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面来风     
<正>贵阳: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跨国公司推介恳谈会在京举行3月5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跨国公司推介恳谈会在北京举行。从2009年开始,生态文明贵阳会议逐渐上升成为国家级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将在提高生态文明的民众重视,探索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形成生态文明的社会共识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中国生态文明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持续发出生态文明"中国声音",已成为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搭建生态文明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向论坛年会致贺信。今年2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贵州时指示强调,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是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已经举办了十届,要创新方式,继续办好。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论坛注入了强大动力、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应运而生落户贵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坤 《当代贵州》2013,(23):26-27
在连续举办4届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后,今年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升格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成为继博鳌亚洲论坛之后又一个得到中央政府大力支持的、专注于推动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端国际论坛,也是我国目前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人们不禁会问,作为一个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城市,别说和东部发达城市相比,和周边成都、昆明、长沙相比,贵阳经济发展都相对滞后,但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为什么会落户贵阳呢?  相似文献   

4.
北京传真     
《当代贵州》2013,(5):8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获中央批准举办1月21日,经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批准,外交部正式复函贵州省政府,同意贵州省7月举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这是我国目前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计划每年定期举办一次,邀请国家领导人、外国政要、知名专家学者、国际组织负责人、企业家、传媒人士等嘉宾出席,围绕生态文明领域的前瞻性、  相似文献   

5.
张玲玉  李坤 《当代贵州》2013,(23):28-29
在本届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来自全球各地的政要、专家、学者云集贵阳,共议生态文明建设之大计,同时也对近年来贵州的生态文明建设给予充分肯定。本刊记者采访了部分外国参会人员,他们从不同角度对贵州生态文明建设赞许有加。  相似文献   

6.
《当代贵州》2016,(25):26-29
7月8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6年年会拉开帷幕。论坛的前身为2009年创办的生态文明贵阳会议,2013年升格为国家级国际性论坛。作为我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高端论坛,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致力于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传播、实践探索,汇聚全球官、产、学、媒、民等各界人士,以举办论坛与高峰会议为引领,不断拓展多样化形式,促进国际与国内相关领域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八年来,论坛主题不断深入,议题设置日趋丰富,形式内容更加多样,交流合作愈加广泛,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生态丈明贵阳国际论坛已经成为传播我国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窗口、探讨解决全球生态气候问题的重要平台,在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积极而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2009年,第一届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召开。2013年,会议升格为国家级、国际性论坛,成为我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论坛。回首这10年,中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贵阳论坛2014年年会共设近百场主题分论坛,围绕绿色发展产业转型、和谐社会包容发展、生态安全环境治理、价值伦理文明对话等话题展开,不少都是汇聚全球智慧的思想盛筵。本刊选择部分论坛进行报道,呈现嘉宾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7月6日至8日,主题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将举行。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十年,从一个地方会议升格为一个全球性的国际论坛,积极促进国际与国内在生态文明领域的广泛交流和务实合作,有力回应国际社会对生态环保问题的共同关切,多年持续发出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声音",成为生态文明的"中国窗口"。贵州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者。早在1980  相似文献   

10.
九面热风     
《当代贵州》2013,(22):10-10
贵阳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开幕生坛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7月20日在贵阳开幕。论坛主题是"建设生态文明:绿色变革与转型——绿色产业、绿色城镇和绿色消费引领可持续发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论  相似文献   

11.
生态长廊     
《党的建设》2013,(8):56-56
目前,以绿色变革与转型为主题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闭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论坛发来贺信。大会发布了2013年年会《贵阳共识》。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是经国家批准的,目前中国唯一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国际论坛,计划每年定期举办一次。  相似文献   

12.
正基辛格博士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在做一件能够对未来人类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事情"。生态环境是贵州的后发优势,《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的获批,意味着贵州成为继福建之后第二个以省为单位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成为中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并纳入"一带一路"战略。  相似文献   

13.
2014贵阳共识     
《当代贵州》2014,(21):24-25
正(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7月12日通过)2014年7月10日至12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在中国贵州省贵阳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为年会致贺信,强调生态文明源于对发展的反思,也是对发展的提升,事关当代人的民生福祉和后代人的发展空间;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发展是各国利益的汇合点;中国将下大力气防治空气雾霾和水、土壤  相似文献   

14.
付松 《当代贵州》2014,(35):14-15
正从生态文明贵阳会议的起步到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提升,从生态环保法庭的设立到环境司法格局的形成,从"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定位到《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的出台,以生态理念发展工业、以法治手段保障生态,贵州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道路上前行。环保法庭:生态"保护伞"10月29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协调会在毕节市金沙县人民法院展开。当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是我国目前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对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共享生态文明发展红利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作为全国首批三个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贵州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方案"提供了什么样的"贵州智慧"?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特专访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张美钧。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向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致贺信。2018年7月7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在贵州省贵阳市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论坛年会致贺信。会议期间,多位外国政要点赞贵州。2018年7月7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领域最高规格、最大规模、最国际化的交流平台——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隆重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国  相似文献   

17.
赵克志 《当代贵州》2014,(21):13-14
正近年来,贵州全省上下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贵州工作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重要指示要求,勇于探索、创新实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初步走出了把生态与发展统筹起来、统一起来的新路子。最近,贵州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获得国家批复,迎来了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的隆重召开,站在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新的起点。面向未来,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两条底线一起  相似文献   

18.
正贵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并同各方一道,努力让绿色成为生态文明最鲜明的特色,成为人民美好家园最亮丽的主色,成为新时代发展最厚重的底色,共建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7月7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在贵阳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论坛年会致贺信,指出"此次论坛年会以‘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主题,相信将有助于各方增进共识、深化合作,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这也是继2013年后,习近平主席第二次向论坛发来贺信。  相似文献   

19.
正贺信为贵州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关键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张美钧习近平主席继2013年之后再次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发来贺信,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把脉开方。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前进的方  相似文献   

20.
岳振 《当代贵州》2014,(7):14-14
记者日前从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秘书处获悉,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将于7月10日-12日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本届年会主题为“改革驱动,全球携手,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政府、企业、公众:绿色发展的制度架构与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