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巧丽 《法制博览》2022,(3):123-125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个人信息在大数据时代愈发需要被保护,将个人信息侵权纳入民法规制的范畴成为必然选择.本文对手机APP收集个人信息构成侵权进行概述,具体分析我国在大数据时代下因手机APP个人信息侵权的民法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从确立个人信息民法保护工作的前提,完善实体内容与程序立法,法律、技术与政策深度...  相似文献   

2.
曹瑞丽 《法制博览》2023,(33):40-42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的传播已经融合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被滥用的情形非常严重,尽管目前,我国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法律已经变得更加健全,但在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的背景下,这些法律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滞后,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层出不穷。本文从大数据环境下,对我国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存在法律制度的局限、行业自律模式不完善及监管方面的不足,对消费者的隐私进行有效保护还需进一步完善。因此,从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法律体系等方面,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孟翔 《法制博览》2023,(16):136-138
APP软件迅速发展,但相关法律规定和监管治理滞后,导致个人信息使用上存在混乱。APP软件对个人信息的使用需要建立合理性边界。当下,APP对个人信息使用上存在法律困境、司法困境和监管困境。对此要在法律上补强完善“知情—同意”规则和必要性规则,在司法上加强APP方举证责任的承担,形成持续、稳定、效果确定的行政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个人信息保护面临重大挑战。《民法典》规定了个人信息的合法收集和使用,以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性。社交媒体平台在保护用户数据和维护知识产权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同时用户也应增强隐私保护意识。法律实践中,违法行为会导致法律责任,强调社交媒体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王境毓 《法制博览》2022,(15):55-57
现如今,智能手机里众多APP都存在隐私政策的相关文件,其可以构建个人信息主体与相关网络服务提供者之间的平等关系.为充分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制定隐私政策是当前信息保护领域网络服务提供者自我约束的主要途径,告知用户如何收集、处理个人信息以及与第三方共享信息等.从免费服务的基础出发,如果用户不授权相关网络服务提供者对个人信息的...  相似文献   

6.
张子磐 《法制博览》2023,(30):66-68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个人信息在公共管理领域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通过梳理公共管理领域中个人信息法律保护出台的基本背景,归纳总结了公共管理领域中个人信息法律保护面临的问题,进而针对性地提出了公共管理领域中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具体路径,希望能够为当下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人类社会业已步入信息时代,计算机和通信等信息技术充斥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乃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随之突显之个人信息的安全问题亦愈演愈烈。于此,法律作为权利设定、保护及救济之工具,通过法律来保护个人信息乃成为当务之急。在系统论述法律保护个人信息之前,有必要对个人信息保护之基础性问题进行简要探讨与梳理,只有在厘清基础性问题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通过法律保护个人信息。  相似文献   

8.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手机软件系统的发展,对网络空间和手机用户的个人信息法律保护产生了巨大冲击,那么如何加强对信息时代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在介绍我国信息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美国和欧盟等国在个人信息保护模式与立法框架上的分析比较,结合我国的现实提出了完善信息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对策和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浩博 《法制博览》2023,(31):33-36
文章从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现状出发,对我国现有的涉及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按照效力等级进行梳理,通过对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在现实中存在的困境,即权利边界模糊、行政监管措施混乱、权利救济困难的问题,同时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界定权利的界限、规范行政执法、综合治理行业的建议,更好地推进个人信息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个人信息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出现的新词汇,其蕴含的社会价值不容人们忽视。近年来因个人信息泄露而发生的侵犯人格权、隐私权等案件日益增多,而由于我国相关立法的滞后使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出现空白。本文即通过对个人信息的法律性质进行分析,对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个人信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然而,个人信息在社会发展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个人信息的保护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人呼吁从法律上对个人信息进行保护.新民法典中对个人信息保护进行了相应的规定正是顺应了人们的关切,但是,在新民法典视域下,如何对个人信息进行有效的保护,建...  相似文献   

12.
宋琦  牛保忠 《法制博览》2015,(2):185-186
在立法层面,我国对于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保护只存在于一些零散的规范中,没有形成系统的消费者个人信息法律保护体系,更没有对此提供一个有力的法律支撑。在司法层面,对于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保护也没有相关的司法规范依据和程序规定。因此,在当今消费经济时代,加快形成有效的消费者个人信息法律保护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祎  石文菲 《法制博览》2023,(15):70-72
隐私与个人信息的关系密切,本文通过对二者进行区分,分析了在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在对相关利益进行权衡的基础上,确定社会公共利益优先的原则,同时还提出,要重视对公民隐私和个人信息的保护,不能以社会公共利益为由,完全忽视对公民隐私和个人信息的保护。应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和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隐私和个人信息。  相似文献   

14.
袁峰 《法制博览》2023,(15):163-165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给现代生产生活提供更多解决方案,在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医疗诊断、智慧教育、金融投资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带来高效率和便捷之时,个人信息侵权问题越发严峻。由于智能机器需要巨量的数据信息进行“喂养训练”,个人信息被非法收集、泄露、滥用等侵权案件刺痛大众敏感神经。实践中由于个人信息范围规定宽泛、公民个人诉讼举证难、侵权主体难确定、企业数据合规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通过明确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范围、完善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适用规则、探索个人信息侵权的惩罚性赔偿、立法为主企业合规为辅协同治理,探索强人工智能时代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新措施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黄君林 《法制博览》2023,(33):115-117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也成为互联网企业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然而,一些互联网巨头因为垄断大数据,也引起了人们的担忧,涉及到大数据竞争、大数据隐私保护等法律问题。为了解决大数据垄断的法律问题,需要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和完善。首先,需要切实加强对互联网企业的监管,制定出更严格的数据管理规定,硬性要求企业对用户数据进行严格的保密、使用、销毁等;其次,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制定出更加完善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体系,加大对个人信息泄露的救济力度,同时建立更加完善的有关数据安全管理与风险评估的制度;最后,通过加大市场竞争的抑制力度,规范市场的发展,从而促进公平的市场竞争。总之,大数据垄断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互联网企业应该自觉遵守有关法律规定,切实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才能实现良性的数据管理和健康的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16.
魏伟 《法制博览》2022,(7):51-53
自《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颁布施行以来,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从实际案件发生情况来看,目前个人信息侵权案件仍极为常见,也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想要有效解决个人信息侵权问题,明确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定位至关重要.结合现行的法律体系,将个人信息视作自然人具有的一项民事权利,但关于个人信息权是人格权还是...  相似文献   

17.
尹姝然 《法制博览》2023,(36):124-126
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个人信息全面数据化已成为明显趋势,个人信息的数据价值和商业价值与日俱增,同时伴随着信息泄露和侵权的法律风险。个人信息保护的法治规范已基本形成,但因个人信息保护的特殊性及挑战,仍需通过建立个人信息数据溯源的“安全锁”机制、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的“防护网”机制、夯实个人信息保护的“责任链”机制,以法治化保障机制的建构,筑牢个人信息保护的安全屏障。  相似文献   

18.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层见迭出,而早日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就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时代诉求.本文分析了在校大学生个人信息泄露现状,并着重从法律方面出发,提出了健全个人信息保障制度、推进精准化分级保护、保障相关法规真正施行以及建立完善的救济和补偿机制等法律措施,力求保障大学生个人信息安全,提升其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9.
随着手机更新速度的加快,手机应用也在不断发展.手机APP是智能和技术结合的产物,近年来市场上涌现出各种各样的手机APP,这些APP的服务内容包括衣食住行、娱乐、资金往来等多个方面,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这些手机APP的部分违法违规行为也会造成一些消极影响.一些手机APP过度收集用户个人信息,并违反监管要求使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个人信息的保护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在网络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下,个人信息不仅被广泛地收集和利用,也面临着泄露、滥用和侵犯的风险。因此,加强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变得尤为迫切和必要。本文将探讨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的问题及对策。首先回顾当前的法律框架,并分析其中的不足之处;其次探讨个人信息泄露和滥用对公民权益和社会稳定所带来的危害,并着重讨论刑法在个人信息保护中的角色和责任。最后提出一些应对措施和建议,以加强对个人信息的刑事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