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5 毫秒
1.
内蒙古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在过去几年急剧膨胀,已经形成了风险隐患。如何有效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异常增长,防范与化解风险隐患,成为摆在实务界和理论界面前的一个棘手问题。必须从制度设计和体制创新等方面探讨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的对策选择,以提高我区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管理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2.
新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因素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具有一般性因素与特殊性因素。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信息不对称等是新疆地方债务风险形成的一般性因素。财政运行的高成本、经济结构、分税制等因素是新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特殊因素。新疆要通过强化风险意识、优化资源配置、控制政府债务规模总量、实行政府担保备案制、完善新疆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以及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等措施控制地方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3.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关系中,地方政府举债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尤其是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期以后,地方政府债务呈现了规模大、举债方式多样化、隐蔽性强的特点。同时,我国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也逐渐加大,严重影响了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因此,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来防范我国地方债务风险显得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正地方政府通过借款或发行债券筹集资金,可以大幅提高政府投资规模、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和居民福利水平。但是地方政府债务如果缺乏科学、合理、严格的管理,则会出现债务风险,甚至进一步演变成地方债务危机。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膨胀,各国在地方债务风险管理上进行了长期探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可以为我国地方债务风险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逐渐成为威胁我国金融财政体系安全的重要因素,在新形势党和国家大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背景下,着力解决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风险,成为当下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新形势下,尽管国家已采取各种举措积极防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但仍存在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透明公开度不高、违规举债方式多样化、隐性债务风险转嫁升级等问题。供需矛盾加大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的控制难度、地方政府职能的不甚合理和存在错位、外部监督作用发挥乏力是新形势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新形势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有效化解和防控应采取坚决遏止增量隐性债务、加大存量违规举债整改力度、进一步持续推进存量隐性债务化解、加快构建以发行地方债券为主的新形势下多元融资模式、积极建立全国范围内统一、科学、高效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统计基础数据库、加大规范新形势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公开和信息披露力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郭田勇  陈澄 《前线》2014,(6):25-27
<正>地方政府债务伴随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而迅速增长,近年来其发展规模开始引起各方关注。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列为首要工作任务之一,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2013年12月30日,国家审计署发布公告《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简称《结  相似文献   

7.
防范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方政府,如果债务负担沉重,将会严重影响该级财政的运转,威胁到当地政治经济生活的稳定,因此,必须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辽宁地方政府债务情况的实地调研,了解地方政府债务的基本情况,并对此进行分析,提出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财政重整是各国政府债务风险应急管理的主要措施,在债务风险超标或出现债务违约事件的情况下启动。2016年我国对地方政府推出了财政重整政策。本文基于“控制权”模型提出了四种类型的治理结构,考察了在不同的治理结构下,我国基层政府的财政重整行为及其差异。应用DSO范式的多案例研究方法,对四个债务风险超标县(区)的研究发现,当债务风险指标超标而需要降低时,处于高度关联型和激励关联型治理结构下的县级政府会采用政策规定的举措进行财政重整,属于“程式性应对”。处于行政发包制和松散关联型治理结构下的县级政府,则会进行“变通性应对”。此外,在财政重整终止后,部分县(区)的债务负担率、土地出让金和从市级政府获得的转移支付规模不降反增,说明财政重整并未能有效控制地方债务风险和促进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本文丰富了组织学视角下的地方财政管理研究,也为完善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控提供了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快速增长,风险不断积累,极易引发财政风险乃至金融风险。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长期不断积累的结果,但缺乏法律控制是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应运用《预算法》、《公债法》、《政府投资条例》等多部法律、法规来构建全方位的地方政府债务监管法律制度,真正预防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保证地方政府财政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审计工作报告时,首次披露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情况,截至2010年底,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共计107174.91亿元,占GDP的比例达到25%,已经超过了美国和巴西。就债务风险而言,举债规模不在大,而在于偿还能力如何。但是,审计长刘家义对于地方政府还债方式的表述,却让人为地  相似文献   

11.
陈树隆 《求是》2014,(6):29-30
<正>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把短期应对措施和长期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做好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各项工作。根据审计署近期审计公告,截至2012年底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含或有负债)15.89万亿元,加上同期中央政府债务余额11.88万亿元,全国政府债务总余额27.77万亿  相似文献   

12.
中国债务风险是否可控以及如何化解成为目前研究的关注所在。分经济部门来看,各经济部门的债务水平差异显著,企业债务与地方政府债务是当前债务风险的重要隐患。借鉴我国历史上债务问题的化解路径以及结合当前供给侧改革的方向,可以发现化解企业部门债务风险重在推行供给侧改革,即消化过剩产能、适时采取债务重组,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应着力防控流动性风险和债务增量再堆积风险。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有效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绷紧防范化解债务风险这根弦"。新时代我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啃下三大攻坚战的"硬骨头",其中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是我们必须跨越的关口。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我区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科学研判政府债务风险面临的形势,进一步明确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的思路和举措。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各种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叠加,地方政府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更为复杂。加之土地制度的不断改革,刚性兑付被打破,地方政府往往通过加大举债融资力度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导致债务风险不断升级。深入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约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找出风险形成与约束软化的原因,从债务约束角度划分政府事权边界、构建规范科学的政府间财政关系,并基于激励相容原则构建财政、市场、人大监督相结合的三重约束框架,对于科学合理的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促进新一轮财税改革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匡小平  鲍啸鸣 《求实》2012,(10):47-49
近年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我国通过加大政府直接投资的方式,实施了新一轮的积极财政政策。与此同时,教育、民生等社会事业的不断推进,都在不同程度上增大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尤其是财政配套压力较重的县(区、市)一级政府,财政收支压力渐增。为保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县级地方政府运用政府举债特别是融资平台这一手段,有力地化解了资金瓶颈,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但随着债务规模不断扩张,债务管理难度逐渐增大,地方政府性债务尤其是县级政府性债务风险不容忽视。调查研究表明,目前县级政府性债务处于安全可控范围。未来县级政府应将债务负担率约束在15%之内,并遵循"适当举债、有效用债、多方监管、诚信还债"的原则以加强、完善债务管理。  相似文献   

16.
最近,有媒体披露,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不断扩大,究其原因,对地方政府“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尚未形成明确的政绩考核“债务指标”,  相似文献   

17.
潘刚 《当代贵州》2014,(27):37-37
正阳光财政下,如不加强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清渠通淤",其势必成为汹涌暗流,一旦溃堤,将影响政府财政风险。地方政府性债务现状及其发展变化趋势都表明非常有必要将其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使之成为全口径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省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现状、社会关注程度、省委省政府重视程度及有关部门采取措施等多方面分析,地方政府债务将处于边化解、边增长、再化解的一个长期过程,发展的需要与风险并存,监督管理措施得当,才能防范风险,促进加快发展。彰显人大的监督力量,地方人大监督地方政府性债务理应挺直腰杆:一是应当积极主动推进将全部债务纳入全口  相似文献   

18.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问题是事关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从深层次看,这一问题的形成是由我国所处的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特定发展阶段、“GDP崇拜”的发展现及地方政府主导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三大因素相互耦合的结果.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我国特定的发展阶段的具体国情出发,认真落实科学发展现,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在基础上不断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监控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9.
正打好三大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2018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打好三大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尽锐出战,稳扎稳打,实现开局良好。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取得明显成效,全面规范政府债务管理,积极  相似文献   

20.
财政分权、预算软约束、政府规模扩大、地方政府借款方式多元化等原因造成政府债务规模不断膨胀。学者们关于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观点主要分成三种,分别是:负效应、正效应和无关联影响。政府债务对消费也会产生影响,部分学者认为影响有限,也有学者认为政府债务对消费具有挤出效应。政府债务主要通过其高昂的债务成本、较高的利率以及评级机构降低主权信用评级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政府债务规模膨胀会演化成债务危机,预防危机要做到以下几点:控制政府债务结构;调节国债市场利率;制定法律规则约束;加强市场约束;降低借贷成本;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调整财政规则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