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最近,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把"浙江海洋经济"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纳入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这标志着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已上升为斟家战略,成为闭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定要认真领悟中央精神,按照规划确定的战略定位、空间布局和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我国历史上形成的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保持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实施中西部开放与国家海洋战略,构建起连接沿海与内陆地区的战略支点。广西地理区位与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使其完全具备了构建新"战略支点"的基础和条件。广西新"战略支点"建设必须建立在对自身优势与条件的准确把握上,把深化以广西为起点和中介枢纽的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关系作为重中之重,选准区域发展的主要着力点,加强通道与物流基础建设,大力发展现代产业,立足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谋求进一步提升和完善广西区域协调发展布局,强化战略平台的国家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我国历史上形成的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保持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实施中西部开放与国家海洋战略,构建起连接沿海与内陆地区的战略支点。广西地理区位与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使其完全具备了构建新“战略支点”的基础和条件。广西新“战略支点”建设必须建立在对自身优势与条件的准确把握上,把深化以广西为起点和中介枢纽的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关系作为重中之重,选准区域发展的主要着力点,加强通道与物流基础建设,大力发展现代产业,立足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谋求进一步提升和完善广西区域协调发展布局,强化战略平台的国家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再造香港:建立海南国际购物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锋  甘露 《新东方》2010,(2):17-19
2009年《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颁布,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国际旅游岛建设既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的一颗重要棋子,也是关乎海南后20年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应站在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谋求海南自身区域发展定位和中长期发展。这关键取决于我们对于《意见》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基本政策的把握。笔者认为,“逐步把海南建成国际购物中心”就是《意见》中的最大亮点,但却被人们所忽略。  相似文献   

5.
以时间为经,以主题内容为维,运用历史分析方法对区域发展战略的嬗变轨迹进行了系统考察。区域发展战略的概念源白于军事用语,取其对全局的宏观性谋划之义。区域发展战略的主题内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迁而不断发展演变,由二战之后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为目的的传统发展战略,逐步发展演变为20世纪70年代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的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直至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注重环境与发展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站在十二五的新起点上,莱州市抓住同时进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的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提标争先,提速增效,努力成为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坚强桥头堡和蓝色经济区的重要  相似文献   

7.
资讯     
《创造》2009,(12)
天下中国打出区域振兴牌12月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开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今年以来,获批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发展规划已达9个,数量超过前4年总和,范围从东部、南部延伸到中部、西部、华北等地区。中国沿海已形成了三大五小(即珠三  相似文献   

8.
储东涛 《群众》2017,(24):11-12
党的十九大报告不仅把我国此前实施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首次提升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而且两次明确要求今后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赋予其重大历史使命,战略指向十分明确,战略内涵极为丰富.这是党中央顶层设计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和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9.
黄志勇 《传承》2012,(17):28-29
实施以开放为主导的跨越式发展战略,是广西发展的经验总结和正确抉择,是广西构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的现实需要,是贯彻落实国家和平发展战略和周边外交战略、深化与东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是突破能源瓶颈制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沈贯力 《传承》2008,(14):132-133
三线建设改变了中国不合理的工业布局,增强了西部经济的实力,为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然而,区域均衡发展战略指导下的三线建设又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给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在国家提倡科学发展观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形势下,研究这一问题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三线建设改变了中国不合理的工业布局,增强了西部经济的实力,为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然而,区域均衡发展战略指导下的三线建设又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给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在国家提倡科学发展观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形势下,研究这一问题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见慧 《协商论坛》2010,(3):11-12
目前,国内已有海南国际旅游岛、黄河三角洲、深圳综改试验区、海西经济区、珠江三角洲、北部湾、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等诸多区域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赢得了不同程度的政策支持和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3.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从国家战略层面破解区域发展的协作难题。京津冀地区用30年的时间走完西方国家100多年才走成的城镇化道路,快速、浓缩的城镇化模式在新时期碰到了"天花板",面临艰巨的人口、环境和城市发展转型的任务,未来京津冀协同发展首先要解决好北京发展问题,突出以京津冀和环渤海经济区的战略空间  相似文献   

14.
献力     
《公民导刊》2015,(3):8
<正>"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国家的恢弘决策,高瞻远瞩、跨越时空、通变古今,为国际区域间和平合作发展提供出一种新的机遇。在渝全国人大代表深刻领悟国家战略,围绕重庆发展实际依法履职,考量全局,着手精确,搞视察、做调研、提建议,为支持重庆更好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献智献力。信息显示,代表的呼吁建言有了可喜的收获,重庆的主动对接也有了新的机遇和成果,重庆实施五大功能区域战略、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在融入国家战略中找到了更好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5.
今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的区域发展战略部署,意味着“首都经济圈”已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贾晔  赵静 《桂海论丛》2007,23(4):77-79
广西以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与发展为突破口,将发展战略从区域性提高到国家层面,进入了经济起飞时期。与世界其它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一样,广西面临着经济起飞时期的诸多困难和问题,只有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全面实施优先发展战略,才能妥善解决好这些困难和问题,确保起飞以后的经济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17.
发展作为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无疑是世人热切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建国以后,为了国家政治的需要和发展经济的要求,我国对区域经济采取过不同的发展战略。探讨当代发展观演变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以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向与当代发展观演变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方明 《群众》2020,(1):69-70
长三角地区地处“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是中国经济基础最好、创新能力最佳、开放程度最高、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并已跻身国际公认的六大世界级城市群。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实施这一国家战略,必须充分发挥区域法治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加快制定和完善保障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发展战略顺利实施的法律制度,把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纳入法治轨道。区域法治是在区域的基本概念之上,由健全的内部、外部机制构成的一个综合体系,其内容和范围包括不断完善的区域法律体系,由区域立法、执法、司法、护法和守法等方面有机构成的良好的法治环境、社会环境及投资环境等。  相似文献   

19.
朱传耿 《政策》2005,(6):18-19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先后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区域均衡发展战略、20世纪80年代的区域非均衡(重点)发展战略,以及20世纪90年代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加大了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力度,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由此,我国已开始进入实施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20.
国外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从1947年阿多诺和霍克海默第一次提出文化产业至今,文化产业已经在各国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区域文化产业近几年亦受到了重视,我国各地纷纷制定了各自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国外如伦敦等地也都有各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具体战略。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存在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战略制定、推广中涉及的主体多元化;二是倡导全民参与文化建设,充分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市场;三是战略目标及具体战略措施明确详细,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及特色;四是加快区域中社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本地居民对本区域的身份认同感。这些特点可以对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