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8 毫秒
1.
王辉 《法制博览》2013,(1):60-61
本文着重分析破产欺诈行为的特征,并结合现行法律规定及社会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破产欺诈行为的时间限制、公司法人人格独立制度、破产管理人制度等方面提出规制破产欺诈行为的法律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依据我国《破产法》第18条的规定,破产管理人享有对破产程序中待履行合同的继续履行权和解除权,但我国并未规定破产管理人是否享有类似于《美国破产法》上待履行合同的转让权。基于实现破产法保障破产财产最大化和提高破产执行效率,从而公平清理破产程序中债权债务的立法目的,我国可以适当的规定破产程序中破产管理人对待履行合同的转让权。  相似文献   

3.
金其惠 《法制博览》2024,(2):124-126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五至一千一百四十九条的规定构建了遗产管理人制度的基本框架,为遗产管理人的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但作为一项全新的制度,遗产管理人制度尚不完善,其落地生根,特别是在适用过程中公证作用的发挥,还需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探索。本文试图从遗产管理人的产生方式、权利属性、外部监督等方面探讨如何发挥遗产管理人的作用,探求公证机构如何介入并完善相关职能以配合遗产管理人制度的落地。  相似文献   

4.
吴非檑 《法制博览》2015,(4):105+104
债务人死亡后,其遗产无人继承亦未被遗赠,就出现了财产无人继承无人管理的状态。在此种状态下,对遗产享有债权的债权人在实现其债权上出现了问题,比如说被告不明确从而导致没有可适用的程序等。文章为解决这种权利得不到实现的问题提供了三种可能的路径,分别是建立自然人破产制度和遗产破产制度并设立遗产管理人。  相似文献   

5.
王储 《法制博览》2013,(10):49-50
本文根据《破产法》和《民事诉讼法》的理论和相关法律法规,立足于司法实践,对于破产派生诉讼中的管辖、诉讼主体、诉讼中止、调解程序以及涉及债务人执行案件中止等具体问题阐明了自己的观点。笔者认为,破产派生诉讼案件属于专属管辖案件,该类案件中进入破产的一方(债务人)诉讼主体应为破产的企业法人而非破产管理人。将破产受理时已经开始但尚未终结的破产派生诉讼长期搁置的作法是错误的,在管理人接管债务人财产后上述派生诉讼就应该及时恢复审理。破产派生诉讼中调解协议涉及债务人财产的必须经债权人会议或债权人委员会通过。  相似文献   

6.
陈波 《法制博览》2022,(5):115-117
随着我国法律制度规范不断地完善与健全及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地发展,长久以来,针对个人破产制度的立法呼声不断,不过也有部分持不同意见的观点.在我国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背景下,破产体系与个人信用制度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笔者认为个人破产制度已经适时应运而生.笔者将从个人破产制度构建的基础和核心出发,浅论我国个人破产制度的构建框架.  相似文献   

7.
《南风窗》2009,(3)
五谷道场破产重整方案获法院批准后,中粮集团拟注资接管。在不久前的债权人会议上,中粮集团承诺,在重整计划批准后的10天内,将一次性向破产管理人账户支付1亿余元,专门用于五谷道场公司支付破产费用  相似文献   

8.
苏尚葵 《法制博览》2024,(9):112-114
破产程序中的税收优先权制度是税法与破产法争议的核心焦点,究其原因,是当前税收优先权制度尚不完善导致的。对我国的税收优先权制度进行分析,当前存在着税收优先权与在其后设立担保物权清偿顺位不清、税收公告制度有待完善及税收优先权适用范围界定不清三大问题,有关部门应通过立法、司法等多重途径予以解决,实现破产程序中税收优先权制度的完善与重构。  相似文献   

9.
破产撤销权制度是破产法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制度之一,其源于民法撤销权制度,但也并非民法撤销权在破产领域的简单复制,二者存在诸多不同之处。本文简要分析、探讨破产撤销权与民法撤销权制度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张艳 《法制博览》2024,(10):130-132
遗产管理是一套复杂的程序,不仅包括了遗产管理人的产生、资格确权、职能权利确认、报酬请求、管理监督、采取消极管理还是积极管理、责任承担、独立法律地位如诉讼担当等,而且还涉及遗产清理方面的登记、造册、汇报、公示公告、遗产分配、债务清偿等,各项职能是独立、明确的,此外,这些具体职能之间亦须环环相扣,衔接畅通。然而就如今的实际情况而言,因没有统一的指引操作,出现了在不同层面对遗产管理人制度的研究、探索。在此进程中,公证处有国家公信力背景,属于专业的法律服务机构之一,办理了大量的遗嘱、继承、遗产约定协议等公证业务,公证人员不仅具有家事财富传承的专业法律知识储备,而且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因此公证在遗产管理人制度中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相似文献   

11.
由于房地产政策收紧、市场饱和,近年来各地涌现出大量烂尾楼,呈现各方债权人对破产企业仅有的烂尾楼竞相"瓜分"态势.为减少纷争,破产房企(以下简称债务人)会和各类债权人之间签订以房抵债协议用于偿债,所以,房地产企业破产程序中"以房抵债"的效力认定及处理成为管理人工作的一大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周晓  汤霞 《法制博览》2022,(11):79-81
根据现有法律规范,企业因客观原因已无法继续经营,进入破产程序时有两种拯救方式,其一为和解制度,其二为重整制度,本文旨在讨论破产重整制度.实践中,破产重整制度一般为大型企业准备,对于中小型企业以及类似于中小企业的个体工商户,法律上并未有特殊规定,惯例以现行破产重整制度进行处理.但是现行破产重整制度对于中小企业的破产关注度...  相似文献   

13.
王莉  袁飞鸣 《法制博览》2022,(4):118-120
2021年3月1日施行的《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标志着个人破产制度稳步推进的进程,个人免责制度作为个人破产制度的核心制度,是否会成为被不诚信的债务人用以逃避债务、欺骗债权人和社会的工具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着重阐述在构建破产免责制度的过程中,如何确定其适用范围及如何设计限制性条件.  相似文献   

14.
随着很多难民和非安全移民选择经海路入境,海难事件增多。基于海上管控在难民与非安全移民治理中的独立性和特有价值,海上管控前置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首选对策。但是,难民和非安全移民海上管控前置存在制度供给缺口。海事公约因其关切对象而在整体适用上较为有限,"无效果无报酬"原则因不适用于单纯的人命救助而易催生道德风险,基于主权的单边海事行动因"平等者之间无管辖权"原则而易导致海上管控法律制度冲突,海上犯罪惩防机制因缺少针对性和实操性而无法达到有效打击的目的。因此,应进一步完善难民和非安全移民海上管控法律规制,通过"默示修正程序"加快出台专项海事法律规范,通过确立人命的客体属性、报酬的优先受偿和特别补偿制度等途径完善海难救助制度,创建信息交流共享机制,创新区域性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5.
遗产管理人制度的设立不仅使遗产得到妥善保存和管理,而且使继承人、受遗赠人和遗产债权人等遗产相关权利人的利益得到了平衡保护.但在具体适用中,该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遗产管理人的选任资格、职务终止、遗产债权人债权申报等,需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使之规范精进,从而保证遗产分割的顺利、高效进行.  相似文献   

16.
宋炜  王露钰 《法制博览》2022,(15):77-79
金融稳定与个人负债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健全的金融业得益于有效的个人破产制度,而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个人破产制度.为挽救"诚实而不幸"的债务人,我国正在探索建立符合国情的个人破产制度.本文通过现有国家政策、地方试点立法经验、司法实践案例样本等,归纳并阐述了个人破产制度相关设计,分析个人破产的到来对金融机构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李素英 《法制博览》2024,(10):76-78
债转股是挽救陷入债务困境企业的重要手段,通过降低企业的债务压力,实现促进企业恢复正常运营的目的。虽然债转股目前在企业的破产重整中屡见不鲜,但由于缺乏相关的制度规范,导致了其并未充分发挥出应有作用。股权退出作为债转股程序的基本构成,直接关系到了债转股的成功与否。目前我国的债转股股权退出机制存在立法不完善与机制不完善两大问题,因此应针对现有问题,完善立法,拓宽退出渠道,顺畅退出途径。  相似文献   

18.
近日,有政协委员建议,我国应建立个人破产制度,保护借贷双方的利益。这一建议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我认为现在谈我国建立个人破产制度问题,为时尚早。  相似文献   

19.
普峰 《法制博览》2022,(13):71-73
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与商事制度的完善,股权执行成为充分保障债权人利益愈发不可或缺的举措[1];同时近年来受去杠杆、产业结构调整等内外部政策影响,进入破产程序的企业愈发增多,其中也包括了一些具有较高重整价值的企业.上述因素交织在一起,催生出债权人对具有破产重整价值的企业股权申请强制执行的现实需求.但在目前司法实践中,普...  相似文献   

20.
秦天雄 《法制博览》2013,(1):44-45,29
当负连带保证责任的保证人破产时,保证人具有何种保证责任,新《破产法》对此未作具体规定,使得债权人的利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本文基于对破产财产分配的数理分析,分析现有破产财产分配方案的利弊,通过明确保证人破产时的保证责任,改革破产财产的分配方式,确立实体财产与将来债权相结合的新破产财产分配方式及债权人优先权制度,为保护债权人利益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