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美国诗人H·J·罗梅于1945年根据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所作《相逢之歌》重新填词而成的《联合国歌》,歌词优美简约,正气浩荡,深受世界各国的欢迎: 太阳与星辰罗列天空, 大地涌起雄壮歌声。  相似文献   

2.
立法     
<正>国歌法草案首次提请审议据《光明日报》6月22日报道,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6月22日首次审议国歌法草案。草案共15条,就国歌的地位、奏唱国歌的场合、国歌奏唱的形式和礼仪、国歌标准曲谱和官方录音版本、国歌的宣传教育、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等作了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3.
读者与编者     
为什么不把国歌写进宪法条文中去 1982年12月颁布的新宪法没有具体规定国歌,而由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决议恢复《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撤消原来关于国歌的决定,并公布了国歌的歌词和歌曲。采取这样的方式是适宜的。第一,纵观世界各国宪法,有些国家固然把国歌写入条文,但多数国家没有这样做。可见,  相似文献   

4.
《国歌法》出台后,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都必须要树立依法奏唱、播放和使用国歌的法律意识,自觉地规范使用国歌的行为,维护通过奏唱、播放和使用国歌所体现出来的民族自豪感、国家崇高性以及爱国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5.
微观     
《小康》2017,(15)
<正>@用户5351914256:国歌是一个国家的标志,代表着国家的尊严,是民族凝聚力的体现。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了2017年立法工作计划。其中,关于国歌法的法律案拟于今年6月初审。这意味着,国歌和国旗、国徽一样,将有一部专门的法律。这将有助于规范国歌的奏唱、使用等行为,进一步捍卫国歌的尊严,促使人们更加珍视对于国歌的情感。点评:我们以立法的形式,不仅仅维护一首歌,更是维护和平年代里,中华儿女共同的心底之音。  相似文献   

6.
7月8日《工人日报》报道:‘将于9月份开业的福连四星级涉外阳光假日大酒店开始向全社会招聘员工。酒店向所有前来应聘者提出的第一道考题:准确、庄重地把《国歌》唱一遍。结果,第一批应聘者中有3人因不会唱《国歌》,当即被主考官淘汰:6人因《国歌》唱不完整,被要求学会唱完整后,再进入下一轮考试。’读罢这则消息,笔者深为这家大酒店把唱《国歌》、爱祖国作为员工的基本素质,从一点一滴帮助大家树立民族自豪感的做法叫好! 国歌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爱国主义的充分体现。然而,时下不会唱《国歌》的大有人在,歌词不了解的也不乏其人,认为《国歌》过时俗套不愿唱、青  相似文献   

7.
起来!不愿作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每当我们听到那熟悉的旋律,唱着这鼓舞人心的歌曲时,心中总会热潮澎湃,一种激昂、自豪之情油然而生,这首让中华民族儿女振奋的歌曲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新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这一规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歌与国旗、国徽都是代表一个国家的标志,赋予国歌与国旗、国徽同样的宪法地位,在法律形式上把这三个国家的标志统一起来,一方面提高了国歌的权威性,另一方面也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像1978年那样轻易地更改国歌的事情再次发生,这样就保证了国歌的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8.
《春秋》2001,(2)
1896年,清朝政府派遣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作为外交特使赴西欧和俄罗斯等作礼节性访问,在欢迎仪式上要演奏来宾的国歌,可清政府当时根本不知道国歌的意义和作用,哪儿会有什么国歌,于是就临时找了一首适合清政府口味的七绝诗,改编配以古曲作为国歌临时使用。当时也没有歌  相似文献   

9.
沈敏特 《同舟共进》2010,(11):67-68
有句俗语:"老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用到有些人对待国歌的态度上,真是太恰当了。国歌常唱,经久不衰,可我们是否认真思考过:什么才是国歌的精神?我们的荣辱得失,我们教育下一代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知识窗     
徐悲鸿与国歌 刘爱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它与徐悲鸿有什么关系?原来,把《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的提议者是著名画家徐悲鸿。1949年,徐悲鸿参加了制定国徽、国旗和国歌的工作。国徽、国旗先后顺利地通过了,国歌的设计投稿者数以千计,却没有一篇尽如人意。而此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就要召开了,挑选工作不能再延迟。为此,毛泽东亲自召集了20多人的讨论会希望共同商议确定。徐悲鸿去参加国歌讨论会以前曾对爱人廖静文说:“我准备建议用《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那怎么可以呢?”廖静…  相似文献   

11.
1911年,清政府制定中国历史上第一首国歌《巩金瓯》。这首古奥的国歌竟成了清王朝的挽歌,辛亥革命打破了清王朝的“金瓯”梦。 1912年,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临时革命政府颁布中华民国国歌,由沈恩孚作词,沈彭年作曲。这首歌表现当时革  相似文献   

12.
最先提出谱写中国国歌的人是19世纪80年代出使英、法、俄三国的大臣曾纪泽.但清政府没有批准。1906年出于外交的需要,清政府曾用清陆军军歌替代国歌.191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首国歌《巩金瓯》诞生。这首清帝国的国歌还没等到在全国传播,就因辛亥革命而寿终正寝。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教育部长蔡元培曾代表政府征集了一首国歌:“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袁世凯篡权后,曾将《中华雄踞天地间》作为“洪宪”国歌。1919年11月,北洋政府教育部将相传为上古时代舜所作的《卿云歌》配曲作为国歌,由于…  相似文献   

13.
国歌是代表一个国家的歌曲,是国家尊严的标志,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在国外,许多匡家都把对青少年进行国歌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如:葡萄牙的国歌在中小学的教科书中多次出现,音乐教师在对学生加强音乐教育,教唱国歌的同时,还要向学生讲解国歌产生的历史背景,歌词的真正含义,从而加深学生对国家的理解,凡进学校的学生都会唱国歌。唱国歌是葡萄牙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大特色;在埃及,爱国主义教育同样以国歌教育为主,中小学校庆典集会和各种活动的开幕式都先奏(唱)国歌,即使没有被邀请参加本次活动的中小…  相似文献   

14.
田伟国 《传承》2008,(5):47-49
国歌是一个国家精神面貌的体现。她起着激励国民、凝聚人心的作用,是现代国家不可缺少的要素。国歌是在世界历史驶入近代文明后,人类活动联系紧密,国际交  相似文献   

15.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决定:恢复《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撤销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一九七八年三月五日通过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定。  相似文献   

16.
学手语     
为迎接伟大祖国50周年大庆,满足各地聋生提出的为聋生编印国歌(手语图)的需求,本期我们特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手语版编绘如下,某些尚无规范手  相似文献   

17.
李华 《政协天地》2009,(7):51-53
国歌,是代表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歌曲。世界上最早出现国歌的国家是荷兰。中国出现国歌的时间较晚,至今只有百年左右的历史,却经历了清朝末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最初的为封建统治者歌功颂德,到成为今天激励人民群众居安思危、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时代之音。  相似文献   

18.
1949年春天,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召开。大会规定开幕式那天,各国代表团入场时都要演唱本国国歌。由于新中国尚未成立,中国代表团决定唱《义勇军进行曲》来代替。后来,国歌问题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世纪行》2007,(7):19-19
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的确定程序与确定国都的程序基本一致。1949年6月新政协筹备会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决定成立第六小组,负责草拟国旗、国徽、国歌等方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后,设立了国旗、国徽、国歌、国都、纪年方案审查委员会,并在全体代表中进行了充分讨论。9月25日,毛泽东、周恩来召开国旗、国徽、国歌、国都、纪年协商座谈会。会上,大家一致认为,  相似文献   

20.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五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17年9月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2017年9月1日(2017年9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第一条为了维护国歌的尊严,规范国歌的奏唱、播放和使用,增强公民的国家观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