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官正 《求贤》2013,(5):56-59
五十年前,他是清华大学的理工翘楚,获校长颁发优秀毕业生奖章;十年前,他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位居政治局常委;现在,他已然是一位作家,写随笔、写散文,还写小说。近日,吴官正最新作品《闲来笔潭》出版,讲述了一位领导人的心灵随感。人民网读书频道独家首发《闲来笔潭》精彩书摘,再现吴官正“退后的心态”。  相似文献   

2.
吴官正同志的《闲来笔潭》的出版,让我们对他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知道了他不为人知的许多经历。
  坚定执着的理想信念让我们深受教育。吴官正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正值蒋南翔校长和学校提出和实现“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在学生时代,他树立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从清华毕业后,他响应党的号召,从工厂车间基层干起,到后来走上领导岗位直至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几十年如一日地为党和国家辛勤工作、无私奉献。从本书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他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也受到了一次深刻而生动的理想信念教育。  相似文献   

3.
好书推荐     
《理论导报》2013,(6):63-63
《闲来笔潭》 本书是吴官正同志离开领导岗位后所见所闻、所忆所思、所感所悟的自我记录,收录回忆、随笔、散文、小说、对话等多样体裁文章和部分自绘画作。全书分“岁月难忘”“静思杂记”“读书随感”“春水煎茶”和“少长闲集”5部分,生动记录r作者的童年记忆、求学经历及部分工作回忆,娓娓讲述了许多人生哲理和为政之道,透显出一份至真至深的质朴情感。书中穿插的45幅画作,进一步增添了本书的审美与人文趣味。全书内容鲜活,文理交融,意境别致,是一部非常独特的兼具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的个人著作,读来益人心智、怡人心性。  相似文献   

4.
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本书是吴官正同志离开领导岗位后所见所闻、所忆所思、所感所悟的自我记录,收录回忆、随笔、散文、小说、对话等多样体裁文章和部分自绘画作。全书分"岁月难忘""静思杂记""读书随感""春水煎茶"和"少长闲集"5部分,生动记录了作者的童年记忆、求学经历及部分工作回忆,娓娓讲述了许多人生哲理和为政之道,透显出一份至真至深的质朴情感。书中穿插的45幅画作,进一步增添了本书的审美与人  相似文献   

5.
蔡和森从小因家境艰难未能上学,13岁便被送到堂兄开的店铺当学徒。在学徒期间,他偷着自学了一些文化基础知识,学徒期满离开店铺后,他迫切要求上学,认为只有读书才能不受人欺压。可是,家里拿不出钱供他读书。  相似文献   

6.
新书推荐     
《闲来笔潭》作者:吴官正出版:人民出版社该书收录了吴官正同志离开领导岗位后撰写的回忆、随笔、散文、对话等多类文章,分"岁月难忘""静思杂记""读书随感""春水煎茶"和"少长闲集"5部分,生动记录了作者的童年记忆、求学经历及部分工作回忆,娓娓讲述了许多人生哲理和为政之道,体现出作者不断求知求真的崇高精神追求,透显出一份至真至深的质朴情感。书中穿插的45幅画作,进一步增添了该书的审美与人文趣味。  相似文献   

7.
据说在犹太民族,母亲要在《圣经》上抹蜂蜜让孩子去舔书本上的蜜,目的是要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让孩子从小树立观念:书本是甜的,而且书中有智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项调查,犹太民族人均每年阅读65本书。读书兴趣浓厚,犹太人将读书视作生命的一部分,因此才造就了如此令人羡慕的读书风景。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有杂志刊登了《吴官正家书一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些摘登的信件是吴官正位居高官时分别致弟弟、叔叔以及家乡领导的一些信函,内容虽然有别,但要求如出一辙,披露了吴官正同志在婚事、丧事等家事上不仅严于律己,对其亲属的要求也格外严格,几乎有点“不近人情”。  相似文献   

9.
吴官正家书     
《党建文汇》2011,(1):6-6
日前有杂志刊登了《吴官正家书一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些摘登的信件是吴官正位居高官时分别致弟弟、叔叔以及家乡领导的一些信函。内容虽然有别,但要求如出一辙,披露了吴官正同志在婚事、丧事等家事上不仅严于律己。对其亲属的要求也格外严格。几乎有点“不近人情”。  相似文献   

10.
《党员干部之友》2013,(7):61-61
《闲来笔潭》吴官正著人民出版社本书收录了吴官正同志离开领导岗位后创作的随笔、散文、杂记、小说、对谈等文学作品及部分画作。既有青少年时代的生动回忆、工作后的难忘经历以及退后所思所悟等写实之作,又有寄实于虚、寄虚于实、虚实结合的虚构篇章。读来或使人感慨,或令人称奇,或怡人心智,或催人奋进。  相似文献   

11.
邵火焰 《前线》2014,(4):122-122
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顾炎武学问渊博,被后世称为“清朝开国儒师”、“清学开山始祖”。顾炎武有如此成就,与他从小勤奋好学、热爱读书是分不开的。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由此,可以看出他对读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从小就开始读书,读了一辈子,开始是两句话: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句话肯定有问题,但也说出了一定道理。第二句话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尽管有它的局限,但也表明了读书同地位、金钱之间的某种内在的规律性的联系。读书确实有很重要的意义,从哲学上讲,人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能把自己的知识客观化、符号化,所以叫做客观知识。符号化的东西,比如一本书,当人这个肉体不在的时候,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名搞技术工作的党员,从小到现在都爱读书,书籍是我的挚友,读书使我对生活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新层次。入党前,我爱读得是化学分析方面的书;入党后,我爱读的是《共产党员》。她的内容丰富,适合各年龄、从事各种工作的共产党员阅读。  相似文献   

14.
耿海林 《当代贵州》2013,(24):58-58
爱读书的我,从小有一个愿望,拥有属于自己的书房,珍藏自己心爱的书籍,但对于一个80年代初出生的农村娃儿来说,这也只能是埋藏在心底的一个梦想。  相似文献   

15.
张国玉 《廉政瞭望》2013,(17):58-58
近日,吴官正的《闲来笔潭》出版后引起很大反响,书中首次披露了他从政道路上的一些重要经历,从中能够感悟到吴官正决策、为政方面的领导艺术,尤其是批评人的艺术。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06,(3):89-90
杨开慧,号霞,字云锦。1901年出生于长沙县板仓。其父杨昌济早年留学日本、英国,思想先进。她深受父亲影响,从小读书识字,7岁即破例进入长沙市初级小学。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2,(23):85-85
东汉名儒杨震,字伯起,陕西华阳人,从小失去了父亲,生活贫苦而好读书,精通典籍,知识渊博,有“关西孔子”之称。  相似文献   

18.
《湘潮》2016,(6)
正陈云常说:"我是搞穿衣吃饭的。"的确,他曾长期主管我国的经济工作,他的经济思想、党建思想、哲学思想独具魅力,为世人所瞩目。不过,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有独具特色的文化思想,有着深深的文化人情怀。★革命队伍里的读书人陈云勤奋刻苦,喜欢读书,既是革命家,也是读书人,是革命队伍里的读书人。他虽然从小家境贫寒,但却天资聪颖,喜爱读书。  相似文献   

19.
我一生中读书治学,从事于教育与科研工作,迄今年已迟暮。我从小读书,就对于文学与历史都很感兴趣。后来读书多了,更认识到,文史结合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古代许多著名学者往往如此,如司马迁、班  相似文献   

20.
《发展论坛》2002,(12):75-80
(题目后面括号内前一数字是期数,后一数字是页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推动我省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吴官正(1.3)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我省宣传思想工作提高到新水平吴官正(2.1)统一思想,与时俱进,努力营造昂扬向上的良好社会环境吴爱英(2.4)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做好今年的宣传思想工作高挺先(2.12)加快我省民营经济的发展吴官正(3.3)把民营经济培育成山东经济发展的亮点张高丽(3.5)落实六中全会精神建设高素质检察队伍国家森(3.9)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我省精神文明建设吴爱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