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观察一】黔南之机加勒比海大安列斯群岛东部的美国波多黎各自由邦阿雷西博市,中国黔南州,一个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305米单口径射电望远镜(ART)所在地,一个是在建的未来世界最大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所在地。它们因为射电望远镜而有了交集,结成友好城市。阿雷西博市的发展对黔南州具有借鉴意义:1972年,阿雷西博射电望  相似文献   

2.
FAST大家谈     
正彼得·诺曼·威尔金森(Peter Wilkinson)(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射电天文学名誉教授):FAST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单口径望远镜,它将保持其纪录直到可预见的未来。FAST规划的科学目标非常宏大,而且补充了由组阵天线所要做的工作。FAST是极其适合寄望于发现新现象,但为了揭开这些"未知的未知"谜团,天文学家必须拥有机遇。FAST应秉承这样的  相似文献   

3.
正在科幻大片中,"外星人"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终结者》、《星球大战》、《长江七号》、《阿凡达》、《变形金刚》……人类穷尽自身的思维,想象着外星人的一切可能。外星人真的存在吗?或许在不久的将来,FAST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在贵州黔南州的深山中,一个世纪工程即将横空出世。FAST,即500  相似文献   

4.
姚胜祥 《党史纵横》2007,(11):24-27
随着著名导演李安拍摄的电影《色·戒》的热播,一起60多年前美女锄奸行动的故事再度因媒体的关注而轰动两岸三地.《色·戒》原作者张爱玲曾在她的《羊毛出在羊身上》一文中说:《色·戒》"是有来历的、有背景的",从而默认了小说是以1939年轰动上海的美女特工郑苹如刺杀汪伪特务头子丁默邨事件为原型而构思的.时隔半个多世纪,人们在享受了电影的艺术夸张处理形成的视觉冲击后,不禁想知道:60多年前的那起美女特工锄奸行动,究竟是如何发生的?真实生活中的汉奸与美女特工的感情纠葛是否真的如电影中渲染的那般传奇呢?  相似文献   

5.
《奋斗》2015,(2)
<正>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一部电影《自有后来人》,在全国放映后好评如潮,后来被改编成现代京剧《红灯记》唱遍全国。然而,直到现在还有人不知道《红灯记》的原作者是谁?而当年每次演出都说是"集体创作"。随着历史的烟尘渐渐散去,事物的本来面目也在渐渐浮出水面。上世纪50年代末,铁道兵农垦局所属850农场接纳了包括吴祖光、艾青、沈默君等文化名人。沈默君是解放军总政文化部创作室著名的电影剧作家,他的电影作品《南征北战》、《渡江侦  相似文献   

6.
蒋叶俊 《当代贵州》2014,(22):11-13
在科幻大片中,"外星人"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终结者》、《星球大战》、《长江七号》、《阿凡达》、《变形金刚》……人类穷尽自身的思维,想象着外星人的一切可能.外星人真的存在吗?或许在不久的将来,FAST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在贵州黔南州的深山中,一个世纪工程即将横空出世.FAST,即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 hundred meters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代表着中国天文最高科技水平,也寄托着中国天文学发展的希望.  相似文献   

7.
《湘潮》2016,(12)
正《九九艳阳天》这首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电影歌曲,已经风靡了半个世纪,成为电影歌曲中的经典。这首歌曲的词作者是黄宗江、胡石言,可曲作者是谁?却没几个人知道了。而我,每当听到《九九艳阳天》的歌曲时,就不由得辛酸和难过,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当今作曲家满世界,能和《九九艳阳天》相媲美的旋律寥寥无几。多年来,我一直想为这位作曲家写些纪念文字,可每当提起  相似文献   

8.
正国际物理学、天文学各界群星灿烂、荟萃贵州,无疑将从开放的角度推进贵州的国际化和现代化。《参考消息》近日以超半版篇幅,报道了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在贵州"开眼"的消息。不少来自法国、英国等国外记者,发稿回母国,都冠上了"发自平塘"的电头。法新社说,这个"天眼"将"帮助人类寻找外星生命"。澳大利亚国际射电天文学研究中心安德烈亚斯·维切内克教授说,因此前世界第二大望远镜发现  相似文献   

9.
顾育豹 《世纪风采》2007,(12):31-32
上世纪70年代,朝鲜电影《卖花姑娘》的主题曲《卖花姑娘》唱响中国大地,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儿女的精神食粮。可是,又有谁知道朝鲜电影《卖花姑娘》是怎样突击译制出来的?  相似文献   

10.
感受冉庄     
高峰 《党史纵横》2007,(7):54-55
《地道战》的电影不知道看了多少遍,许多情节早就深深地印在脑海中,但那时只知道地道战而不知道冉庄。后来虽然知道地道战是在河北省的冉庄,但又没有机会前去瞻仰。不久前,借出差的机会,我终于踏上了这块创造过神奇历史的英雄土地。虽然以往从电影中对冀中人民开展地道战的情况有所了解,但真正身临其境时,这种心灵的震撼从屏幕中无法感知  相似文献   

11.
李记 《新长征》2009,(7):21-23
提起长春电影制片厂,人们都知道,那是新中国电影的摇篮。长影自诞生以来,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电影生产基地,向国内外观众提供了大量的高品味的艺术精品,如《白毛女》、《平原游击队》、《英雄儿女》、《甲午风云》、《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刘三姐》、《五朵金花》、《人到中年》、《小字辈》等影片深受中外观众好评并多次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  相似文献   

12.
张结海 《奋斗》2006,(7):60-62
一部电影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力?看了《罗马假日》你还无法回答,因为罗马本来就是一座伟大的城市。但是奥地利毗邻德国边境的小城、莫扎特的故乡萨尔斯堡则主要是因为《音乐之声》而出名的。至少在中国,知道《音乐之声》的人远远多于知道萨尔斯堡的人。  相似文献   

13.
意大利著名导演安东尼奥尼的电影《中国》,对中国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30多年前几乎家喻户晓,知道有这样一个“老外”拍了这样一部电影。然而看过的观众,至今却寥寥无几。安东尼奥尼也不知道,他的这部影片进入中国后的第一批观众,就有当时全部在京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据说美国总统尼克松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两次观看了这部影片。2004年11月25日到12月5日,由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处和北京电影学院策划组织的安东尼奥尼作品回顾展,引起中国文化界的特别关注。本次影展放映了他的《中国》、《爱情故事》、《奇遇》、《蚀》等7部长片和7部短…  相似文献   

14.
畅游黔南     
正天文科普游天坑群览胜感受华夏天地古今之美以文化带动旅游以服务铸就品牌以质量赢得市场以创新引领业界位于黔南州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是目前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2011年正式开工建设,2016年9月25日FAST全面竣工"开眼"。作为世界最大的单口径望远镜,将在未来20至30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黔南因此也将成为国际天文  相似文献   

15.
红色经典《红灯记》诞生始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凡四十开外的人一定不会忘记当年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演出时万人空巷的盛况。一场戏在当时何以会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呢?这出戏究竟是如何诞生的呢?笔者就《红灯记》诞生的前前后后作一披露。剧本来源和编导、演员的确定《红灯记》体裁最早来自于电影文学剧本《革命自有后来人》。1963年3月的一天,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林默涵将中国京剧院导演阿甲叫到自己办公室,交给他一叠稿子,以征询意见的口气说:“这是江青同志从上海拿来的,她建议改编成京剧,你看怎么样?”阿甲接过稿子翻了翻,原来是上海爱华沪剧团根据电影文学剧本《革命自有后来人》…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七台河东风煤矿“11·27”矿难发生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在事故现场问该矿矿长和总工程师:“你们知道《紧急通知》和《特别规定》吗?”二人一脸茫然。李毅中提高声调:“你们到底知不知道这两个文件?”二人低下了头。李毅中怒斥道:“你们连小煤窑主都不  相似文献   

17.
"妹妹找哥泪花流,不见哥哥心忧愁……。"二十多年前,电影《小花》伴着这首《妹妹找哥泪花流》不知使多少观众流下了动情的泪水。电影《小花》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反映了战争年代兄妹情、战友情。这部电影是如何诞生的呢?本文试就此作一披露,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新长征》2005,(10)
作为观众,您大概很喜爱看《一江春水向东流》、《天亮前后》、《上海屋檐下》、《万家灯火》等一批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优秀影片,您也许还记得它们的故事情节和主要演员,但您知道拍摄这些电影的后台老板是谁吗?作为读者,您一定曾被方志敏烈士在狱中写的文章所感动,甚至能背诵下其中的名言,但您了解方志敏的亲笔文稿当年是转到谁的手上后,特地在银行租了保险箱才被保存下来的吗?您清楚井冈山第三次反围剿又是由于谁提供了国民党内部军事情报才取得胜利的吗?……这个无名英雄就是20年代在上海曾被共产党内同志亲切地称为"蔡老板"的蔡叔厚,在解放前的几十年中,他一直忍辱负重,出生入死地扮演"老板"、"大资本家"的角色,是个为  相似文献   

19.
六朝古都浮华地,十里秦淮脂粉乡。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南京,曾孕育出一个又一个文化名人。不过,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秦淮河畔曾走出过一位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重重一笔的“娜拉”,她就是新中国第一位电影女导演王苹!对于王苹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感到陌生,但人们一定知道这些电影:《柳堡的故事》、《霓虹灯下的哨兵》、《闪闪的红星》等,这些曾经影响了一代人的优秀影片就是出自王苹之手。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科幻作家,中国科幻银河奖、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得主陈楸帆做客媒体访谈,分享了自己对科幻作品的一些评价和看法。记者:您如何评价电影《流浪地球》?陈楸帆:《流浪地球》是中国电影工业里程碑式的作品,在此之前,我们很难想象国内电影产业可以用重工业的方式来呈现一部可以媲美好莱坞大片的科幻电影。和好莱坞大片相比,《流浪地球》有自己鲜明的风格:作品没有凸显个人英雄主义色彩,而是从人类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