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去年10月,梅河口市委在大湾镇开展了“民主说事”活动的试点后,在全市的农村进行了普遍推广。近日,笔者到大湾镇进行了跟踪调查,干部和群众一致反映“民主说事”说出了“名堂”:干部和群众面对面地交流和沟通后,群众明白了,干部清白了;群众消了怨气,化解了矛盾;干部转变了作风,真心“干事”;“说”出了民智,“说”活了发展经济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县委书记安启洪说:"在实施’一事一议’项目中,我们始终遵循统筹规划,科学确定项目,使之科学合理,符合民意。事实证明,我县正深入开展的’一事一议’工作不仅顺乎了民心、合乎了民意,得到了群众的满意和认可,而且树立了村干部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形象,密切了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县委副书记、县长张翊皓说:"一事一议"妙解农村发展难题,为农村改革注入了活力。自2009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在沿河实施以来,我们始终把群众期待和迫切希望解决的民生问题放在第一位,坚持奉行"民生小事乃大事"理念,精心实施每一个项目,有效地调动了农村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不断改写着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  相似文献   

3.
陈红  霍庆涛  雷云 《当代贵州》2014,(14):56-57
正册亨县"五事工作法"立足农村实际,零距离、快捷化、简便式为群众服务,真正实现"观念有提升、作风有转变、问题得解决、群众得实惠",使党群干群关系更密切。如何让老百姓的合理诉求及时得以解决?如何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如何解决好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2012年5月起,黔西南州册亨县创新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推行"群众公开提事、联席会议议事、民主表决定  相似文献   

4.
在农村的一些地方,干部与群众之间存在着一些矛盾,干群关系冲突的事时有发生。农民对干部简单粗暴的工作作风有看法,气愤地说干部“不像话”;而干部则对农民不服从管理有想法,委屈地说农民“不听话”。一个说对方“不像话”,另一个说对方“不听话”。“不像话”与“不听话”反映了当前农村一些地区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矛盾状况。 农村干群关系紧张的表现:部分干部太凶,农民负担太重.少数群众义务意识不强 一是部分干部太凶。一些农村基层干部群众意识淡漠,官僚主义思想严重,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能和风细雨地做群众工作,而是斥责他…  相似文献   

5.
党建视野     
<正>遵义县:村级民主管理做好"五事"遵义县积极探索村级民主管理,创新做好"五事",积极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一是群众说"事",该县每月确定一天为"群众说事日",明确"说事"主题,村干部集体听取群众意见。目前,全县参与说事的群众已有2万多人次,共提出各类意见和建议1000多条。二是分类理"事",该县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认真梳理,建  相似文献   

6.
"现在,我们有困难、要办理什么事情,就来群众说事室向干部们说说,都会得到及时解决,办事方便多了。"罗平县九龙镇关塘村委会老寨村村民黄卫富高兴地说,村里实施"五事工作法"后,他向村干部反映与村民建房地界协议不清的问题,没想到很快就有了回复。"群众说事、党员理事、集体定事、干部解事、代表评事"的"五事工作法",是罗平县九龙镇在开展党务公开工作中的创新之举。"五事工作法"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党员主体地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 20多年来,党的农村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村生产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农村的变化与广大农村干部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正是有了一大批正确贯彻执行党的政策的农村基层干部,我国农村才有今天的变化。群众对基层干部是拥护的,干部与群众关系总体上是融洽的。但是,在农村一些地方,干部与群众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干群关系冲突的事在农村一些地方时有发生。农民对干部简单粗暴的工作作风有看法,气愤地说干部“不像话”;而干部则因农民不服从管理,委屈地说农民“不听话”。“不像话”与“不听话”形…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们针对农村干群矛盾日趋突出、农村不稳定因素增多的实际,积极探索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开展"民情恳谈"活动,架起了党和群众沟通的"情感通道",有效地化解了矛盾,维护了农村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赵爽 《兵团工运》2021,(5):27-28
张拥军帮扶少数民族群众致富的事,在四师七十六团很多人都能说出个一二三.2020年12月,张拥军获得"自治区劳动模范"称号,这是对他多年干事创业、帮扶他人的褒奖. 艰苦创业 开办养殖合作社走上致富路  相似文献   

10.
农民讲师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农民增收农民助、农业变革农民带、农村发展农民帮。2012年以来,纳雍县把农村"土专家"、"田秀才"、"农博士"发掘、调动起来,组成一支在农村宣讲党的方针政策、传授实用技术、化解社会矛盾的"农民讲师团"。这些农民讲师和群众同在一个屋檐下,语言相通、思维相近、目标相同,讲师一"点拨",群众就"开窍",产生了"共鸣",形成了  相似文献   

11.
王舒 《实践》2014,(4):15-15
<正>近年来,通辽市科尔沁区牢牢把握以人为本、服务民生、惠及百姓的工作理念,通过推行以"干部访事、群众说事、集中议事、承诺办事、及时督事、阳光评事"为主要内容的"六事工作法",有效地激发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优化了党群干群关系,为建设和谐科尔沁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干部访事,群众说事——干群关系"零距离"。规定每月第四周为31名副处级领导干部和1001名下基层干部"访事日",并统一印发了《民情日记》,针对社区居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使居民上访变为干部下访,干部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做到"三访",即重点户每月访,特殊群体随时访,节假日必  相似文献   

12.
"作为党员、干部,其根本任务就是为群众办点事、办好事、办成事.入了党,当了干部,不办事、不办好事、办不好事,即使你挂了几年党员、干部的招牌,也是徒有虚名,不算合格!"站在获得的一撂撂红色的省、市、县各种先进荣誉证书面前,宋玉英干脆而又坦然地说出了获奖后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一位基层干部朴实无华的座右铭,常令我感慨万千:"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白天八小时是工作时间,所谓"走、干、讲",当是指下基层搞调研、摸情况;深入基层替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当碰逢矛盾和阻力时,则注意论事实、说道理,讲形势、作动员,千方百计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以消除隔膜,沟通思想,增进感情,从而真正将群  相似文献   

14.
正在2013年换届选举中,我以高票连任小沟村党支部书记。这既是小沟村党员群众对我的信任,也是对我这个小沟村"当家人"的肯定和鞭策。担任村干部的16年来,我始终牢记并坚信:"农村工作不能光说不干,更要带头干出个名堂来,要让群众信任你"。针对"行路难、灌溉难、吃水难"等问题,我把目光聚焦在"一事一议"  相似文献   

15.
正担任人民调解员以来,何康忘小家、顾大家,任劳任怨的付出得到了干部群众的称赞,不计得失、清廉办事、为民服务的工作作风得到了上级组织的认可,不久前被贵州省司法厅推荐为"全国乡村优秀人民调解员"人选。"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家事,只要群众幸福了,社会和谐了,我就高兴了。"何康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何康是思南县瓮溪镇安塘村民委员会副主任兼会计、村人民调解员。在同事眼中,他处理各类矛盾纠纷有  相似文献   

16.
李庆平 《先锋队》2013,(15):17-19
近年来,阳城县纪委严格遵循省委常委、纪委书记李兆前提出的群众有理、干部有错、问题有解、基层可解"四个推定",牢固树立"把上访人当家人待,把群众来信当家信,把信访反映的事当家事办"的办访宗旨,以解决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为重点,以查办损害基层群众的违纪行为为抓手,以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目的,探索出一条以农村为重点的基层涉纪信访办理新路子。  相似文献   

17.
郭双福 《实践》2010,(9):17-17
<正>为切实转变机关作风,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变"干部讲群众听"为干群"双向交流",及时解决群众的"急事、难事、愁事",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制定并推行了以"作风在一线转变、感情在一线融合、矛盾在一线化解、经验在一线总结、创新在一线体现、成效在一线检验"为主要内容的一线工作法,为构建和谐党群干群关系提供了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8.
<正>兴庆区以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为抓手,在辖区范围内广泛开展"进百家门干部问事、认百家人群众说事、知百家情集体议事、解百家难及时办事、落实成效定期评事"为主题的"四百五事"活动,积极搭建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发挥作用的平台,确保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有为、有位、有威"。进百家门干部问事,让创先争优深入人心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兴庆区  相似文献   

19.
正"吃力不讨好""好事没办好""群众不买账"……一名村支部书记谈起这些年的工作体会时,说出了心里的困惑。这名支部书记遇到的难题不是偶然的。这些年,京郊巨变,不少村开始拆迁、修路、上马各种新项目,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处理不当易引起群众不满,甚至触发干群矛盾。近日,记者来到了平谷区大华山镇大峪子村采访,发现村总支书记刘艳亮的做法妥善地处理好了推进工作和群众利益之间的关系,值得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党的农村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村生产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农民生活改善。农村的变化与广大农村干部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正是有了一大批正确贯彻执行党的政策的农村基层干部,我国农村才有今天的变化。群众对基层干部是拥护的,干部与群众关系总体上是融洽的。但是,在农村一些地方,干部与群众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干群冲突的事在农村一些地方时有发生。   农村干群冲突的表现:部分干部太凶,农民负担太重,少数群众义务意识不强。   当前在农村一些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