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今年5月印度举行第11届人民院选举。印度人民党获161个议席,为第一大党;国大党次之,获140个议席;全国阵线一左翼阵线联盟(大选后更名为联合阵线)排名第三,获128个议席;其余议席为地区小党和无党派人士分获。虽然国大党从执政的宝座上跌落下来,但是没有一个政党获得单独组阁所需的半数以上席位。  相似文献   

2.
2014年5月16日,印度人民院(议会下院)选举结果揭晓。根据印度选举委员会数据,印度人民党(简称印人党)主导的全国民主联盟在543个议席中斩获337席,获压倒多数席位。其中,印人党独得282席,一党即获得议会简单多数;国大党领导的团结进步联盟获得59席,国大党仅为44席;其他党派147席。  相似文献   

3.
印度第九届下院大选已揭晓,原执政的国大党(英,以下略)遭到了自1977年以来的又一次惨败,在525个议会席位中只获得193席,还不及上届大选所获席位(415席)的一半。由于未获下院席位的半数,该党失去了单独组阁的资格,却又不愿与反对党联合执政,只得下野。此次大选与上次只相隔五年,国大党却经历了一上一下,一荣一辱的坎坷命运。客观地讲,拉·甘地国大党执政的五年是印度经济发展较快、政局相对稳定、外交上有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4.
印度政局从稳定步入动荡刘善国印度政局步入动荡起源于1996年4月至5月的大选,这次大选产生了一个四分五裂的、一个没有任何党派获得过半数席位的软弱议会。印国大党在此次大选中的惨败令人瞩目,仅得136席,而印度人民党却得160席。5月15日,总统夏尔马授...  相似文献   

5.
印度的未来走向梁洁筠今年4、5月间举行的印度第十一届大选,同上两届一样无一政党获得单独执政所需要的过半数议席。第一大党印度人民党在大选后组织的少数党政府上台仅13天就辞职。接着成立的联合阵线多党政府也只有靠国大党(英)的支持才能存在。这一现象,看似象...  相似文献   

6.
印度人民党能否组织下届联邦政府苏胤环印度将于1996年上半年举行第11届人民院选举。大选后,谁将入主中央内阁,已成为印度当前的热门话题。政界和舆论界普遍认为,当前政坛上三大势力——国大党(英)、印度人民党和全国阵线——左翼阵线联盟无一能获过半多数单独...  相似文献   

7.
以前瞻的眼光推动中印经贸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5月20日大选后,国大党领导的联合进步联盟重新支配印度政治舞台,即开始确立新的发展道路。7月8日,国大党政府公布新预算,其政策重点是扶贫、农业和教育,放慢私有化进程。国际社会对预算显示的政策微调反应低调,但对印度的经济前景普遍乐观。2004/05财政年度,印度人民党政府曾希望获得7%-8%的经济增长,印度储备银行(央行)则坚信是6.5%。国大党政府掌权后,一直到8月份还维持7%-8%的增长预期,然而进入9  相似文献   

8.
2004年初印度大选,是由执政的印度人民党瓦杰帕伊政府提前举行的。印度人民党政府认为稳操胜券。但是大选结果却令印度人民党大失所望,在野8年的国大党胜出。尽管瓦杰帕伊政府失败的原因较多,然而经济改革的失误却是重要原因之一。本文试图从瓦杰帕伊政府大选中的失败总结印度经济改革的若干教训。  相似文献   

9.
印度古杰拉尔政府的走向梁洁筠华碧云今年4月21日,印度资深外交家因德尔·库马尔·古杰拉尔宣誓就任总理,次日获得人民院信任投票,印度政坛一场延续3周的危机宣告结束。危机的根本起因是近月来印度政坛联合阵线、印度人民党、国大党(英)“三足鼎立”格局朝不利于...  相似文献   

10.
997年11月28日,由于国大党再度撤回对联合阵线政府的支持,古杰拉尔总理被迫辞职。随后,总统纳拉亚南在12月4日下令解散人民院,并决定在1998年3月15日前举行中期选举,使预订于2001年才举行的大选提前了3年多  相似文献   

11.
7月26日举行的柬埔寨第二届国会选举的初步结果显示,在下届国会的122个议席中,柬埔寨人民党、奉辛比克党和桑兰西党分别获得64席、43席和15席。新一届议员将于9月24日宣誓就职。新政府将在10月初成立。 本次大选是柬埔寨历史上规模最大、竞争最激烈的一次,共有39个政党7000多名候选人参加竞选,登记选民540万,投票率超过90%。与1993年的大选相比,此次大选有三大特点:(1)选举主持者不同。1993年的大选是联合国组织的,此次大选则是由柬埔寨人自己主持。柬政府邀请了34个国家的600多各国际观察员进行监督;(2)选举环境改善。上届大选时,柬国  相似文献   

12.
钱峰 《东南亚纵横》2001,(12):34-34
2001年10月3日,在数十万警察、民兵和部队的严密保护下,被暴力和流血事件所困扰的孟加拉国第八届议会选举终于尘埃落定。议会300个席位已经决出283个,孟加拉国民族主义党领袖、前女总理卡莉达·齐亚领导的四党联盟以绝对优势胜出,获得了 203席,其中仅民族主义党就获得 186.席。尽管早在大选之前,分析家与舆论就一致看好齐亚,说她会东山再起,但民族主义党所获席位之多,实为孟加拉国建国以来所罕见。卡莉达·齐亚于10月15日正式组建联合政府。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由另一位女强人、前总理谢赫·哈西娜领导的人民联盟在此次大选中…  相似文献   

13.
在不久前结束的印度第13届全国大选中,印度人民党主导的“全国民主联盟”以300多席的成绩赢得人民院(即议会)多数席位,获得组阁权。10月13日,看守内阁总理瓦杰帕伊在总统纳拉亚南的主持下第三次宣誓就任印度政府的总理。随后,新内阁的25名部长也都各就其位。由此瓦杰帕伊政府开始其新的执政生涯,担负起领导这个国家步入新世纪的使命。一、瓦杰帕伊重新当政的原因在此次大选过程中,瓦杰帕伊这位不屈的政坛风云人物领导着由24个政党组成的“全国民主联盟”,从4月的议会信任投票的失败中站起来,取得超过议会半数30余…  相似文献   

14.
泰国南疆伊斯兰恐怖组织与他信政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泰国下议院选举结果泰国2005年2月6日举行了下议院议员选举,执政党——泰爱泰党大胜,他信总理留任。根据泰国选举管理委员会公布,在规定议席500席(选区400席、比例区100席)当中,泰爱泰党确保了超过75%的378席(选区310席、比例区68席),最大的在野党民主党占94个议席(分别为70席和24席),与泰爱泰党组成联合政权的国民党占26个议席(分别为18席和8席),大众党占2个议席(仅有选区)(表1)。投票率创下了超过上届2001年大选时69.9%的历史最高记录——72.7%。泰爱泰党在前一届选举中获得了255个席位,成为第一党。其后加上从其他党移入的党员,改选前…  相似文献   

15.
今年5月,印度举行了第14届人民院(议会下院)选举。自以为稳操胜券,又被国内外舆论普遍看好的印度人民党遭遇滑铁卢,痛失江山。而在野8年、被认为日渐衰败的国大党东山再起,重掌朝纲。这对印度的内政外交将产生重要影响。一、印度人民党大选失败的教训 根据印度选举法,人民院选举每隔五年进行一次。第14届人民院选举原本应在今年10月印度人  相似文献   

16.
(一) 去年十二月印度举行了第八次大选,大选结果,国大党(英)获胜。根据《经济时报》1985年1月1日材料,各政党在人民院获得的席位如下:  相似文献   

17.
1997年3月30日,印度国大党(英)撤消对联合阵线高达政府的支持。次日,国大党(英)临时主席凯斯里致函夏尔马总统,要求组织以他为首的政府。4月11日,高达政府在人民院信任投票中失败,被迫下台,总统任命高达出任看守政府总理。20日,联合阵线选出新领袖因德尔·库马尔·古杰拉尔。21日,古杰拉尔宣誓就任总理,次日获得人民院信任投票。印度政坛一场延续3周的统治危机宣告结束。  相似文献   

18.
南非大选     
6月2日,南非举行第二次不分种族的全国大选。6月7日南非独立选举委员会宣布,非国大以压倒性优势战胜其他政党,获得大选的胜利。6月14日,新一届国民议会依据宪法选举非国大现任主席塔博·姆贝基为总统。6月16日,新总统宣誓就职,次日宣布组成新内阁。 大选结果 此次大选共有26个政党参加国家议会和省级立法机构的选举,其中参加全国国民议会选举的政党有16个,其中13个政党在议会中获得了席位。非国大获得66.4%的选票,在议会中的席位由上届252席上升到266席,但仅以一个席位之差未能获得400个议会席位中2/3的  相似文献   

19.
2017年3月,印度总理莫迪率领印度人民党(印人党)在新一轮地方选举中获得大胜,特别是以绝对优势赢得具有“印度大选风向标”之称的北方邦议会选举.此前,印入党已经在2014年人民院(印度议会下院)中赢得简单多数,结束了印度过去30年的联盟政治局面.目前,印人党在联邦政府和地方政权两个层面不断走强,一党独大地位更加凸显,国大党、地方政党、左翼政党等反对党短期内均难以与之抗衡,莫迪2019年连任总理可能性抬升.印度以上政治发展趋势背景复杂,偶然因素与内在逻辑并存,这将深刻影响印度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20.
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致力于赢得第16届大选,成为国大党的可行替代者。为此,印度人民党综合采取了巩固印度教徒选票仓、以经济治理吸引选民的选举战略,最终以赢得议会绝对多数席位而取胜。5月26日就任的莫迪政府将依托其竞选纲领制定执政计划,刺激印度经济发展,保护和推广印度教文化,奉行国家利益至上的实用主义外交路线将成为新政的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