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毛录 《共产党人》2008,(9):46-48
宁夏回族自治区50周年庆典,给塞上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一次历史性的契机。由政府投资拍摄的第一部故事影片——《同心》,即是生动的一例。 2007年9月,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联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积极做好在宁夏拍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故事影片《同心》的各项工作,为即将到来的自治区成立50周年庆典敬献一份厚礼。2008年3月,本刊记者走进八一电影制片厂故事片部《同心》摄制组,  相似文献   

2.
宁夏回族自治区50周年庆典,给塞上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一次历史性的契机。由政府投资拍摄的第一部故事影片——《同心》,即是生动的一例。2007年9月,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联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积极做好在宁夏拍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故事影片《同心》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3.
毛录 《共产党人》2008,(21):47-49
2008年10月26日-28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同心》分别在北京、银川和同心县举行首映式。2008年10月26日-28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同心》分别在北京、银川和同心县举行首映式。  相似文献   

4.
正1953年初秋,我从中央电影局北京电影学校(北京电影学院前身)毕业,当时东北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前身)急需演员,我便被分进"东影",成为新中国第一代职业电影演员,从此开始了电影表演生涯。进入电影厂几个月后,我首登银幕,参加了故事片《沙家店粮站》的拍摄,随后连续参加了《董存瑞》《妈妈要我出嫁》《刘三姐》等多部影片的拍摄,在拍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风格。  相似文献   

5.
毛录  钟山 《共产党人》2008,(16):54-55
由宁夏区党委宣传部、八一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同心》,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前后,红军解放宁夏同心地区、建立回民自治政府、红军三大主力会聚同心城为背景,反映了回族英雄马和福从一个普通农民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并最终为捍卫自治政府而光荣牺牲的事迹;同时也穿插了中国人民的朋友、著名西方记者斯诺在中国大西北的采访经历。  相似文献   

6.
20世纪50年代,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曾经拍摄过一部脍炙入口的电影《海魂》。影片放映后,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海魂》是新中国第一部海军题材的故事片。该片的故事情节,取材于人民海军第一代指挥舰“南昌”号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并且影片中有很大一部分镜头,就是在“南昌”舰上拍摄的。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成立于1958年,1979年由国务院批准恢复故事片生产。经过多年的发展,走出了一条拍摄民族题材影片的路子。我们坚持“抓浓郁民族特色题材,树品牌立足市场”的宗旨和意识,以民族化、精品化、特色化、多样化为努力方向,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拍摄出了一批具有思想、艺术、观赏三性统一的优秀作品,如:《骑士风云》、《东归英雄传》、《悲情布鲁克》、《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天上草原》、《珠拉的故事》、《月光下的小屋》、《心跳墨脱》等。集体与个人先后在国内、国外获得110余项大奖(国际奖有:美国费城国际电影节、东亚电影节、印度国际电影节、西班牙国际电影节等奖项;国内奖有:华表奖、金鸡奖、骏马奖、五个一工程奖等),有的影片先后代表我国出访美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德国、西班牙、埃及、日本等国,并多次代表我国赴多个国家参展参赛。在努力抓民族题材的同时,力争拍出两个效益俱佳的影片,一些优秀影片在突出社会效益的同时经济效益也有了较好的收效。  相似文献   

8.
毛录 《共产党人》2008,(17):104-106
(一) 这是一部红色的史诗。 这是一册壮丽的画卷。 2008年8月,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同心》,承载着宁夏各族人民的期盼,大踏步地向我们走来!  相似文献   

9.
1956年,为了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两周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影片《上甘岭》。尽管片子已经拍出来了,但导演沙蒙心里却并不感到轻松,因为这部影片的插曲还没个着落。情急之下,他与林彬、曹辛合几个同事费了好几个晚上写了一首《我的祖国》,找到了曾创作歌剧《白毛女》的作曲家刘炽说:“这是我们为影片《上甘岭》写的歌词,请你务必尽快为它谱好的曲子,这部片子就等它呢。”刘炽接过歌词,轻声念了起来:“祖国啊,我的母亲,我的女儿,离开了你温暖的怀抱,战斗在朝鲜战场上。在我们的身后,有强大的祖国……”“不行,不行,…  相似文献   

10.
吕瑞华 《新长征》2009,(9):10-11
我省电影事业的繁荣发展主要是依托长春电影制片厂这一电影基地。长影作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白成立以来,生产了大量在社会上有影响的优秀影片,拍摄出新中国电影的七个第一:新中国的第一部故事片《桥》;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第一部科教片《预防鼠疫》;第一部动画片《瓮中捉鳖》;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第一部纪录片《民主东北》。  相似文献   

11.
1949年4月,东北电影制片厂历经许多困难,摄制完成了故事片──《桥》。电影《桥》由于敏编剧,王滨导演,包杰摄影,王家乙、吕班、陈强主演。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摄制的第一部故事片。也是第一次在银幕上正面展示工人阶级的崇高形象。《桥》从1948年10月开始拍摄,当时刚解放,电影专业人员奇缺,从事《桥》电影拍摄的剧组中只有两人从事电影工作。导演王滨从1930年起担任过电影演员、场记和剧务。1935年脱离电影界,投入抗日戏剧活动。电影中饰演厂长的吕班,三十年代曾在《十字街头》等影片中担任过角色。其他演员都是电影战线上的新兵。…  相似文献   

12.
1951年国庆节,当时北京电影制片厂要拍摄一部名为《一九五一国庆节》的新闻电影纪录片。作为阅兵总指挥的聂荣臻非常关心这部片子的拍摄.每次受阅部队彩排预演.都通知摄制组去观看,以便正式检阅时拍好影片。  相似文献   

13.
王鹏 《世纪桥》2012,(22):53-57
电影《赵一曼》完成于1948年底,是在新中国成立前拍摄的。看过这部影片的人,无不为主人公抗日女英雄赵一曼那正气凛然、视死如归的精神所感动。《赵一曼》公映后,人们都想知道有关赵一曼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4.
袁成亮 《党史博览》2008,(12):34-37
近年来,随着达赖集团分裂西藏活动的不断升级,旧西藏农奴制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对于40岁以上的人来说,媒体关于旧西藏农奴制的大量报道使他们很容易想起20世纪60年代拍摄的一部名叫《农奴》的电影。这部影片用艺术的手段真实地再现了旧西藏农奴制下农奴的悲惨生活,被看做是当代电影艺术创作的一个奇迹,与后来的《红河谷》被认为是关于西藏题材最好的两部影片。电影《农奴》是如何诞生的?它的背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本文将笔者所接触的材料作一披露,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顾育豹 《党史文苑》2008,(10):52-53
1951年国庆节的阅兵总指挥是聂荣臻。当时.北京电影制片厂要拍摄一部名为《一九五一国庆节》的新闻纪录电影片。聂荣臻非常关心这部片子的拍摄.每次受阅部队彩排预演,都通知摄制组去观看,以便正式检阅时拍好影片。  相似文献   

16.
《党建》1999,(4)
一封来信1979年春节,花城广州一片春意盎然。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司徒华成和我应珠江电影制片厂管弦乐团的邀请,在那里举办了4场独唱独奏音乐会。近四千座位的场馆,场场爆满,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回京后5月的一天,我突然收到一封信和一个电影剧本。信是著名的作曲家郑秋枫寄来的,剧本是珠影正准备拍摄的“侨”字号的影片《海外赤子》,郑秋枫请我为影片的5首插曲(《我爱你,祖国》是其中的一首)进行配唱。原来这5首歌准备是由广州军区政治部战士歌舞团的邓韵来唱,因邓韵赴美留学,郑秋枫一直在物色新人选。郑秋枫观看了我在广…  相似文献   

17.
4月21日下午两点,位于三里屯的美嘉电影院放映厅座无虚席。第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展映"单元开幕影片《一次别离》正在放映。影片的故事情节很快就打动了观众,现场几次响起掌声。  相似文献   

18.
《血战台儿庄》是新中国拍摄的第一部反映抗战时期国民党军正面战场抗战的影片。这部集纪实性、文献性、史诗性风格于一身的作品,真实再现了抗日战争史中重要的一页,生动地记录了国民党军爱国官兵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塑造了一批国民党军高级将领的形象。影片一经上映便受到了各方好评,并对打破海峡两岸坚冰起了重要作用。那么,电影《血战台儿庄》是如何诞生的,它的背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19.
朱岩 《党史纵横》2013,(11):47-49
影片《怒潮》1962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它取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湖南平江“二月扑城”事件和秋收起义,是由一位平江籍老将军策划创作,1963年7月拍摄制作完成。  相似文献   

20.
1950年底,由孙瑜编导、赵丹主演的电影《武训传》在全国公映。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一年之后,针对这部电影竟掀起一场全国性大批判,该影片随之被禁止上映,成为新中国的第一部禁片。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也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掀起的对文化作品的大批判。孙瑜作为《武训传》的编导,亲历了《武训传》拍摄和被禁的前前后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