013,(12):53-53
作为一位职业军人与坚定的革命者,张爱萍既是极富理想、敢作敢当的热血男儿,又是桀骜不驯、擅长吟诗作赋的性情中人。正因为他刚烈的性格与锋芒毕露、坚持己见的个性,从青年时代开始,即被视为是“共产党里的另类”。毛泽东说他:“好犯上!”叶剑英说他:“浑身是刺!”邓小平说他:“军队中有几个人惹不起,你张爱萍.就是一个!”而他本人的座右铭则是:“勿逐名利自蒙耻,要辨真伪羞奴颜!”  相似文献   

10.
叶剑英元帅不仅是一位出类拔萃的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而且是一位蜚声文坛的诗人.有时候,即使是在出席会议期间,他触“会”生情,也写出了很巧妙的诗词.在五十年代的一天,叶剑英参加了某次会议,听着空洞无物、冗长的报告,深有感触,顺手写了  相似文献   

11.
张龙 《共产党人》2009,(14):31-31
近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发表了“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领导干部为什么要读书、读什么书和怎样读书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霞飞 《党史博采》2006,(7):36-40
狼狈为奸林彪在“文化大革命”中,认为一些老帅是他篡党夺权的障碍,便处心积虑地要打倒这些老帅,林彪清楚,用诬陷手法,揪老帅们的所谓“历史问题”,是打倒老帅们的最好办法。黄永胜秉承林彪的旨意,成了诬陷老帅的急“先锋”。黄永胜首先把诬陷的矛头指向了叶剑英。叶剑英在第二  相似文献   

13.
孟红 《党史纵览》2014,(12):4-8
正开国元帅叶剑英1897年4月出生于梅县雁洋堡虎形村,在虎形村度过了童年、少年时期。客家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勤劳善良的禀性,使叶剑英受到了良好的熏陶、教育。叶剑英戎马一生,离开家乡后,从参加民主革命到新中国成立,一直身担重任,日理万机,很少有机会回家乡探亲。但他不管身在何处,身居何位,热爱家乡和关心家乡发展的情怀始  相似文献   

14.
留得墨迹在人间———追记将军书法家魏传统吴化金魏传统将军不仅工诗词,而且善书法,精通书法艺术,是誉满全国的将军书法家。他的字遒劲有力,自成一体,深受广大书法爱好者和人民群众青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魏传统的书法能达到挥洒自如的地步,是经过他数十...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在致力于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对于思想道德建设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追求问题.一直在探索和阐述。1979年,根据邓小平的建议,叶剑英委员长《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16.
诗词是语言的艺术,毛泽东诗词充分反映了他语言运用上的天赋与才华,文章通过对其诗词的具体分析,对毛泽东诗词中语言的大众化、语言的锤炼及典故、成语、神话的活用等语言艺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看将桃叶与君同──叶剑英与董必武的诗词交往江英宝塔山下,春风荡漾,1942年的春天到来了。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站在延安的窑洞前举目远望。回想一年前在重庆南方局工作的岁月,革命老人董必武的音容笑貌仿佛又浮现在眼前。他思念老友,不由吟出一首七律《怀董老》。...  相似文献   

18.
1937年7月14日,毛泽东等致电身在南京的叶剑英。要他转告蒋介石:“红军主力准备随时出动抗日,已令各军十天内准备完毕,待令出动。”  相似文献   

19.
魏明枢  谭明 《世纪桥》2003,(4):53-55
1927年,在“四一二”和“七一五”两次反革命政变的白色恐怖中,在革命处于极低潮严峻的时刻,叶剑英毅然通电反蒋,再次申请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是他伟大一生的重大转折点,是他革命生涯中最重大的道路选择。本文将探讨叶剑英作出这一选择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0.
叶剑英1897年4月28日出生,1986年10月22日病逝,享年89岁。在这89年当中,中国历史上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涌现了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位世纪伟人。叶剑英跟随孙中山、拥戴毛泽东、匡助邓小平,是一位紧跟时代前进的巨人。孙中山对叶剑英的评价是:“年轻有为”;毛泽东对叶剑英的评价是长征路上,是叶剑英“救了党,救了红军,救了我们这些人。”叶剑英是“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周恩来评价叶剑英的一生是:“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粉碎“四人帮”后,叶剑英排除巨大阻力,最终推举邓小平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总是习惯地称叶剑英为“老兄”、“老帅”,对叶剑英的评价是“在中国历史重要转折关头为人民建立功勋”。江泽民多次评价叶剑英,他说叶剑英“在重大和紧要的历史关头,总是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为党的事业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