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去年克拉玛依大火中众多遇难者的亲属向有关部门提出,要在友谊馆原址上建造三座碑。前两座分别纪念遇难者,第三座是刻上那些在生死关头苟且偷生者的名字。让千人唾,万人骂。 但是,痛定思法,又觉立碑莫若立法。碑者,镜也。前世不忘后世之师,不过劝德而已矣。劝德对无德之人不见得有什么用。当务之急是要立“公仆”法。一切政府的公务人员,如若不勤政、廉政,搞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造成重大损失,或者在人民生命财产危急关头,临阵脱逃,见死不救、损人利己,就要受到法律制裁。回顾近年报刊、电台抖出来的丑事,哪一件与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无关?但是,出了  相似文献   

2.
吴告 《侨园》2011,(4):21
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炎黄子孙,勤劳勇敢,在世界各地留下了无数丰功伟绩。至今屹立在美国、加拿大、法国、古巴、新加坡等地的华人纪念碑,便是海外华人丰功伟绩的历史见证,也是炎黄子孙与各国人民深厚友谊的象征。美国内华达州在纪念建州100周年的时候,在维吉尼亚市建立了一座华工纪念碑。碑上刻着:"华人先驱,功彰绩伟,开矿筑路,青史名垂"。原来,早在一百多年前,巴拿马运河尚未开凿,美国东西部交通很不便利,于是修建了一条横贯美国东西的太平洋铁路,其中最艰巨的一段工程,主要由华人劳工完成。这座"华工纪念碑"就是为纪念筑路华工的功绩而建立的。加拿大多伦多市士多巴丹拿大道的公园入口处,有一座高11米的铁路华工纪念碑。碑上镌刻:"1880年至1885年,1.7万名中国广东省的劳工,来到加拿大西部,参加穿越洛矶山危险地段的修建……筑路过程中有4000多人丧失了生命,另有数千人在完工后漂泊异乡无法回国……特立此碑以纪念。"此碑是加拿大政府于1989年建立的。  相似文献   

3.
1994年的6月,我登上西沙永兴岛。就是这个1.45平方公里的小岛,却是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西沙、南沙、中沙群岛的“首府”。从北京来到这个数千公里之外的海岛,岛上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新鲜的。有一天,在岛上的一个制高点上我发现了一座碑。这是一座水泥铸的灰色的碑,高约70厘米,宽约50厘米,碑的正面朝着大海,上书四个红漆大字“南海屏藩”,碑的反面写着:“海军收复西沙群岛纪念碑”和“张君然立”。立碑时间是1946年11月24日。这是西沙岛上现存的年代最久远的一座碑,它不以政府党派、团体的名义树  相似文献   

4.
圣萨尔瓦多专电 在圣萨尔瓦多火山的近旁,一位名叫奥索里奥的萨尔瓦多人指着乌云低垂的山顶对记者说:这座火山早已熄灭了,没想到不久前的一个夜晚却在那里发生一次激烈的战斗。那天凌晨一时,一批游击队员摸上顶端,杀死卫兵,企图捣毁设在山岩上通向首都的电讯设施。他们在进行中,和政府军遭遇。政府军步兵从山下向山上攻击,空军从天上摸黑扫射,一直打到拂晓五时,游击队才转移他去。  相似文献   

5.
华丁 《瞭望》1999,(14)
重庆传来消息说,綦江县决定重建虹桥并竖立警世碑,以警示后人。读后始则感到欣慰,继而心头又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莫可名状。虹桥虽是一座普普通通的桥,却也算是名响中外了。今年1月4日傍晚,被称为美丽綦江标志之一的这座桥,轰地一声巨响,整体垮塌,使列队...  相似文献   

6.
报载,去年克拉玛依友谊馆大火死难者家属最近向有关部门提出要求,为临危逃难的‘公仆’立‘耻辱碑’,把他们的名字刻在水泥柱上。这个要求也许并不会被批准,但它却使人又一次想起那场大火。在这场吞噬三百二十五个生灵的灾难中,十多名现场的领导干部奇迹般地生还。  相似文献   

7.
有报道说,某个国家级贫困县 里最多的“文物”是抗洪纪念 碑,1994年以来修建的就有5座。这个县遭遇过特大山洪,受灾严重,如果在抗洪救灾中确有可歌可泣的壮举,为国为民的英模,英勇献身的烈士,立碑纪念,寄托敬意与哀思,本在情理之中——当然也不必求多。但这些纪念碑却是纪念当地方方面面的领导前来视察的,因而镌刻在上的只是那些领导的名字。而且,这些纪念碑大都是动用救灾款建起来的。 立这样的碑,目的显然是为了留名。无论是“碑主”事前授意或事后默认的都是如此。按道理,求得一个好的声名不一定是什么坏事,古谚亦曰…  相似文献   

8.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各地领导干 部联系群众的消息不断见诸 报端。 在深圳市政府三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于幼军市长讲出了他的肺腑之言:“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千碑万碑,不如人民的口碑。领导干部要自觉当好人民的公仆,站起来当伞,为人民群众遮风挡雨;俯下身做牛,为人民群众鞠躬尽瘁。” 河南省沁阳县县委书记王学杰,也在《人民日报》上撰文表示,一定要时时处处“心为民想,权为民用,利为民  相似文献   

9.
克拉玛依火灾引发的思考本刊记者杨朝岭1994年入冬以来,频繁的火灾,让人揪心,发人深省,其中特大火灾仅11月就发生31起。接着,12月8日又发生了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的特大火灾。这场大火,夺去了数百人宝贵的生命,其中多是被称为祖国花朵的中小学生,还有不...  相似文献   

10.
“丰碑”自古不是碑 碑本来指的是没有文字的坚石或桩,其主要作用有三:一是立于宫庙前以观日影、辨时刻。《仪礼·聘礼》曾说:“上当碑南陈”,郑玄的注释就是:“宫必有碑,所以识日影,引阴阳也”。二是竖于宫庙大门内拴牲口。三是古代用以引棺木入墓穴。最早的碑上有圆孔,施轳辘以绳被其上,引以入棺也,  相似文献   

11.
深圳经济特区的实践,实现了我们党创办经济特区的战略意图,在全国乃至世界人民心上搭起了一座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厦”  相似文献   

12.
《瞭望》1984,(33)
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二十三届奥运会胜利闭幕了。洛杉矶纪念体育场熊熊燃烧的奥林匹克“圣火”渐渐熄灭。然而,这届奥运会的辉煌成就,却永远在世界体育史册上熠熠发光;中华体育健儿在奥运会赛场上表现出来的中国人民的崭新风貌和高大形象,永远留在世界各国人民的心里。外国记者评论说:“在这次奥运会比赛中,中国第一次向全世界显示了它的潜力,而且他们已经走出来进行搏斗了。”  相似文献   

13.
《侨园》2016,(9)
正路旁的小河唱着优美的歌,静静流进一片柳林,河里浮着一群欢快的小鸭。一群不知名的小鸟,煽动起花翅膀飞落在柳林中。在鸟鸣鸭语之间,有一座村碑,碑上镌刻着四个醒目的大字:八里堡村。因小村距山海关城东八里的路程,故而得名。这是个很不起眼的小村,但在历史上却是大有名气。据《秦皇岛市地名词典》记载,八里堡村始建于唐朝建中年间,距今已有1230年的历史了。明朝末年,明王朝上层统治者曾在这里发生了一场闻名天  相似文献   

14.
将军的丰碑     
这是一位新四军老战土缅怀新四军著名将领彭雪枫的散文。在作者笔下,彭雪枫将军英明睿智,虎将雄风,壮志未酬,英勇殉国。当年,彭雪枫将军体恤群众生活艰难,宁可要求部队忍饥挨饿,决不向群众派款。群众两次自动凑钱采石,要给将军立碑,将军却策马而去,坚持不受。但是人民没有忘记将军。将军殉国一年,军民为将军修建了陵园,继而为他树立了殉国碑。作者满怀激情地写道,人世间,唯有这样的碑,才是不朽的丰碑。  相似文献   

15.
赵丽宏 《民主》2005,(7):35-37
11月17日,阴雨。 一早出门,乘车去波茨坦。天色阴晦,沿途只见枝叶茂密的森林。进入波茨坦地界后,森林中便出现大片湖泊。树影倒映在湖水中,风吹过漾动如印象派油画。这里原来属于东德,看来从前东德对环境的保护也很重视。途经一座铁桥,是当年东西德的交界处,曾在电影中看到过双方在这座桥上交换间谍战俘的情景。桥上森严壁垒的景象再也看不到了,驻扎军队的桥头堡也早已拆除,东来西去的车辆川流不息地从桥上通过。此刻的景象,给人的感觉是,那个民族分离的冷战时代,似乎已经很遥远了。  相似文献   

16.
曾是中国革命根据地的陕西榆林地区,近年来农村庙宇“香火”愈旺,庙会规模越办越大。有人说:这是当地多年来的民俗习惯;还有人说,这是贫困地区封建迷信活动的再度兴起。然而,记者深入调查后的发现,却很难简单地做出这样的结论。让我们透过这个表层现象,看看这“香火”烧出来的到底是什么 ?它给我们提出的警示在哪里 ? 说不清榆林有多少座庙,座座香火都不断。这里群众生活并不宽裕,但修庙敬神却慷慨解囊 陕北榆林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这里的人素有敬神的习俗,因此“陕北庙多”早已人所共知。六七十年代,这些庙宇被作为“四旧”…  相似文献   

17.
西安散记     
西安果然名不虚传。单是那20多里长的城墙,便蔚为大观。我不知道国内还有没有哪座古城有这样规模、这样完整的城墙。北京有过,但已成为过去。西安这座十二朝古都,却保存了与北京同样修建于明代的城垣。远古之际,筑土围民,便成了城。筑土干什么?当然是为了御敌。时至今日,城墙早已失去了防御的功能。城上的垛墙、女墙、敌楼、马面,作为军事设施,也早已失去意义。留下它,最大的价值恐怕已是作为古代的文化遗存,供人瞻仰、  相似文献   

18.
做人民的忠诚卫士———记中共十五大代表、济南市公安局局长李长水●金楼平黄玉敏“济南交警”———作为全国公安战线的一个先进集体,早已闻名全国,人们大多耳熟能详。李长水———作为济南交警支队的支队长,他的名字对很多人来说却并不一定熟悉。李长水在公安战线工...  相似文献   

19.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21日侵华日军总参谋副长今井武夫受冈村宁茨之命,飞抵芷江向中国政府请降,芷江这座小县城由此名声大震。为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国民党政府和各界人士,纷纷提出在芷江修建受降城的建议。经过细致地测算,整个设计共需经费286亿多法币。但因蒋介石正忙于内战,军费浩大,故仅拨款285万元,在原洽除旧址——芷江七里桥磨溪口旁,建成了一座“受降纪念坊”。由于缺乏管理,纪念坊杂草丛生,再加上风吹雨淋,早已失去了原有的风貌。所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大群众纷纷提议,要求复修受降纪念坊…  相似文献   

20.
林长华 《侨园》2011,(8):42
宝岛台湾是祖国母亲身上的一块亲骨肉。她婀娜多姿,风光旖旎。多少志士为之奋斗、献身;多少文人墨士为之讴歌;多少游客学者慕名神往。这里记叙的是令游客向往、珍藏在宝岛上的四座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兼优的名碑。雾社抗日纪念碑:雾社在台湾南投县仁爱乡,海拔1148米,是由高山深溪夹成的谷地,原是高山族泰雅人聚居地。因多雾少晴、早晚云雾笼罩,咫尺难辨而得名。1930年10月27日,雾社人民不堪日寇的暴虐、盘剥和凌辱,在民族英雄莫那鲁道领导下,发动了台湾抗日史上惊天动地的武装起义,参加者约1200多人,起义仅1小时就歼灭日军百余名,后毙伤成千。日军恼羞成怒,出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