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庭教育作为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价值之光闪耀其中。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不管是古代官宦家庭还是现代领导之家,因其特殊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尤其需要正确的教子方法。尽管随着时代变迁,传统家训教化内容、途径和方法有许多已落后于时代,但作为一种民族传统文化,其基本内核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老子》一书具有其独特而全面的修身理论,不仅包括何以修身的形上基础,而且有其修养内容即德目,更有其修养方法。《老子》一书的修身思想主要包括:一、何以修身?这个问题包括修身即修德的前提基础问题、思维方法、修身目的等问题。二、身修何德?这是《老子》一书所提出的修身的内容或德目问题。三、如何修身?这是修身的方法与境界问题。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3,(36)
中兴名臣曾国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堪称当今时代的道德楷模,通过曾国藩千封家书中的修身养性、教子持家、交友与处世等来约束自身言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用传统文化重新构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观,让青年群体树立崇高的个人理想,用精神信仰来规范他们的道德行为,以此提高青年人的道德素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宝贵的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4.
传统家风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主要涉及重德养性的修身之学、孝悌勤俭的治家之法、崇学尚正的教子之方、与人为善的处世之则等方面。传承中国传统家风文化对完善个体成员的道德人格、改善社会环境的道德风气、筑牢中华民族的道德根基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传承发展传统家风文化需要高校、家庭、社会以及全媒体四位一体,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5.
张云逸教子     
萧珊 《党政论坛》2009,(6):50-50
一个并非独居的小院,二层普通的楼房,几件寻常百姓惯用的家具,这便是开国大将张云逸的家。其实,张云逸住的楼房早该装修一下了,可他不肯,说这么住着挺好,破费钱财修它干什么。军委办公厅主任王兴纲来看望张老时无可奈何地说:“唉,一位歼国大将,住这么破的房子,让别人一看像个什么样子!”张老听了沉下脸说:“怎么,大将就得住好房子?平民百姓能住的,我也能住。”  相似文献   

6.
在《说文解字》中,“留”是“止”的意思,“余”是“丰饶”的意思,“留余”的本义是“止于丰饶处”,其弓I申含义即凡事都要有度,留有余地,适可而止。它最早出自南宋士人王伯大的《四留铭》:“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因镌刻在河南巩义康百万庄园留余匾上而广为人知。在元明清代仍被世人奉为施政、修身、教子、营商的圭臬,由此足见“留余”思想影响之深。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这一重要论述精辟阐述和高度概括了领导干部修身的深刻内涵和目标要求。国有企业党员领导干部肩负着重要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职责,必须把严以修身作为终身的必修课,始终在修身上保持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充分认清"严以修身"的现实意义在"三严三实"中,"严  相似文献   

8.
唐太宗教子     
唐太宗李世民,为了李唐王朝的帝业千秋万代不败,十分重视对子孙后代的教育。特别是当太子承乾由于深居宫中,腐化堕落,被废为庶人,更引起了太宗对后代教育的重视,并且注意教育方法和教育效果。据《贞观政要》,唐太宗经常用现实生活的感受,以事喻理,进行诱导,促使皇子联想思索,将来做人君时,如何治理天下。贞观十八年,有一次太宗和太子李治一起吃饭,太宗指着饭菜问李治,“你知道这饭是怎么来的吗?”李治回答:“不知道。”太宗说:“这饭是通过农民艰苦劳动得来的。要不误农时,按时耕耘播种,才能打下粮食,有饭吃。”有一次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8,(12)
自古以来,思想道德修养便一直在中华文化中占有突出位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学推向了顶峰,奠定了儒学的思想统治地位。儒学主张内圣外王,重视"仁",主张先修身后立业,这一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学希望可以通过修身来弘扬"善",消除"恶"。儒家思想的最终目的是达到和谐。这一思想,在当今社会仍具有借鉴意义。修身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我们的个人素质,最终达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儒学的修身思想为切入点,归纳修身理论的影响和实现方法,阐述其意义,增加人们对儒学修身理论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几千年来,"修身为本"的思想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核心,历代思想家在修身的目的、修身的境界、修身的内容、修身的方法等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正一、借鉴"修身正己"思想,强化领导干部道德自律儒家将为政者的道德品质视为其有效行政的一个必要条件,将"修身"作为"治国平天下"的逻辑起点,这对当前领导干部政德建设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儒家对如何修身有独到的见解,明代王守仁就提出了"省察克治"的具体修身路径。所谓"省察"就是时刻反省自己的思想及言行是否符合道德要求,所谓"克治"就是克服、整治,对反省出的自身不良思想倾向及时进行修正。对于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12.
华丁 《瞭望》1990,(34)
听到一个意含幽默的比喻:近来有的单位对违法乱纪、贪污受贿的腐败分子,执法执纪时失之于宽,失之于软,象《三娘教子》那出戏里的王春娥,拿着鞭子,高高举起,却轻轻放下。 这个比喻似不恰切。“三娘”苦口婆心地教子用功读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是个对少年儿童的教育问题,应该是耐心的,启发式的,循循善诱的,不宜动打。而惩治腐败,固然须按政策办事,不可乱来,但这毕竟是执法执纪的问题,必须绳之以法。不过,这两件事确实也有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应严格以求,不能手软。  相似文献   

13.
我国历来就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道德遗产,是立足于中国国情,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思路。传统文化关于“修身为本”的伦理思想,对社会公德建设具有特别的意义。我们所说的社会公德,主要是指举止文明、礼貌待人、爱护公物、敬老爱幼等,这些规范大量地属于个人修身的范畴。它们并不具有自然界规律那样的铁的必然性,而是建立在人们自觉选择的基础上的。黑格尔说:人‘’固然要服从外部权威的必然性和支配,但这与他服从自然界的必然性截然不同,因为他的内心经常告诉他,事情应该是怎么一个样儿,并…  相似文献   

14.
《求知》2016,(1)
正明德修身每天十分钟针对互联网等新媒体信息来源广、容量大、传播速度快等特点,按照"学→思→行"三步修身法设计建设了网上修身堂(网址:www.bhxqxst.com)。修身堂网站由"明德修身·每天十分钟""3D修身堂在线体验""中央精神""理论解读""名言警句"等19个栏目构成。其中,主栏目"明德修身·每天十分钟"运用视频、动画、沙画等多种形式,短时间内形成强烈冲击力,帮助体验者感知领悟24字核心要义;"3D在线体验"栏目通过3D实景再现修身堂、凸显崇德  相似文献   

15.
《求知》2015,(11)
<正>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礼记·大学》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排在第一位。《论语·子路》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修身排在做事的前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也将修身排在第一位。可见,严以修身既是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也是共产党员必须修炼的政治品格和价值追求。本文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中的"严以修身"所作的学习和理解,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聚焦党员这一重点群体,围绕"理想信念教育、党性修养教育、党员主题实践、修身展演展示"等内容,广泛开展各类主题鲜明、形式多样、载体新颖的市民修身主题活动。目前,博物馆已成为中央组织部全国党性教育基地网上展馆、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和上海市委党校的现场教学点、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17.
李大钊虽然在“五四时期”对儒家文化进行了批判,但他依然肯定通过“修身”来提高道德修养的思想。同时,在对救亡的探寻之中,他的修身意识发展成了对个体存在意义和价值追求的反省,演进成了对唤起国民觉醒的思想。“十月革命之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史学受到李大钊重视。他对唯物史观的探析、阐释与运用和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研究,使他有效地引发出了群众自觉救亡的动力,同时,又将他的修身意识贯彻到其中,对唤醒群众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赵启正 《党政论坛》2011,(20):48-48
如果毫不在意,文化差异就会形成交流的障碍,就会形成一种阻力。韩国一所著名大学的一位汉学家说,你们现在还在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会让邻国很担心。他的这种担心就是因文化的差异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9.
王喜国  刘芳 《党政论坛》2014,(23):46-47
中华民族历来有崇德重德、尚德倡德的传统。常言说,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 说的就是崇德修身无论对个人还是对整个国家、整个民族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习近平同志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今天,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就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地崇德修身、修身养性,以此激发全社会崇德向善的力量,为改革发展稳定贡献“正能量”。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4,(33)
中国古代的廉政文化、修身思想所代表的自律文化对廉政文化有基础作用。墨家"修身"思想是古代廉政文化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墨家将修身作为人们学习和治国理政的根本,提倡"反之身者也"的根本修身方法,坚持实践和批判理性、强调实际能力,提升自我的批判理性和树立正确的交友文化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