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致富参考     
[致富之路]施秉县五大中药材经营模式托起药农增收的蓝天施秉县素有贵州"药都"之称。2004年,施秉县中药材总种植面积3.7万亩.有药农5000多户,种植品种30多个。太子参总产量达到800余吨.亩平均收入2400余元.农民总收入达960万元以上。近年来施秉县在中药材生产经营的实践中.采取了五大有效的生产经营模式.使中药材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托起农民增收的  相似文献   

2.
吴光祥 《当代贵州》2016,(28):42-43
正为确保全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2018年高标准全面如期脱贫,施秉县以贫困户脱贫、产业发展为中心,创新探索脱贫攻坚产业链上的"四链"模式。施秉县甘溪乡望城村村民何定祥一直在外务工,2014年回乡看到村里正在发展精品水果种植和农家乐后,当即决定用打工积蓄返乡开办农家乐及种植葡萄。如今,他的丽景名苑农家乐年收入达7万元以上,种植的2.3亩紫秋葡萄年收入2.5万元以上。目前,通过"四链"模式,施秉县脱贫攻坚战正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施秉县努力打造"三城"品牌,并构筑"一业带三化"发展框架,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带来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尽管遭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施秉县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还是令人鼓舞,GDP超过9.5亿元,全年财政总收入完成1.4亿元左右,比上年增长19%左右。  相似文献   

4.
1月22日,在海南举办的第三届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上传来喜讯:施秉县杉木河景区荣获该论坛颁发的“国家精品旅游景区”称号。会上,施秉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敖琼身着苗族盛装,作了主题为“山水相约·激爽之旅”的精彩演讲。“中国漂城”引起了与会16个国家和国内86个城市、景区、旅游宾馆负责人以及国内外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5.
谭标  秦涛 《当代贵州》2013,(1):43-43
黔东南州施秉县有"西南药城"之称,而施秉县的中药材尤其是太子参的发展中心区又在施秉县的牛大场镇。牛大场镇总面积273平方公里,可供开发的山地面积在10万亩以上。近年来,全镇5594户中种植药材收入100万元以上的药农有50余户,50至99万元的有220户,10万元至49万元的有4500余户。2012年,牛大场镇太子参的种植面积扩大到3.4万亩,产量近1500吨、产值近3亿元。太子参产业逐步形成一个以牛大场镇为中心,辐射整个贵州的产业。"施秉太子参"、"施秉何首乌"、"施秉头花蓼"三个品种通过了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的国家GAP认证,成为全国唯一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漂城",如今已成为施秉乃至贵州旅游的一张精致名片。1月22日,在海南举办的第三届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上传来喜讯:施秉县杉木河景区荣获该论坛颁发的"国家精品旅游景区"称号。会上,施秉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敖琼身着苗族盛装,作了主题为"山水相约·激爽之旅"的精彩演讲。"中国漂城"引起  相似文献   

7.
正黔东南州施秉县64个行政村中有19个是深度贫困村。"2017年完成国家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0.63万人,贫困乡镇退出1个,贫困村退出5个"是施秉县委县政府签下的脱贫攻坚责任状。为顺利完成既定目标,施秉县大力推进党建工作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2015年,通过试点施秉白垛金叶合作社党支部与白垛烟叶站基层党支部党建共建,走出了一条以"共抓组  相似文献   

8.
<正>施秉与"贵州百灵"共建万亩太子参种植示范基地标志着施秉的太子参种植将进入规模化时代,同时也是施秉唱响"西南药城",构筑药材种植产业化之路的第一步。11月10日,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医药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百灵)与施秉县人民政府"施秉县太子参种植项目示范基地项目"签约仪式在施秉县举行。  相似文献   

9.
正"闻得见花香,住得进新房,看得见产业,数得出票子。"这是黔东南州施秉县甘溪乡望城村的真实写照,谁曾想过去经济落后,治安混乱的贫困村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人都说,这里发生的巨变离不开一个人——村党支部书记曾维军。1980年,17岁的曾维军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1984年光荣退伍后,到企业工作,成为一名技术骨干。1998年回到家乡施秉县甘溪乡望城村时他感觉,家乡发展依然落后,  相似文献   

10.
正施秉县持续深化产业革命,优化产业结构,抓实利益联结,努力增加农民特别是贫困群众的收入。"一分钱不用投就能享受分红当‘股东’,这么好的事我马上签。"8月10日,施秉县马溪乡的贫困户吴永富在《马溪乡2018年产业发展扶贫项目贫困户利益联结告知书》上,郑重签下名字。据悉,马溪乡已确定将2018年发展肉牛养殖、食用菌种植等产业的294.5万元扶贫资金,作为"股金"注入村集体公司或合作社,全年预计分红23.56万元以上,覆盖420户贫困户。7月24日,贵州全面发起2018年脱贫攻坚"夏秋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至今,施秉县实现零刑事命案、零群体性事件、零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三个零"目标,连续23个月未发生刑事命案,是全省目前仅有的零命案记录保持县。2013年度,施秉县群众安全感排名全省第85位,被省综治委挂牌整治。知耻后勇,痛定思痛,施秉县按照黔东南州委、州政府深化平安黔东南建设的安排部署,牢固树立"命案可防可控可治"理念,狠抓基础工作,最大限度消除诱发命案的不稳定因素。2014年至今,全县实现零刑事  相似文献   

12.
敖琼 《当代贵州》2009,(14):40-41
以"打好‘三城'品牌,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县"为主题,既着眼于城乡统筹,立足于发展方式的转变,又致力破解实践科学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施秉县的县域经济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3.
任芳  刘洪霞 《当代贵州》2010,(24):52-53
有着中国"西南药城"之称的施秉县牛大场镇,人们在津津乐道种植中药材发家致富的同时,都会提到—个人——张代金。他今年45岁,施秉县三元太宝药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4.
方常君  陈岗  李盈 《当代贵州》2011,(10):50-50
3月10日上午10点,蒙蒙春雨中,施秉县施杨工业园区开工典礼暨施秉县2011年第一批招商引资项目签约仪式在施秉县郊举行。  相似文献   

15.
张玲玉 《当代贵州》2013,(14):16-17
徐霞客感叹荔波小七孔景区:"其石极嵯峨,其树极蒙密,其路极崎岖。"公元1638年,在广西游历一年之后,徐霞客经南丹进入黔南荔波(当时隶属独山州),然后来到都匀府。这是他在贵州的第一站。徐霞客一进贵州,就被这里山脉纵横、层峦迭障的高原山区所吸引,特别感叹荔波小七孔景区:"其石极嵯峨,其树极蒙密,其路极崎岖。"  相似文献   

16.
正施秉县按照"城景一体化"融合发展思路,以"四化同步"为抓手,开创了"城景一体、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精致化塑造美丽乡村,城乡发展在蝶变中实现华丽转身,由守着"青山绿水"名不见经传的小县一跃成为海外游客最想来的内地旅游目的地。一是着力建设最美乡村。以"闻得到花香、住得进新房、看得见产业、数得出票子"的目标,坚持农民主体、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  相似文献   

17.
李坤 《当代贵州》2013,(7):36-37
牛大场镇曾是贵州最贫困的乡镇之一,位于施秉县西北部,地处三县(施秉、黄平、余庆)交界。镇区东距施秉县城37公里,北距余庆县城12公里,与在建的凯里黄平机场相距27公里,施(秉)余(庆)公路穿境而过。全镇辖9个行政村160个村民组5594户2.5万余人。记者在牛大场镇街上看到,狭长的街道两边几乎停满了私家车,乡间随处可见别致漂亮的"小洋房"。镇党委书记李鑫说:"目前镇内30%  相似文献   

18.
正施秉风光旖旎,气候宜人,生态良好,环境优美。今年6月23日,以施秉云台山为代表的施秉喀斯特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历经六年的艰辛奋斗,申遗终于成功,获得了一张世界级的名片,赢得了一个走向全国、面向世界的平台,对于提升施秉的对外形象、知名度、美誉度,对于增强全县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为施秉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旅游业发展带来了一个新的历史机遇。与此同时,随着思(南)剑(河)高速公路的建成  相似文献   

19.
"2004年是信邦值得书写的一年,公司在施秉县建成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在全省首家通过了国家GAP认证.在推进中药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公司率先在省内迈出了第一步."  相似文献   

20.
正4月2日上午,施秉县人民医院妇产科病房的通道里,产科副主任医师张安凤来回忙个不停,在不同的病房里巡查,观察产妇和婴儿状况;按照工作安排,她下午还有两台手术。下午五点半,其他科室医生陆续下班,完成今天最后一台手术后,张安凤才从手术室走出来。"产科医生责任重大。"张安凤说。"1993年的9月,我刚过完22岁生日,就从贵阳医学院临床专业毕业,到岑巩县人民医院内儿科工作。三年后,调到施秉县人民医院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