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个别化行刑是行刑科学化的应有之义,有符合刑事逻辑的应然根据和理论价值,但也存在不可回避的矛盾.行刑个别化作为一种世界性的行刑走向,对我国监狱的行刑活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监狱法中有些条文、监狱行刑工作的一些举措都体现了行刑个别化,但都在非自觉状态下进行的,因此实践中存在很多矛盾.我国应当倡导行刑个别化的理念,将行刑个别化确定为法定的行刑原则之一,对罪犯分类进行科学研究,构建行刑个别化的运作机制,以推进监狱行刑工作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监狱行刑社会化构想已久,但一直停留在理论框架内,没有付诸更多实践,如契约式行刑社会化、半开放式监狱建立、离监探亲制度等。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监狱行刑社会化是刑罚执行的必然趋势,其目的是通过“监狱+”模式,寻求协调发展机制,让罪犯实现人生价值追求,朝向回归,奋力回归,最终实现罪犯的再社会化。  相似文献   

3.
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践行行刑正义、人权、文明、法治的现代司法理念,重塑中国监狱全新形象,加强和改进监狱公众形象建设,分析和研究监狱公众形象的基本特征,认识监狱公众形象建设的战略意义,探索监狱公众形象建设的有效途径成为当务之急,也是培育中国先进监狱文化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4.
监狱警察文化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狱警察文化是指监狱这一特殊机构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民族传统、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关于监狱警察活动的精神、精神性群体行为和精神外化物产品的总和。监狱警察文化建设,主要包括监狱警察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加强监狱警察文化建设,应凸显监狱警察文化的时代性和人本性,增强文化信息管理的科学性,强化文化制度建设的有序性,提升文化环境建设的系统性,探索知行合一的协调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论行刑个别化原则之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狱的行刑运作必须遵循一定的活动原则.行刑个别化原则是特定行刑目的的派生物,是刑罚目的之于行刑的个别化要求,是一定时期刑罚制度及其理论在行刑观念上的折射.对分娩于国外监狱并为现代西方刑罚综合理论所极力主张的行刑个别化原则,我们应取其合理成份,弃其虚伪内容,坚持自己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的封闭性、经验型、粗放式行刑模式下,监狱警察习惯于从协调的行刑关系出发设计管教方案,以致监狱难以公正和科学地分配监狱行刑权力资源,从而导致狱内非正式群体的大量存在。建立现代科学的行刑模式,既要承认表现为不同层次的行刑冲突,又要善于抓住罪犯的核心需要,通过依法科学地分配监狱行刑权力资源,以最大限度地调动罪犯的改造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简称《刑八》)的颁行实施,必将对我国监狱工作全方位产生现实而深远的影响。新的刑法立法精神确立必然带来监狱行刑理念的创新;新的刑法制度确立和实施必然要求监狱行刑制度的创新和重构;新的押犯结构必然促进监狱改造手段的创新;新的职能定位必然催生监狱运行机制的创新。以《刑八》实施为契机,推动我国监狱管理的全面创新:确立现代监狱的核心价值体系,凸显社会主义刑罚文明;规范现代监狱的职能设计,科学履行法律惩戒和社会防卫职责;改革传统监狱管理模式,创设中国特色的监狱管理制度;客观审视传统改造手段,构建科学的改造罪犯手段体系;回归监狱工作理性,使监狱行刑从理想走向科学。  相似文献   

8.
在整个监狱行刑进程中,正义始终是一个对行刑保持涉问,并推动监狱行刑不断远离野蛮、走向文明的重要因素,正义的实在支配着监狱行刑的应然价值,因此,提高监狱行刑质量必须努力实现监狱行刑正义.  相似文献   

9.
假释是我国重要的刑罚执行制度和行刑司法活动。它对于调动罪犯改造积极性、激发罪犯自觉改造的内驱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假释的适用比例急剧下降,全国平均在姒左右,形成了“法律资源的浪费”。笔者认为,破解假释制度遭遇的尴尬,与解决目前中国监狱面临的其他问题一样,既需要行刑观念上的正本清源,又需要制度设计上的变革探索。  相似文献   

10.
监狱行刑,正义是平安监狱的质的构成要素,且始终是一个对行刑保持关涉,并推动监狱行刑不断远离野蛮、走向文明、实现平安监狱的重要因素。正义的实在支配着监狱行刑的应然价值,提高监狱行刑质量必须努力实现监狱行刑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