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一国两制” 方针的指引下,经过党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努力,香港已胜利回归,澳门问题也得到顺利解决,基本完成了毛泽东、周恩来等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留交下一代去做”的任务,为祖国的和平统一迈出成功的一步,为台湾的回归创设了光辉的典范.“一国两制”的提出和构想,最早是从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考虑的,它的最终落脚点也必然是台湾的回归.从“一国两制”构想的思想脉络和发展过程来看,它与60年代初由毛泽东等人提出,周恩来概括的“一纲四目”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对“一纲四目”的提高、完善和发展.“一纲四目”思想的概括及其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实践  相似文献   

2.
国人企盼、世界瞩目的1997年7月1日越来越近了。这是中华民族洗雪耻辱的辉煌之日,是“一国两制”战略构想的首次实现之日。“一国两制”的伟大战略构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贡献,是中华民族政治智慧的生动体现,是马克思主义高度的原则性和高度的灵活性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一、实现“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是几代中国领导人的夙愿,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人民革命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人民解放军用武力收复香港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但毛泽东、周恩来高…  相似文献   

3.
树高千丈,根深叶茂;泉泻高山,云水相激. 中共第一代领导人为解决港澳台问题所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是今天中共"一国两制"方针的先导.可以说,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当时提出的主要设想和主张,经过第二代领导人、第三代领导人的具体推进,已经在香港澳门的回归之中实现,对台湾和平统一的基本想法,也正在第二代、第三代领导人提出的方针政策的努力实施之中一步步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4.
今天,香港回归祖国已是屈指可数的时日了。回顾这场收回香港主权的斗争,应该说早在毛泽东在世时就已经开始了。 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以“一国两制”的新思路解决香港问题之前,中共第一代领导人,尤其是她的杰出代表毛泽东,在解决香港问题  相似文献   

5.
1982年9月,“钢汉子”邓小平会见“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向全世界宣告:“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中国和英国就是在这个前提下来进行谈判,商讨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办法.如果中国在一九九七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八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在这里,邓小平展示了一个新中国香港回归之旅的时间上、下限:1949—1997.从“长期打算、充分利用”到“收回主权、保持繁荣,制度不变、港人治港”,从“暂时不动香港”到“一国两制、50年不变”,从毛泽东时代到邓小平时代.  相似文献   

6.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科学构想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最佳方案,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实现祖国统一的伟大实践中,全面继承和发展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理论,并且把“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变成现实,顺利地实现了香港、澳门的回归,并对台湾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具体的方式和步骤,从理论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伟大理论,为最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创造了条件。 一、…  相似文献   

7.
“一国两制”构想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战略方针。人们对这一构想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已作了不少阐释,但对它的社会主义性质却关注得不够。学习《邓小平文选》,我们可以看到“一国两制”构想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联系。 一  相似文献   

8.
实现祖国统一,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一个重大课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逐步形成,确立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十多年来,我们坚定地执行这一方针,祖国统一大业取得了重大进展。党的十五大报告再次重申,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有力地推动了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一国两制”构想的巨大成功,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香港回归后,“一国两制”、“港人治港”…  相似文献   

9.
90年代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在为推进两岸和平统一大业的不懈努力中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的方针 ,并不断完善对台政策 ,丰富和发展了“一国两制”的理论。(一 )进一步明确大陆与台湾关系的定位 ,强调一个中国的原则 ,揭露台湾当局不断变化的形形色色分裂和“台独”言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的统一”①。90年代台湾问题的解决面临极其复杂的形势。一方面是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超强 ,中美当年实现关系正常化的战略合作基础被严重削弱 ,曾经为遏制苏联而形成的一定意义上中美战略盟友关系…  相似文献   

10.
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历经了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回归祖国10年来,香港这颗璀璨的东方明珠更加具有实力。如今香港已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商业中心、航运中心和旅游胜地,这正是“一国两制”取得的伟大胜利。 在香港回归10周年之际,让历史的瞬间再次回到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首次访问中国,就香港问题与中国领导人进行会谈。在谈判过程中,邓小平以一个伟大爱国者的情怀,严正驳斥了撒切尔夫人的“三个条约有效论”,宣布中国领导人决不当李鸿章,表明了中国政府收回香港、维护中国主权与统一的坚定立场。以后,邓小平又驳回了英方“以主权换治权”等要求,使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朝着1997年顺利回归、“一国两制”的方向稳步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正> 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已进入了新阶段。特别是“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将为我们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中国领导人曾多次表示,台湾问题同香港、澳门问题的性质不同,不是恢复行使主权  相似文献   

12.
万俊丽 《世纪桥》2007,(10):62-62,64
新中国成立后,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国际法框架下,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周恩来等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提出了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保留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等等。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极大地推进了祖国统一的进程。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祖国,使"一国两制"由科学构想变为生动现实。  相似文献   

13.
彭清华 《求是》2012,(14):20-22
回顾近现代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香港问题从来就不只是一个局部问题,它事关国家全局,影响国际关系。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香港问题。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确立了对香港"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针,成为"一国两制"事业的重要思想源头。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香港回归祖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  相似文献   

14.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从统一战线的本质、地位、任务、多党合作、知识分子、工商联、民族、宗教、侨务、“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等方面对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作了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1995年1月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讲话根据邓小平关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思想,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若干重要问题,提出了八项看法和主张。它是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思想的运用和发展。江泽民八项主张的核心是一个中国原则江泽民关于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核心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尽管海峡两岸尚未统一,但是台湾作为中国领土一部分的地位并没有改变,也不容许江泽…  相似文献   

16.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一国两制”,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党和国家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实行“一国两制”不仅有利于港、澳、台问题的解决,早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且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政局稳定,对外有利于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在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强调中国共产党将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再次郑重呼吁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就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7.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党的三代领导人为了实现几代中国人的强国之梦,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问题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毛泽东为中国走向现代化探寻到一条历史必由之路,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邓小平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现代化战略目标;江泽民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全面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三代领导人的现代化理论既一脉相承,又有后者对前者的创新和发展,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新世纪新阶段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欧阳兵 《求实》2002,(2):7-10
“三步走”发展战略、“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第二、第三代领导求索 2 0世纪末和新世纪中国出路的三大历史成果 ,是这两代领导人深刻思考的智慧和心血的结晶。文章从第二、第三代领导人深刻思考“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出路的方向 )、如何实现中国社会良性运行 (中国出路的条件 )、如何实现宏观政策目标取向 (中国出路的保证 )三个方面进行详尽阐述。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关于“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一、“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内容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一国两制”必须坚持一个中国。这就是香港、澳门、台湾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坚持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即中  相似文献   

20.
正树高千丈,根深叶茂;泉泻高山,云水相激。邓颖超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深受全党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邓大姐"。中共第一代领导人为解决港澳台问题所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是今天中共"一国两制"方针的先导。可以说,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当时提出的主要设想和主张,经过第二代领导人、第三代领导人的具体推进,已经在香港、澳门的回归中得以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