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如今教授什么价敏夫如今,什么东西都在涨价,唯有"教授"在跌价。我这里说的"价",并非指教授们的经济收入。教授们的"穷",在中国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但是,人们并没有因此而失却对教授的尊重甚至景仰,因为教授虽然没多少钱,却有很多学问很多知识;再说啦,教授在...  相似文献   

2.
周益散 《当代思潮》2012,(12):48-49
与林教授的采访约在下午五点,教授刚刚参加完在清华紫光大厦举办的经济研讨会,在平日,这是该结束一天的工作好好休息的时间了。但教授丝毫没有显露出倦意,精神矍铄,温文尔雅。“从领导的岗位上退下来回母校做个老师挺好,感觉轻松了很多,自由了很多。”  相似文献   

3.
北京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郭万超,王德中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至今已五周年。我们访问了该院院长陈占安教授和前院长钟哲明教授。问:在马克思主义受到严重挑战和市场经济大潮迭起的新情况下,很多人对北大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感到不可思议,请陈院长谈谈您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紫竹院畔,有一座京城闻名的住宅小区世纪城,因其紧邻大学区,成了北京很多高校教师青睐的居住地。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刘斌教授也在此购置了自己的温馨家园,记者和他的会面便约在了附近的咖啡屋。  相似文献   

5.
我的大学梦     
站在大会堂的讲台上,我的内心很不平静。这里,来过很多人。总统,教授;这里。也来过不少残疾人,坐轮椅的,双目失明的……来的人很多,却唯独没有一个聋人。是啊,让聋人演讲,多么需要想象力!但是今天,此时此刻,站在这里的我,是一位聋人。  相似文献   

6.
杨小凯教授是哈佛大学国际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澳洲莫纳什大学经济学讲座教授,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经济学家。 很多人认为中国或华裔经济学家在经济学前沿问题上创立新分支或学派还为时尚早,而以杨小凯教授为核心发展起来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却是一个有中国背景的经济学前沿新学派。杨小凯教授的新著《经济学》被国际匿名审稿人评为“盖世杰作”。美国西北大学的斯迈特教授认为杨的工作“重新为经济学确定了方向”。诺贝尔奖得主布坎南认为杨的工作比卢卡斯、罗默和克鲁格曼的工作要好得…  相似文献   

7.
《今日上海》2011,(1):2-2
为造福海峡两岸.很多付出辛勤汗水的仁人志士始终在坚持不懈地努力,王志刚先生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现年68岁的王志刚教授是留美博士,曾在台湾大学任教32年。  相似文献   

8.
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陈技应先生日前刚从西藏回到北京。在北京大学勺国他的临时住所,我们采访了陈教授。陈先生仿佛还沉浸在旅行的余兴之中,摊开地图,他把走过的路线——一指给我们,同我们侃侃而谈。下面,就是根据录音整理的采访内容。西藏,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在我的心目中,西藏的自然风光很美,也很神秘。关于西藏,我耳闻了很多很多,总想有一天能亲自踏上这块土地,去亲眼看看它。这一天终于来了。我们这一行也可以算是~个小小的考察团吧,总共有10个人:我和我太太、女儿、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王尧夫妇(王教授担任过班禅的英语秘…  相似文献   

9.
《新疆人大》2013,(12):42-42
年底应酬、朋友聚会,推杯换盏总是难免。据南京中医药大学夏登杰教授介绍,很多人觉得喝酒暖身,实际上是一种错觉。  相似文献   

10.
苏嘉宏教授,台湾台南县善化镇东势寮人,系辅英科技大学教授,高雄师范大学兼任教授,现年40余岁,比笔者年轻很多,但我们几乎是老朋友了。2008年10月,我们同时参加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召开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他在这次会上送给笔者一本新著《我们都是外省人》。最近时间较闲,笔者专门找出这本书,仔细地翻阅了一遍,颇受启发。全书十余万字,概括地描述了台湾近400年历史,言简意赅,材料丰富,观点明确,颇有现实意义。于是笔者边读边思考,汇集写成了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期人物     
《今日浙江》2013,(8):60-60
金一德是恬淡自守的学者型艺术家,凝聚了自杭州国立艺专时代起就已明确的重学术研究的优秀传统,其严谨、朴素、激情内蕴的品格,渗透在他整个艺术生涯甚至所有艺术作品中。由于师从中国早期现代主义艺术运动的先驱——倪贻德教授,他的画风尤重现代主义,特别是表现主义手法,走到了同时代很多艺术家前面。  相似文献   

12.
《当代广西》2009,(8):64-64
3月11日,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做客《广州日报》北京报网直播室时炮轰了中国景点的超高门票价格。他说,现在很多景点门票价格在世界上不但是高水平,有的还是超高水平。葛剑雄建议全面降低旅游景点的门票,景点门票的收入应该进行审计。  相似文献   

13.
何雁 《今日海南》2007,(1):20-22
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慈善”一词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我们为何要开展慈善,我们该如何进行慈善,在很多人心里仍有不少存疑。为此,本刊记者特采访了海南省慈善总会会长苏远洋,以及长期从事社会学研究和社会工作实践活动并曾获得团中央和共青团海南省委授予志愿服务金质奖章的海南大学教授詹长智,试图一解疑惑。  相似文献   

14.
金瑜 《今日上海》2009,(4):21-23
主持人:两会结束后,中国经济又将开始新的征程。在这个特别的时刻,如何看待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发展?这可能会涉及很多既现实又长远的话题。本期我们采访的是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教授。  相似文献   

15.
北京奥运期间,CBC网站介绍了一位名叫David Tool的美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人民办奥运的事迹。Mr.Tool是一位美国退役军官。上世纪90年代第一次来北京旅游,立刻就爱上了北京。2001年Mr.Tool正式来北京定居,在一所大学担任英语教授。Mr.Tool在北京看到很多错误百出的英文标识,他对此痛心疾首.并上书当时的文化部长。  相似文献   

16.
《同舟共进》2012,(5):79-80
左双文(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教授,广东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副会长)《同舟共进》在办刊水平和影响力方面,应该说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受舆论环境的制约,目前很多讨论还不能完全放开,但如何在受限制的环境下说话,这方面分寸的把握杂志做得比较出色。《同舟共进》常能以建设性的态度讨论敏感问题,探讨社会民生的热点,  相似文献   

17.
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几个理论问题——苏星教授答中央党校进修部二班学员问同志们在学习中提出了很多理论问题,我把这些问题归纳为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有制、国有企业改革、分配以及宏观调控等方面的问题。下面,就这几方面谈谈个人的看法。一、关于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18.
台湾问题无疑是当今中国最需要面对和妥善解决的大问题,对这一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很多建议和愿景,但能够进行“全景式”理论研究的还很少见。最近由福建省委统战部副部长、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两岸关系理论研究福建基地常务副主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兼职教授李韧撰写,  相似文献   

19.
竞争促使人提高自身的素质华东师大教授王松效率与公平在社会发展中是个永恒的主题,是人们所积极追求的。但是,不存在绝对的公平,公平是相对的。我认为,公平是以效率为基础,通过公平竞争,提高效率。最近我去美国呆了4个月,感触很多。今天我只谈美国人才市场上的公...  相似文献   

20.
《时事报告》2009,(12):4-4
德国达姆斯达特大学终身教授汉斯说,德国有很多企业默默无闻,但在一个“缝隙市场”长期保持领袖地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而中国的中小企业认同一种错误导向:只有做大,方能受到更多关注,才能得到各种资源。结果导致不少有实力的中小企业盲目做大,不专注于核心业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