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工业文明使束缚在土地上的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解放,创造了丰厚的物质产品和精彩的生活方式。但是在这炫耀的文明发展背后,也隐藏着日益深刻的忧虑和不安。随着科技进步和全球化进程,大自然的一定平衡被人类各种活动所破坏,生态危机的严峻现实验证了恩格斯的关于自然报复的科学性预言,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日益被重视。  相似文献   

2.
<正>生态政治是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少数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新政治"现象,并日益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它不仅反映了人类活动与大自然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全局性关系,也反映出权力拥有者面对经济发展和生态危机的矛盾所采取的博弈行为,更反映了普通民众对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环境所拥有的话语权的表达程度,它是生态问题政治化社会化的一种新的政治形式。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  相似文献   

3.
"支配自然"已成为现代西方社会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主流价值观,因为它能作为"生产无限增长,生活无限提高"的幸福理念之保障。然而,在马克思看来,"生产无限增长,生活无限提高"只是工业文明的文化价值认同系统,它并不代表人类的根本利益。人类的根本利益应植根于后工业文明的生态文明,因为它能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基上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据此,马克思剖析道:"支配自然"的价值观乃人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既赋有发展人类主体本质与生命活动的正向度功能,也不乏造成生态危机而破坏人类生存的自然根基之负向度功能。而随着人类进入"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的更高发展阶段,"支配自然"的价值观将理所当然地被生态文明的"生态人类中心主义"所取代。  相似文献   

4.
生态危机愈演愈烈,究其原因多种多样,但生态危机所关注的焦点最终应集中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危机成为了人类自身范畴的问题。生态破坏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必然结果,生态环境的走向,取决于人类整体在生态破坏与生态改善之间所作出的集体决策,生态危机的解决途径在于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5.
黎湘  柏鸣 《奋斗》2006,(3):18-19
资源促使工商发达,为人类带来丰富的物质和文明,同时也给地球带来了毁灭性的灾害,因为人类不断地燃烧有害物体,其中80%是石化燃料,几乎每天都排放高达230万吨左右的二氧化碳,以及其它种种危害生态的气体,促使酸雨不断出现。并且酸度越来越高。酸雨不但会破坏生态、损害农作物、污染水源、毒死鱼类,同时降低土壤肥力,并且腐蚀桥梁和建筑物,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6.
道德环境及其优化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道德环境及其基本特征从一般意义上讲 ,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 ,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 ,就是这个事物的环境。从哲学角度来说 ,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 ,它是相对于人类主体而言的 ,离开了人 ,就无所谓环境。而道德活动作为人所特有的一种活动是离不开人 ,也离不开人类社会的 ,道德环境也就是相对于人及其所进行的道德活动而言的。道德作为一种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它的形成、发展离不开环境 ,随着道德活动的不断发展 ,道德评价标准以及维持道德的行为规范如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  相似文献   

7.
人类文明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再从工业文明走向后工业文明,无一不是人类发展科技、应用科技所推进的结果,又无一不是人类依赖科技、崇拜甚至迷信科技进而导致人类中心主义膨胀的逻辑必然。科技的应用似一把“双刃剑”,它把人类从愚昧、野蛮推向文明,又使得人类仰仗科技而忘却自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这个基本认知。当近现代科技推动工业文明创造无比丰富的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人口爆炸、粮食短缺等等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在跨入 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今天,是该好好反省现代工业文明的基本价…  相似文献   

8.
赵梓博 《世纪桥》2011,(11):38-4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兴起,人类加速了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进程。在社会生产力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破坏,达到了空前严重的程度。人和自然的关系呈现为紧张失衡,致使人类处于全球生态环境危机之中。如何寻求解决生态危机。人们开始寻求东方智慧。尤其是把大自然看做是一个有机整体,主张向善求仁,侧重人道,完善人的社会本性,珍爱自然,儒家天人合一观。  相似文献   

9.
《新长征》2013,(7):44-45
<正>人是矛盾的存在。"诗意的栖居"是生活中的人所期望的美好生活境界,然而,当人们运用工业文明的手段创造出巨大的生产力,享受到工业文明带来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人类却失去了可以"诗意的栖居"的生存环境。人类对大自然的掠夺远远  相似文献   

10.
梁衡 《当代贵州》2013,(20):64-64
人类从森林中走来,森林是人类的家。但是,自从人类走出森林,进化为有改造自然能力的人,就开始了对森林的利用、掠夺和破坏。而当这个"家"被破坏得满目疮痍,不能再遮蔽风雨时,才大吃一惊,又回过头保护树木,重建生态平衡。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就像无知的孩子,森林像慈祥的母亲。其实,人类除为了生存而进行物质生产外,还进行着政治、文化方面的活动。森林、树木也在默默地注视并记录着这一切。因为地球上比人年长的、有记忆的生物只有树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世界生态警告频发,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大自然不再沉默忍受,并且加快了对人类报复的步伐.学者们为了唤醒人们的良知,纷纷从马恩等大师那里寻求解决问题的理论支持,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亚洲地区还可以在儒道两家的生态道德伦理文化中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12.
只要地球上有人类存在,创造财富的生产活动就不会停止,在传统经济模式下,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现象就不会终结,而自然生态的破坏也会越来越严重,最终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概念的提出是随着人类社会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水平不断深化逐步形成的。经过多年的实践和  相似文献   

13.
生态保护是大工业时代以来人类面临的新问题。尤其是近年随着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人们越来越发现人类必须采取积极的行动,遏制人类生产和生活的行为对大自然带来的破坏,维护自然生态的平衡。这种平衡一度由于人类生活分布于城市或乡村而相互分割,采取不同的态度和维护方式,没有体现出生态本身的整体性和循环性,故而,推进城乡区域生态保护一体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工业文明以"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为哲学依据,以"竞争"为政治经济话语构设,以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层面的幸福为伦理基础。生态文明以"人类是大自然的兄弟朋友"为哲学依据,以"合作"为政治经济话语构设,以全面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层面与精神需求层面的幸福为伦理基础。随着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迈进,针对环境权需要放弃掠夺式、竞争式、片面性的解说,而把它解释为阻绝有害环境而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权利;全球各国、各行各业以合作的姿态阻绝有害环境,使得全人类皆能从生态环境中获益的权利;公民要求政府履行环保责任而满足宜居需求乃至宜居幸福的权利。  相似文献   

15.
《党的建设》2000,(12):16-17
1环境污染威胁人类 飞速发展的工业化进程如同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则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生存的最大的隐患.人类对大自然的每一份破坏,都在遭到相应的报复."环境污染的威胁不亚于第三次世界大战",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相似文献   

16.
在生态城市建设中,要特别关注并治理城市环境风险,它关系到生态城市建设推进的效果,关系到城市竞争力和城镇化质量的提升。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类的活动,而人类的活动又往往给城市带来环境风险,这正是城市发展的悖论和纠结所在。超越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悖论,既需要城市生态意识的启蒙与培育,也需要构建从单方支配到多元共治,从单一城市治理到多城市联合治理的城市生态治理模式与机制。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极大的关联性。工业文明过程极大地影响和破坏了生态环境。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和破坏了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8.
人类活动必然引起环境的变化,但对环境的破坏则不是不可以避免的,为了人类的生存繁衍以及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确立人对自然的道德观念,确立人对自然的审美关系,做到在开发利用自然中保护和建设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进.  相似文献   

19.
近代以来,科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杠杆。然而,在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及其应用却阻碍着人类的进步,甚至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走向了异化。科技异化是人的科技活动及其所取得的科技成果,背离主体人的需要和目的,成为人难以驾驭的力量,并反过来控制人、统治人、危害人的特殊现象。如今,科技异化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危害日益严重,而在现代战争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和典型。  相似文献   

20.
刘国章 《唯实》2002,(10):14-19
认识活动与改造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核心内容 ,而创造则构成人生存的本质。认识活动与改造活动及其各自所具有的创造性以及彼此现实而辩证的相互关系表明 ,科学而具有真理性的认识是人的创造性得以产生和展开的根本前提。人的创造性首先在建构科学的实践观念上呈现出来 ,并通过与之相应的具有创造性的改造性实践而变为现实。与此同时 ,建构实践观念的创造性也激发起不断更新认识理念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