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中央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兆国主席在中国工会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是中国工会8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发展的必然结论。”强调中国工会要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全面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王兆国同志在中国工会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是中国工会8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发展的必然结论。”强调中国工会要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全面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历史必然性,对于更加自觉地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葛楠 《工友》2009,(12):34-3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经过长期探索,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中国工会发展的正确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工会根据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强有力地推动了新时期工会事业的新发展和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念,又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是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史无前例的伟大事业,把中国工会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会是这一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工会改革、建设和发展的目标。我们应该充分认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时代紧迫性,深刻理解其科学内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信念。一、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王兆国同志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80周年大会上,对我国工会长期实践经验和工作规律归纳总结了七条基本原则,对于我们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1.邓小平理…  相似文献   

5.
中国工会十五大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强调指出中国工会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从根本上回答了“走什么样的工会发展道路、建设什么样的工会、怎样建设工会”的重大时代课题,为我国工会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同时,进一步指出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上.要贯彻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  相似文献   

6.
《工友》2012,(5):1-1
经过对中国工会80多年、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工会工作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中国工会顺应时代要求,找到一条符合我国基本国情、体现工会性质的工会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揭示了中国工会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路径和发展动力,对“走什么样的工会发展道路、建设什么样的工会”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作出了创造性回答。为止匕,学习宣传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成为当前全国各级工会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全年工作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工运》2012,(2):53-54
学习宣传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关键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广泛宣传、强化共识。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工会十五大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同志代表党中央致祝词,都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要求全面把握这条道路的精神实质,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这对于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密切联系职工群众是重要的着力点、落脚点、结合点,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工会和职工群众的联系越密切,职工群众就对工会越信任,工会在党和国家大局中的作为和影响就越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相似文献   

10.
卢渊 《时代风采》2013,(8):28-2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中国工运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工运历史发展的科学总结,它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鲜明的阶级特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经过长期探索,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我国工会发展唯一正确的道路,实践无止境,认识也无止境。这条道路只有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越走越宽。在学习宣传实践中我们要正确摆正好以下七个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工运》2013,(11):26-29
中国工会十五大以来的五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是我国工人阶级和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战胜各种困难,赢得各种挑战,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五年,也是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奋勇前进,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五年。五年来,各级工会按照工会十五大确定的目标任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广泛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努力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必须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工会的领导不动摇,以坚持工会社会主义性质为根本,充分发挥工会的各项社会职能,更好地代表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与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工运》2012,(2):54-54
学习宣传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就是在继承和坚持中不断前进的过程。要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对中国工会过去的理论与实践进行高度总结、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对历届工会老领导、老同志工运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升华。  相似文献   

14.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就是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按照工会自身规律和特点,积极开展工作,切实履行职责,把广大职工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贡献。首先,自觉坚持党对工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核心,体现的是中国工会的政治属性。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全面把握这条道路的精神实质。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当前,全党全国人民正以高昂的热情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奋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为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共同奋斗.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喜庆节日。党对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寄予厚望.职工群众期待工会更好地发挥作用.时代呼唤中国工会事业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是中国工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开辟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中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艰辛探索取得了理论与实践上的重要成果.这条道路的开辟所积累的成功经验,是在党的领导下历经艰辛探索所取得的,并成为中国工会...  相似文献   

17.
胡志敏 《中国工运》2010,(11):47-48
认真学习关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理论,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必须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理论武装工会干部,主动适应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日益复杂、各种利益矛盾日益加深的新形势,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工会工作方式方法,走出一条符合时代要求、体现职工愿望、富有地方特色的工会工作新路子。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新的历史条件下,首都工会必须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围绕推动首都科学发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工作大局,结合首都职工队伍发展变化的要求,重新审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进一步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团结动员首都职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作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工运》2012,(2):53-53
学习宣传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首先要深入学习、准确把握这条道路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主要内容包括坚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坚持工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坚持不断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坚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坚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重庆工运》2005,(9):1-1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华全国总工会十四届六次主席团(扩大)会议依据这一时期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方针作出《关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决议》,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理论体系的大框架之后,并不意味着工会理论政策研究可以缓歇。除了继续这一理论的深化和发展外,大量的工作是跟着实践进程的节拍,进行诸如方法、载体、渠道以及实施、落实等众多专题的政策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