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3 毫秒
1.
作为对未成年犯处遇的一种特殊方法,未成年犯的社区矫正在许多国际公约中都有明确的规定,并且,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也都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从而形成了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司法体系。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工作起步较晚,缺乏适合未成年犯特点的社区矫正项目,缺乏对未成年犯矫正的专门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社区矫正措施过于形式化,社区矫正缺乏统一标准,社会各界配合不强。因此,推进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需要完善机构设置,完善社区矫正运行机制,建立专业矫正队伍,设立多种矫正措施并加大考验力度,落实未成年犯案底消灭制度,构建有效完备的矫正评估制度和标准。  相似文献   

2.
林红 《政法学刊》2008,25(4):63-65
我国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还处在摸索阶段,许多制度尚未完善,需要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以及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从矫正执行主体、矫正项目、立法等三个方面入手,探索完善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  相似文献   

3.
未成年犯在生理、心理、认知模式上都与成年犯有很大的区别,导致未成年犯社区矫正除具有社区矫正的共性之外,还具有区别于成年犯社区矫正的特点。为此,许多国家已采取了专门适用于未成年犯的社区矫正管理制度和模式,有专门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管理机构和不同于成年人的专业化管理人员。但是,目前我国试点省市中基本上没有确立适合未成年犯特点的社区矫正管理制度。这样不加选择地与成年犯混同操作,既不利于提高对未成年犯的矫正质量,又影响了社区矫正工作的效率。因此,针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完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措施,建立适合未成年…  相似文献   

4.
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矫正在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符合未成年犯的心理特征,有利于克服监禁刑的弊端,有利于和发达国家的刑罚模式接轨。我国社会主义的刑事政策、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以及日趋完善的社区和健全的司法行政体系资源为未成年犯罪人适用社区矫正提供了现实可能性。针对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更新行刑观念、对社区矫正进行科学定位、建立专门的社区矫正机构、配备专业的矫正人员、建立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社区矫正项目以及建立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的评估体系是对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完善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区矫正的逐步推进,将有越来越多的未成年犯被适用社区矫正。基于此应考查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不足,以使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能够尽快建立,并逐步推广和完善,使更多的未成年犯能够更好地适用这一新的行刑方式,来矫治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并促使其顺利地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社区矫正对未成年犯问题没有真正作出制度性安排。社区矫正的制度框架中必须包含对未成年犯的专门设计。社区矫正中法律主体的资格认定可归依到对利益的判断与考量。未成年犯社区矫正中法律主体的体系应包括矫正对象未成年犯、矫正主体国家、社会、家庭。未成年犯社区矫正法律主体行为框架的设计,须考虑未成年犯矫正目标与制度属性之互动。  相似文献   

7.
吕新建 《河北法学》2008,26(3):190-194
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快速增长,且再犯罪率很高,这表明传统的未成年犯矫正工作已不适应现在矫正工作的需要。对未成年犯进行社区矫正,是近年来世界各国刑罚执行制度的一个发展趋势。它彰显了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精神,有利于对未成年犯的再社会化,能够有效地克服对未成年犯科以监禁刑罚所产生的弊端。从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基本概念入手,论述我国未成年犯适用社区矫正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社区矫正自2003年7月在我国开展试点以来,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得到了社会的好评,但作为社区矫正重要对象的未成年犯却并未得到重视,无论是从对未成年犯开展社区矫正的认识上,还是从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人数以及开展社区矫正的方式、方法上,都不尽如人意。这有悖于对未成年犯“教育、感化、挽救”等方针政策,更不利于对未成年犯重新社会化。为此,本文从未成年犯适用社区矫正的必要性、可行性、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构建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方面予以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陈淑佩 《法制与社会》2012,(19):203-204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对未成年犯教育改造的手段,既帮助其实现早日回归社会,同时也节约了司法资源,因此被越来越多地适用在未成年犯罪中.本文试从分析某基层法院参与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现状与问题入手,思考和探讨改进措施.以期更好地推行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  相似文献   

10.
试论未成年犯社区矫正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矫正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行之有效的行刑社会化方式,符合对未成年犯行刑的非刑事化、非监禁化和轻刑化的国际发展趋势。因此,我国应将重点放在对未成年犯的社区矫正机制的构建上。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四个方面予以考虑,即树立对未成年犯适用社区矫正的理念;建立、健全社区矫正立法;设立专门的社区矫正机构;细化对未成年犯适用社区矫正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曹艳 《法制与社会》2012,(33):32-33
社区矫正是《刑法修正案(八)》第一次写入刑法条文的,在此之前,各地也对这一制度进行过探索,这项制度的观念已经逐渐为我国所接受,尤其是对于未成年人来说,更加适宜针对未成年犯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是更好的对未成年人的一种保护。但是,我国目前为止还没有提出专门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法",缺乏对未成年人足够的关注,在实践中还存在着不足,急需建立完善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以便更好的发挥社区矫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应的行刑方式。目前,我国已经开始了社区矫正的试点工作,而社区矫正对象很大一部分是未成年犯,因此开展对未成年犯社区矫正法律监督的研究,不但可以保障社区矫正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也可以达到有效保护未成年犯合法权益的目的。笔者对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必要性、可行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未成年犯社区矫正进行法律监督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每年新判处的每14—15个罪犯中就有一名是未成年犯,这给社会造成了较大的危害。而我国从2003年开始实施的社区矫正制度并没有将未成年犯作为一个特殊的矫正群体来对待,这样,既不利于对他们的身心保护,也不利于他们的健康发展,更不符合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而西方许多国家已采取了专门适用于未成年犯特点的社区矫正管理制度,并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不同于成人的专业化管理人员。因此,本文认为为了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及犯罪后能尽快回归社会,我国有必要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状况及心理、生理特点和法律保护的特殊要求,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尽快建立起具有我国特色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  相似文献   

14.
《刑法修正案八》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正式入刑建立,其中对未成年人符合缓刑基本条件时应当宣告缓刑的规定也使未成年犯非监禁刑的适用随之扩大,检察机关对于社区矫正未成年人的检察制度也要同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刘洁 《法制与社会》2014,(14):211-212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日益严重,而且其再犯罪机率不断增大,给我国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带来很大压力。未成年人年龄小、心智尚不成熟,对未成年犯实行以非监禁方式的社区矫正制度是非常必要的。我国社区矫正制度体系处于起步阶段,因此,需要加快社区矫正的立法步伐、明确矫正主体、打造专业的矫正队伍、强化群众基础,从而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社区矫正体系以减少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相似文献   

16.
郝静 《天津检察》2010,(4):57-58
社区矫正制度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欧美国家产生,在英国、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发展得比较成熟。2003年,我国引进该项司法制度进行试点。根据目前的法律规定.未成年犯被列为社区矫正重要对象之一。从理论上讲,由于未成年犯在生理、心理、认识模式上都与成年犯有很大的区别,应当采取专门适用于未成年犯的社区矫正管理制度和模式,  相似文献   

17.
我国目前的社区矫正只适用于被法院判定有罪的人。基于未成年人的主体特征,对于未成年犯的社区矫正体系不应仅仅局限于法院审判阶段的监禁刑替代措施和审判后的非监禁刑罚执行,还应将审判前的侦查及起诉阶段纳入到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即以刑事一体化为视角构建未成年犯的社区矫正体系。  相似文献   

18.
未成年犯社区矫正是一个国家未成年人刑罚制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状况能反映该国家的刑罚制度的文明程度。未成年犯社区矫正作为一种新型的处理未成年犯的刑罚制度,在对未成年犯人的刑罚惩罚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未成年犯社区矫作为一种人道、有效、经济的未成年犯罪惩罚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行刑的成本,缓解了监狱拥挤压力,增强了行刑的实际效果,更有利于达到刑罚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19.
杨琼 《法制与社会》2013,(35):59-60
近年来,未成年犯罪案件数量不断上升,呈现出暴力性、严重性以及低龄性等特征。我国在立法和司法中加大了对未成年犯的保护力度,采取非刑事处罚及监禁措施,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如何针对未成年犯罪的生理、心理、行为等特点,发挥社区矫正的作用,完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司法制度,为未成年这一特殊群体制定符合自身的社区矫正项目,又能适应社会的现实情况和发展需要,是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卞增智 《法制与社会》2011,(33):156-157
本文立足发挥检察监督职能,从维护未成年犯权益的目的出发,对未成年犯适用社区矫正的必要性和矫正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发挥检察监督职能作用做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