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信用卡信用风险防范立法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端 《河北法学》2007,25(3):96-99
信用卡作为金融支付业一种新型的电子货币,在我国正处于成长阶段.但随着信用卡业务的迅速扩大,信用风险的隐患也越来越严重了.如何认识、管理防范和化解信用卡信用风险,是当前信用卡业务经营管理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介绍分析美国信用卡信用风险防范立法,探讨其对我国信用卡信用风险管理与防范所起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韩国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仅用几年的时间就把信用卡市场发展得从无到有、从幼稚状态到全面普及,这些发展不仅要归功于韩国政府将"信用卡热"逐渐推向高潮,更重要的是《韩国信贷金融业法》的出台为信用卡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这部法律充分体现了韩国信用卡业法律监管的特色,即加强监管力度,明确信用卡交易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以及信用卡风险责任主体。  相似文献   

3.
周显志  郑佳 《法学论坛》2005,20(2):113-116
消费信用卡给发卡行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同时 ,也对其造成一定的风险。风险背后的深层原因是制度的缺陷。我国信用卡业务的制度缺陷主要体现在银行对持卡人拖欠透支款缺乏有效催款措施、健全的个人信用制度、信用卡担保保证制度以及完善、统一的消费信贷法规。要改变这一现状 ,促进信用卡的健康发展 ,我国应在上述几个方面加强建设步伐 ,逐步建立一个有法可依的消费信贷法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用卡产业的高速发展,信用卡诈骗犯罪也日趋增多,而我国现行刑法及修正案中有关信用卡诈骗罪的规定比较原则抽象.在司法实践适用中,出现了一些疑难问题,本文通过调研数据分析司法实践申信用卡诈骗案件的现状特征、多发原因、各主休责任的承担问题,以力求对控制,打击信用卡诈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信用卡数据库营销是信用卡发展阶段中的必然产物。这种营销模式下的个人信息如何保护?本文提出立法上确立独立的个人信息权,对个人信息进行法律保护。基于该独立的权利本身要求,信用卡数据库营销过程中则必须遵循“客户知晓原则”,以切实保护客户的个人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6.
陈辉  张喆 《天津检察》2008,(3):26-27
陈某伙同他人从北京来到天津设立为他人代办信用卡的公司,以无抵押、无担保、免息贷款为诱饵在报纸上发布广告吸引客户,在接待客户时向客户承诺,可为客户办理国内十余家银行的信用卡,每张信用卡透支额度1万元至5万元不等,利用信用卡存在的免息期,以循环使用信用卡的方式实现免息使用银行资金之目的,每张信用卡收取手续费2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7.
信用卡挂失前被冒用的民事责任在我国相关立法中尚不明确,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各地法院对类似案件的判决结果也差异较大。本文通过对信用卡冒用责任的比较法分析及理论探讨,对信用卡挂失前被冒用的责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信用卡市场的发展,为争夺客户群,各商业银行在信用卡的目标客户与目标市场上的区分越来越细化,定位越来越明确。各发卡行针对女性、大学生、奥运等的主题卡以及与各知名企业发行的联名卡更是层出不穷。这其中,大学生群体,也成了近年来银行信用卡业务客户群争夺的焦点。本文就针对这一焦点市场,从市场营销的角度出发,为大学生信用卡的销售战略提供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各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已呈"井喷式"的高速发展态势,但在信用卡产业特别是贷记卡产品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其产品本身具有无担保循环信贷和贷款实际发生的非计划性、无固定场所、数量众多、单笔金额小等特点,决定了它是一项高风险的业务。因此,加强信用卡的风险管理,对于我国信用卡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信用卡风险的主要表现,接下来分析了我国出现信用卡风险的原因,之后就结合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信用风险防范体制谈了一下在我国如何完善信用卡风险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10.
我国刑法中,恶意透支是信用卡诈骗罪的常见表现方式之一。信用卡的日益普及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有关信用卡恶意透支的刑事案件也呈多发趋势,但我国目前关于信用卡的立法相对于实务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本文从信用卡恶意透支的特点及现状,进而提出一些关于防范和控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011年1月13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11年第2号公布2.自2011年1月13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保障客户及银行的合法权益,促进信用卡业务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商业银行经营信用卡业务,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政策规定,遵循平等、自愿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信用卡业务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不到20年,但信用卡却以其便利的转帐结算、消费信贷等功能赢得了人们的青睐。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加入WTO所带来的机遇和竞争、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家经济的稳步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信用卡业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上海宣告成立的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更是银行卡业的一剂良药。它“是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加速推进银行卡联网通用的重要举措,对于改善用卡环境和流通环境,完善支付手段,提高我国银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现实就是信用卡违约行为的增多,信用卡风…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金融制度的发展,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型的金融支付工具。信用卡已成为犯罪分子的重点攻击目标,极大地损害了信用卡的信用度,也严重地破坏了金融秩序。本文通过对信用卡诈骗罪在法律实践中几个疑难问题的探讨,如:借记卡诈骗行为的定性问题、单位能否成为犯罪主体、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问题、骗领信用卡并使用的等,提出对信用卡诈骗罪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浅议我国信用卡信用风险的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信用卡业务进入飞速发展阶段,其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成为商业银行争夺的重点,但我们应看到,信用卡业务给商业银行带来盈利性的同时,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同时是一个高风险的业务。因此,加强信用卡风险管对于信用卡业务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信用卡信用风险为契机,先简要分析了信用风险的概念及产生原因,后重点分析了信用风险的防范。  相似文献   

15.
信用卡恶意透支的法律定位思考周汉聪,刘剑飚信用卡是由银行或其他财务机构签发给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的一种特殊信用凭证。在商品经济发达国家,传统的现金支付已逐步被称为“电子货币”的信用卡所取代。使用信用卡消费和提现已成为现代社会一种流行的结算方式。随着我国...  相似文献   

16.
高科技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面临路径难题。通过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企业经营者的社会责任,并不必然就导致高科技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而利益相关者理论提出的共同治理模式在企业治理中也不具有可操作性。高科技企业面对经营环境的变化,将承担社会责任与赢取战略优势相结合,通过实施社会责任促进自身发展、转变经营战略是承担社会责任的根本出路,而利益相关者也要构建有利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环境。  相似文献   

17.
我国信用卡发展的起步比较晚,信用卡的规模比较低,但我国的信用卡法律制度仍然不够完善,如今随着信用卡的大量使用和高速发展,尽快的完善我国的信用卡立法制度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我国信用卡行业在近十年间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与我国信用卡市场的迅速发展相反的是我国的信用卡风险管理法律制度建设的滞后。因此,本文深入研究我国信用卡风险管理制度的立法现状与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我国信用卡风险法律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银行信用卡犯罪的类型及定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银行信用卡是由银行机构发给信誉良好的法人或公民个人的一种特殊信用凭证,持卡人凭卡可以购物消费或取现,在西方信用机制成熟的社会里,信用卡犯罪已成为干扰社会经济的严重问题。据统计,仅1983年一年,美国银行系统信用卡公司因信用卡犯罪造成的损失就达1.2亿美元。我国银行信用卡发展历史不长,信用卡犯罪还属新型犯罪,尚无刑事规范对其作出专门规定,因此实践部门往往难以确切把握不同类型信用卡犯罪的定性,笔者拟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在《2013年第三季度支付体系运行的总体情况》中披露,截至2013年第三季度末,我国信用卡累计总发卡量达3.76亿张,同比增长18.4%;人均持卡率达到0.28%;信用卡授信总额4.35万亿元,同比增长30.33%。随着信用卡市场不断发展,发卡银行面临的风险也日益凸显。下文结合司法实践中的具体案例,着重分析信用卡犯罪案件中的几个突出问题,从惩防并举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司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