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DNA分型技术的应用,法医物证鉴定实现了从否定向认定的飞跃.DNA分型方法日趋简化,PCR-STR分型、DNA测序已经实现仪器自动分析,大大提高了鉴定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鉴定需求.本文就法医物证鉴定的现状与发展方向进行探究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关于新冠肺炎疫情与法医类司法鉴定的相关研究及论文比较少,且主要集中在法医病理尸体检验鉴定方面,故本研究具有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后疫情时代,通过对法医司法鉴定(含法医病理、临床、毒物、物证鉴定所涉及的活体检验、尸体检验、生物检材检验)检案实践中面临问题的剖析,提出切实可行的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对...  相似文献   

3.
杨琪 《法制博览》2024,(1):106-108
法医DNA检验技术在过去的三十年内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攻破刑事案件和处理司法鉴定案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际上,在应用法医DNA检验技术处理各类案件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特殊案例,例如下文介绍的性反转案例。这些特殊案例应该引起从事法医DNA检验技术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鉴定人员需要在日常检案中,对于性反转等特殊案例有所了解,尊重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并给予委托人合适的建议,拨开他们侦破案件时的迷雾,为他们在攻破案件的道路中提供明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法医DNA证据在锁定犯罪嫌疑人、分析犯罪行为等刑事诉讼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简要阐述了法医DNA证据的种类与属性,结合现阶段刑事诉讼中法医DNA证据运用实践,对其运用规则进行了详细分析说明,从法医DNA证据的生物检材提取与送检、检验鉴定标准化和法庭审查制度与认证规则方面进行了问题分析,并提出符合我国刑事诉讼实际的完善建议,以期在刑事诉讼法医DNA证据运用规则中做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5.
二联体亲权鉴定也称单亲鉴定,主要用于一些因特殊原因导致仅能提取父—子、父—女、母—子、母—女DNA样本案件,通过遗传测序分析判断二者是否存在亲权关系。由于二联体亲权鉴定中缺少另一亲代方的遗传信息,特别是由于基因突变等因素导致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时,鉴定意见常受到质疑。同时,二联体亲权鉴定还可发生将无关个体错判为被检者生父的可能性,给鉴定工作带来了一定影响。笔者通过在多年法医物证学鉴定工作所参与的案例进行总结,对二联体亲权鉴定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阐述,以期为广大同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狭隘片面的观念中,法医病理学就是解剖尸体.但其实法医病理鉴定工作包括很多方面,人体解剖只是其中一项工作内容和技术,法医病理鉴定工作中看切片、写镜下诊断也是法医病理工作者必须熟练掌握的知识和技术.一个合格的法医病理法医师一定要有丰富而且扎实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病理学的知识.法医病理专业和法医临床专业相比较,虽然两者专...  相似文献   

7.
黄灼权  彭斌勇 《法制博览》2022,(13):101-103
DNA作为每个人独一无二的"身份证",内含个体核心信息.通过DNA鉴定技术对相关特征物的提取和检验可以大大提升身份识别度,为公安机关的刑事侦查提供重要依据,对有效打击违法犯罪意义重大.本文从介绍常用的DNA鉴定技术出发,进而具体探究该技术在刑侦工作中的运用.希望能让更多的人认识DNA鉴定技术,充分发挥其功能价值.  相似文献   

8.
痕迹检验是指侦查人员运用痕迹学,化验学等理论,对案发现场遗留的各种痕迹进行搜集比对,并推测物证痕迹与犯罪事实之闻逻辑关系的司法鉴定技术,是刑事侦查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中作者详细介绍了几种主要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侦查工作中的应用形式和作用,并就公安机关如何进一步提高痕迹检验技术的应用水平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9.
李幸  谭利华 《法制博览》2023,(28):97-99
目的:通过对6例肋骨骨折中需区分新鲜陈旧伤的法医临床鉴定的案例分析,阐述SPECT(Single-Photon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即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骨显像在需区分新鲜陈旧伤的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及其相较于常规影像学检查(X线、CT、MRI)存在的优缺点。方法:挑选本地区社会鉴定机构需区分新鲜陈旧伤的法医临床鉴定的案例,分析应用SPECT骨显像的优势。结果:对于肋骨骨折SPECT骨显像可以辅助判断是否为新鲜骨折。结论:SPECT骨显像可以全程参与需区分新鲜陈旧伤的法医临床鉴定,具有客观性,提升了司法的公正性;但仍存在部分鉴定人或者临床医生对于早期SPECT的重视不够、SPECT过于敏感、有创检查患者接受率不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许可亮 《法制博览》2023,(31):85-87
随着人们对法医毒物鉴定质量控制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基于ISO/IEC 17025框架的毒物检测技术已经无法满足要求。因此,研究人员尝试基于比较视野理念,提高法医毒物鉴定质量控制水平。通过对实验室的各种因素的比对与分析,而完善实验室毒物检测质量标准以及毒物检测技术工作流程。通过这种方式为提高法医毒物检测效率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雷雨 《法制博览》2023,(30):103-105
指纹鉴定技术是痕迹检验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现代刑事侦查活动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痕迹检验工作中,要注重指纹鉴定技术的运用,结合指纹鉴定技术的原理,对各种不同类型的犯罪痕迹进行全面分析和判断。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指纹鉴定技术在痕迹检验工作中的运用进行了详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上下颌骨骨折致张口受限的法医学伤残评定。方法:通过法医鉴定工作过程中所见的1个案例进行分析。结论:法医工作者在法医鉴定过程中,必须结合相关影像学资料及临床检验所见,认真分析残疾与事故、损伤之间的关系,实事求是地作出伤残等级鉴定。  相似文献   

13.
重大刑事案件的发生或者是久侦不破的重大案件,都会严重影响当地的社会稳定性、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尤其在现如今媒体发达的特殊时代背景下,极容易形成重大舆情,威胁到公安机关甚至当地政府的公信力。本文以一起负案在逃隐姓埋名多年的同居住男朋友杀害女朋友的故意杀人案件为例,阐述在此类案件的侦破中人脸比对、DNA、文检等技术,在现场勘查、侦破案件中的综合应用,探讨分析人脸比对、DNA等技术在故意隐瞒真实身份的嫌疑人身份确认上的应用,以及如何面对嫌疑人与被害人共同生活的现场环境中,现场物证的证据力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声音     
《南风窗》2016,(11)
正1尸体检验正在按程序并考虑雷某家属的意愿委托鉴定单位进行,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派法医全程进行监督。已经提取的视频材料正在由市检察院技术部门进行检验鉴定。——从5月9日晚间开始,"雷洋涉嫖猝死"事件成了人们持续关注的焦点。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5月13日称,雷洋案已委托尸检,视频材料已提取。  相似文献   

15.
杜欣欣 《法制博览》2024,(10):100-102
目的:通过分析扼颈损伤的法医临床学鉴定情况,旨在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选择2018年6月22日至2020年6月22日期间扼颈损伤被鉴定人86例为研究对象。统计、登记、归纳所有参选案件的性质、被害人临床症状以及鉴定结论等资料,探究扼颈损伤法医临床鉴定情况。结果:颈部扼伤的加害人一般为青壮年男性,且加害人的身上存抵抗伤。被害者的临床体征以及症状主要为眼部窒息征象、喉部挫伤;被害者的颈部存在扼痕。结论:扼颈损伤造成的损伤主要为轻微伤以及轻伤。在开展鉴定工作时,应用规范化鉴定标准能提升鉴定结果的精准性。  相似文献   

16.
叶剑 《法制博览》2023,(29):100-102
涉药物相关的案件是临床常见且容易忽视的案件。本文通过分析典型涉药物死亡案例鉴定过程及经验总结,对于相关文献进行研究,明确涉药物案件法医病理学鉴定要点及临床相关注意事项,宜尽早采集血液标本、固定保存涉案药液并检验、详尽解剖检验,了解并掌握相关医事法律,期望有助于警示与防范涉药医疗损害。  相似文献   

17.
在民事诉讼中,测谎可以为法官认定当事人陈述和证人证言两个言词证据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测谎能为我们的民事诉讼,提供一种新的证据检查手段,而且,这样的检查手段是建立在法医,心理学和信息科学的雄厚基础上,可以尽可能的排除其他不利因素的干扰,为法庭提供最可信赖鉴定检验结论。  相似文献   

18.
赵环环 《法制博览》2023,(14):112-114
进行痕迹检验中指纹鉴定技术分析,需了解指纹鉴定特点、要点,分析指纹鉴定中常用的相关技术,根据痕迹检验具体需求,预设指纹鉴定方案,注重新技术应用,并在鉴定过程中注意外界、细节因素影响,积累经验,如此才能不断提升指纹鉴定效果,为后续的案件侦破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9.
刘猛 《法制博览》2023,(16):107-109
在大量案件的侦查中,犯罪嫌疑人可能会在现场留下指纹,这无疑是确定案件侦破的关键佐证,能够帮助调查人员快速锁定嫌疑人信息,提高侦查速率,由此可见,指纹鉴定技术的应用具有显著价值。现阶段,相关部门积极推进指纹鉴定技术的创新发展,持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提高指纹鉴定的工作价值与效率,以助推指纹鉴定技术的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本文以指纹痕迹特性与鉴定要点的解读切入点,分析指纹鉴定技术类别,进一步阐述现阶段的该技术的优化路径,望能有效推动痕迹检验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面瘫是否继发于交通事故所致损伤的问题,本文对1例重度颅脑损伤后发生非典型性面瘫的伤者展开了法医学鉴定,并对伤者的伤残等级进行了评估,以及对病例损伤与交通事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建议利用法医学鉴定检验、临床辅助检查、脑电图、CT、MRI等医学影像学检查,来对非典型性面瘫诱发因素进行定性,从而为相关法医临床学鉴定伤残等级的鉴定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