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李瑗 《理论学刊》2008,3(4):22-27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苏论战,旷日持久,历时十年,又称"十年论战".它是中苏关系史和中共党史上一个十分重大而复杂的历史事件.这场论战既表现了意识形态之争,又蕴含着国家利益之争,也反映了高举马克思主义大旗领导权之争.1963年9月中共中央开展的九评苏共中央公开信是中苏论战的转折点.它就像一枚重磅炸弹,在当时的国内外影响最大、最代表中共方面论战的核心观点,从而使中共在中苏论战中由防御转为反攻,由半公开不指名争论转为全面公开的指名道姓的争论,把中苏论战推向顶点和高潮.它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阵营的破裂,中苏关系的破裂,强化了毛泽东的"反修防修"思想,因而和旨在完成"反修防修"任务的"文化大革命"有着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杜红娜 《世纪桥》2010,(3):12-13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苏大论战主要是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展开的。笔者论述了论战前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基本是正确的,但随着论战的升级,论述了中共在看待斯大林及斯大林模式问题、战争与和平问题、"三和"问题、"两全"问题上发生了"转向",加速了毛泽东社会主义观偏离了正确的发展方向,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文革"的发生有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3.
刘明钢 《湘潮》2011,(1):50-50
20世纪60年代.中苏两党之间发生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意识形态大论战。1964年3月。罗马尼亚试图调停中苏之间的关系,派代表团来中国进行访问。毛泽东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罗马尼亚客人。  相似文献   

4.
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后,中苏两党在意识形态等一些问题上出现了分歧.50年代末,中苏两党分歧由意识形态扩大到了国家关系方面,中苏关系从友好合作的巅峰走向了低谷,为美国分裂中苏同盟提供了大好时机.为了离间中苏关系,美国采取了"软硬分施"的手段来推动中苏同盟走向分裂,导致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分化解体,改变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前途和命运,对整个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邢和明 《理论学刊》2003,7(3):96-99
1961年10月,苏共召开二十二大.中国对苏共二十二大的过激反应,成为中苏公开论战的起点.这场论战,对当时中国社会主义的走向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大过渡"理论的提出,是对中国社会发展历史方位的错误认识.全力维护苏联模式,就是固守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确信社会主义只能有一种模式,把对这一模式的改革当作复辟资本主义.将矛头指向党内"走资派",则是对执政党自身所处的历史方位的不清醒认识,从而确立了"夺权斗争"的思维逻辑和行为逻辑.  相似文献   

6.
许益新 《唯实》2012,(8):26-29
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者和反马克思主义势力间进行了三次论战,其中第二次为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论战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社会主义运动之目标、中国的阶级状况、中国的前途等方面。本次论战中,早期共产主义者对中国革命的诸问题、社会主义的本质的阐述,有着极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当代中国反对资产阶级思潮泛滥、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思想理论建设以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化指导地位,有许多可供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在批判继承马列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变化和中国革命的实际需要,创造性地建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体系,其丰富内涵主要体现于对意识形态本质、意识形态领导权、意识形态斗争以及意识形态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并提出的创造性思想观点。毛泽东意识形态思想对于新时代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有着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1962年秋冬的古巴导弹危机和中印边界冲突事件,是中苏分裂并导致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分裂的分水岭.在处理危机的过程中,中苏不断调整各自的外交政策,寻求对方的支持和帮助.随着危机的结束,苏联迅速改变立场,指责中国是中印边界冲突的始作俑者;而中国也公开指责苏共在处理导弹危机的过程中犯了"冒进主义"与"投降主义"的错误.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巨大分歧与矛盾,使中苏走向了公开分裂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加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意识形态终结论"的渗透以及西方国家主导下的"游戏规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强化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适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西化"的伎俩,超越"意识形态终结论"的假象,就成为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意识形态建设所面临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理论形成的直接后果是中断了我们党早期正确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和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爆发。而这“左”倾错误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与中苏分歧日益扩大和中苏论战日渐激烈息息相关。毛泽东认为苏共在“二十大”以后实行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违背马克思列宁主义 ,从而断言苏共已“变修”。并以此为鉴戒 ,毛泽东在国内进行“反修防修”的斗争 ,逐步形成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理论  相似文献   

11.
爆发于本世纪六十年代前期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大论战,当时在我党我国被称为“反修斗争”。这场论战的核心和主战场是中苏论战。中苏论战不但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重要事件,而且在中共党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本文试就这场论战的的动因、焦点及其后果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建设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领导自身意识形态建设和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两大工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国家化的逻辑体现,是党的核心价值观影响、引导国家意识形态,建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逻辑过程。作为执政党意识形态的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和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本质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存在高度一致性,又有着一定的区别,两者统一于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之中。  相似文献   

13.
从已经出版的著作和论文看,近十年来关于中苏同盟破裂原因的主要观点,主要集中于对各个具体事件的分析,如中苏对外政策的变化与国家利益的冲突、中苏两国对建设社会主义方针的不同选择、苏联大国沙文主义政策与中国独立自主方针的冲突、意识形态分歧、两国领导人的个人因素等方面。《中苏关系史纲》对中苏关系史的重新研究,推翻了许多流行的看法,提出了更为深入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从已经出版的著作和论文看,近十年来关于中苏同盟破裂原因的主要观点,主要集中于对各个具体事件的分析,如中苏对外政策的变化与国家利益的冲突、中苏两国对建设社会主义方针的不同选择、苏联大国沙文主义政策与中国独立自主方针的冲突、意识形态分歧、两国领导人的个人因素等方面.<中苏关系史纲>对中苏关系史的重新研究,推翻了许多流行的看法,提出了更为深入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加强中国共产党对新时期意识形态的领导,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它对于与时俱进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精髓,建构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的意识形态理论,有着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于冰 《世纪桥》2008,(3):43-44
导致毛泽东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断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国际因素的影响不容忽视。苏共20大和波匈事件引发毛泽东对国内阶级斗争的错误判断,继而毛泽东草率发动整风运动,把极少数右派分子的进攻,当成全局来抓,使得处于社会主义建设探索阶段的指导思想在“左”倾的轨道上越走越远。在经济方面,“超英赶美”目标促使毛泽东在经济建设思想上急于求成,导致党在经济建设上全局性“左”倾错误。在中苏论战中,把国际上反修斗争引入国内,使毛泽东“阶级斗争扩大化”理论进一步系统化、体系化,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爆发。  相似文献   

17.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列宁最先提出、确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一概念,最终完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从批判到建构的嬗变。这一历史过程的当代启示在于:必须在科学与价值的统一中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的应然性内涵;在时代特色和中国国情中把握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生成的现实基础;在借鉴与批判中构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体系;在政治传播与大众认同的张力化解中探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践行机制。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有一系列科学的论述:对苏联模式的精辟论述;关于中苏论战的深刻反思;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看法;对苏东剧变的深刻总结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及其世界意义等.重温邓小平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论述,对于我们深入研究世界社会主义,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苏论战的发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历史现象,其中参杂了主观和客观、内因和外因、历史和现实等多重要素。综合而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论战传统及其带来的思维惯性、历史积怨与文化和民族心理差异的影响、所处国际环境的现实差异与发展阶段的不同定位以及苏联大党大国主义与中国寻求平等地位的内在冲突等,是导致中苏论战产生的重要动因。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化"一词是近代中国寻找救国道路的产物。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化"具体所指对象初期不断变化,主要用来解释"工业化",没有独立的地位;后指的是"四化",作为国家层面的政治任务和价值观念,本身具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构的作用。但"文革"的爆发使"现代化"概念没有成为持久的社会共识,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构中仅起着初步作用。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中共重构了"现代化"一词,其意涵具有具体性和抽象性的双重性质,这种阐释解决了中国所面临的理论难题。社会对"现代化"共识的形成,使"现代化"概念得以普遍观念化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