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9年12月国民党当局撤守台湾后,一面打着沿袭“中华民国宪法”的旗号,为自己披上代表中国“法统”的外衣,藉以立足;一面利用“动员勘乱时期临时条款”、“戒严法”和“国家总动员法”等一系列非常法,恣意冻结“宪法”字面上赋予人们的包括言论、出版自由在内的一系列基本权利,为实行专制统治开辟道路.此外,国民党当局在台湾还重新订定  相似文献   

2.
在台湾政治转型时期,李郝体制运作已届两年。两年中,事关全局的大事接踵而至——“国统纲领”出笼、“临时条款”废除、“动员戡乱”终止、“资深中央民意代表尽数退出舞台”、二届“国大代表”冲上“宪改”台面,国民党高层为“委任直选”还是“公民直选”总统发生严重分歧。在这期间,主导台湾政局的李郝体制的命运,始终是台湾新闻的焦点。台湾政局虽然经历了几次较大的震荡,但李郝体制却有惊无险(至少表面上是)。李  相似文献   

3.
在第一次“台海危机”中,当“停火”提案被搁置后,美国又向台湾当局施加压力,迫其从金门、马祖等沿海岛屿撤军,以彻底切断台湾与大陆的联系,从根本上消除“台海危机”,亦从根本上把台湾从中国分离开来。此即“金马撤军论”。在这一关系到国民党“法统”的生死攸关的问题上,蒋介石与美国矛盾冲突再起。其实,在沿海岛屿问题上,美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今天,台湾的李登辉体制,正处在走向实现“全面民主化”的历史伟业的过渡期,面临着新旧体制交替所带来的政治难关。这几年的政治进程表明,台湾的政治社会一方面处于打破旧体制的老框框的冲动之中,每天都有革新内容的新鲜事,另一方面相反的是,誓死维持旧体制的保守的动向也明显存在。已经结束的(1990年)6月底至7月初召开的国是会议,聚集了执政党和在野党主流派以及在野的著名的有识之士,顺乎民主化和宪政改革这样不可逆转的时代要求,一致同意提出“总统民选”等划时代的方针,但是在会后不久决心要根本改变会议精神的保守行为,已经非常显著。本来,国是会议是一场“政治游戏”。李登辉认识到,维持僵化的国民党统治体制,搞“体制内改革”已无法满足民意,所以亲自主持会议,打算掀起更加革新的宪政改革的社会  相似文献   

5.
法统是一个国家统治权力的法律依据,通常指一个国家的宪法和具有与宪法同等法律效力的根本大法。目前台湾国民党政权在国际上为维持其“中华民国”是代表“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的说法,以及对内为保持其统治体制的“合法性”,就不得不想方设法维护其法统,并把它神圣化。但是国民党政权在台湾偏局40年,国际关系与台湾内部形势发生了极大变化,当前要坚持旧法统来处理内外事务,无疑会产生种种矛盾和围难。这就使台湾国民党政权陷于极端矛盾之中。—方面内外压力迫使其不得不坚持旧法统;另一方面为了坚持法统,又不得不在处理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方面以及台海两岸关系问题上背上沉重的法统包  相似文献   

6.
篇(书)名现阶段台湾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70年代以来国民党的“党务革新.国民党.十三大”对权力结构和党内派系的影响 ‘十三全’以来国民党的权力斗争和派系重组 一一兼论“二李体制.国民党在台湾的“法统,危机也谈中国经济圈世台会性质初析略论台独思潮的社会历史根源试论“十三大”后国民党内的主要派系台湾高中后教育研究1086年台湾人口状况分析台湾集团企业的现状及趋势‘台湾经验.研究的方法论问题谈厦台经济合作可能性台湾经济发展过程与道路作者范希周范希周李强 发表(出版)处本刊1989年第2期-《台湾研究》1089年第4期本…  相似文献   

7.
浅析现阶段台湾的“国家认同”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6年以来,随着国民党主导的“宪政体制改革”的逐步发展和深入,台湾的政治体制和政治生态发生了重大的演变。与之相应的是,台湾社会的“国家认同”危机日益严重。国民党的“宪政体制改革”目的在于把原来统治整个中国的“宪政体制”改变为能适应台湾特殊政治状况的“宪政体制”;并力图在名义上与原来维持的所谓“中华民国法统”相衔接,保持一个早已不复存在的“主权国家”形式,因此,这一“改革”过程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台湾岛内台独主张和活动在逐步升级。尤其是台湾当局宣布终止“动员戡乱时期”、废除《临时条款》,被视为台独的“最好契机”,并再围绕二届“国代”选举的准备工作,目前岛内“台独”活动已至极端的地步,由各个单独的行动发展成有一定规模的群众  相似文献   

9.
8月5日晚,全非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在约翰内斯堡召开临时大会,抨击陈水扁“一边一国论”及其危害。全非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黄裴元在约堡主持该会临时会议,就陈水扁8月3日在日本东京公然声称“台湾跟对岸中国一边一国”,鼓吹要用“公民投票”方  相似文献   

10.
台湾现有的以国民党为主体的上层权力体系,是以现行“宪法”和《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为法律基础,由象征性的“宪政”体制与实质性的“戡乱”体制相结合的产物。由于这一体系本身建立于“戡乱”体制之上,因而构成这一体系的台湾各高层机构,其权力基础也是“戡乱”体制。随着“临时条款”的终止,台湾的“戡乱”体制将迅速崩解并由“宪政”体制替代。这必然会引起上层各权力机构的重新定位,并通过各自权力的或消或长和相互之间的权力位移,导致上层权力体系的变化。本文即就此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总统”特权削弱,“行政院”实权扩张,“总统”与“行政院”之间以“府”领“院”的格局将不复存在,而代之以“院”前“府”后的新局面。按照台湾“宪法”规定,“行政院”享有:①决策权。制订施政方针与重要政策,并具  相似文献   

11.
3月24日,始于去年下半年,耗费巨资,由李登辉—手导演的所谓台湾“总统”“直接民选”和“国民大会代表”选举闹剧正式落幕。台湾当局领导人产生方式突然变更,有一定的客观因素,但更主要的在于李登辉的个人野心。 “总统”直选的背景 蒋介石集团退踞台湾后,在美国反华势力的庇护下,一直依靠伪“法统”而苟延残喘。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尤其足台湾岛内局势的变化,其“法统”日益受  相似文献   

12.
李振广 《台声》2009,(4):38-39
自2008年下台以来,民进党不仅在政治上跌入低谷,经费上捉襟见肘,而且党员人数下降,派系整合困难重重,发展方向依然混沌不明。在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作为台湾政坛上的在野党,无论是下乡做秀,还是高高在上召开所谓“民间国是会议”;无论是走街头路线,或是走“议会路线”,民进党的政治声势依然没有任何起色。陈水扁的贪污腐败案更让民进党背上了沉重的道德包袱和政治包袱。  相似文献   

13.
“宪法一中”是指依据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即“中华民国”。国民党在退踞台湾后一直坚持“宪法一中”的立场。在四次修改《临时条款》和七次增修“中华民国宪法”后,“宪法一中”的核心立场仍然未变,但增加了“一国两区”等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14.
在大陆发动的海内外反“台独”强大声威的震慑下,11月28日凌晨,台湾“立法院”三读通过的所谓“公民投票法”(简称“公投法”),排除了岛内“急独”势力提出的“急独公投”条款,暂时缓解了海峡两岸一触即发的危机。然而,“公投法”中的法律漏洞,特别是民进党提出的所谓“防卫性公投”条款的通过,给日后“台独”分裂活动制造了法源依据,提供了操作空间,从而给未来两岸关系和东亚地区的稳定和平潜伏了新的危机,留下了很大的隐患。果然,  相似文献   

15.
新闻闪回     
<正>中国国民党正式决定推动罢免陈水扁6月7日,中国国民党在台北召开中常会,通过推动罢免陈水扁案,决定在拟于近期召开的台湾“立法院”临时会上正式推动罢免陈水扁。此前,国民党“立法院”党团召开了党团大会,与会的59位国民党籍“立法委员”一致支持将罢免陈水扁案列为“立法院”临时会第一案,同时决定向“立法院”议事处补送40位党籍  相似文献   

16.
台湾当局4月30日宣布终止了本来就非法的“动员戡乱时期”,废除了早就应该废除的《临时条款》。这一举动虽然同台湾当局许多政策动作一样“慢半拍”,但仍不失为理智之举。这是台湾政局矛盾发展之使然。换言之,是台湾当局为摆脱当前“宪政”危机日益加深的需要,而并不是为了主动改善海峡两岸关系.不过,它在客观上,却对两岸关系产生重要影响。随着“戡乱期”的终止,海峡两岸关系将从长期以来的“军事对峙”状态转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新的阶段,按照台湾当局的提法,是“和平、对等、互惠”的关系。可是,  相似文献   

17.
“台独“分裂势力制造文化认同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平 《两岸关系》2003,(6):17-18
近几年来,台湾的“台 独”分裂势力制造一 场越演越烈的文化认同危机。它否认台湾同大陆的历史、文化和种族血缘上的联系,声称台湾具有独特的文化,甚至种族(族群)特征的政治实体,极端“台独分子”甚至否认自己是中国人,提出“台湾国”的口号。为什么近年来的台湾会出现文化认同危机呢?  相似文献   

18.
由李登辉主导的“国是会议”,于1990年7月4日闭幕3个月之后,10月7日,“国家统一委员会”又在李登辉主持下匆匆登场。3个月前,李登辉广泛邀请海内外持台独观点的人士参加“国是会议”,并积极联手民进党主流派,在“国是会议”上把国家统一问题搁置起来。可是在3个月后,李登辉却又举起“统一”大旗,在总统府设立“国统会”,前后判若二人。他为什么会有这般大转弯?李登辉到底为什么要设立“国统会”?应该如何看待“国统会”?  相似文献   

19.
台湾当局今年4月通过了“宪法增修条文”,并决定在明年初进一步修改“宪法”。本文就此作一些探讨,求教于大家。一、修宪的原因台湾当局“修宪”的直接原因是内部政治斗争所引发的政治资源再分配和人民对民主政治的迫切要求。蒋经国逝世以后,强人已去,原“动戡体制”所维系的“权威主义体制”走向瓦解,国民党内部、民进党为代表的反对党以及台湾人民都提出终止“动员战乱时期”废止《临时条款》,进行“宪政改革”、落实“民主政治”的强烈要求。台湾当局不得不放弃以往以“充实中央民意机构”和修改《临时条  相似文献   

20.
《两岸关系》2015,(2):32-33
<正>台湾《中国时报》2015年1月9日发表社论说,"太阳花学运"和"九合一"大选后,"两岸关系怎么办?"是很多人心中的大哉问。今年上半年以某种形式召开"国是会议"似乎已成定局,如果召开两岸关系应该会是重要议题,面对即将到来的"总统"大选,两岸关系更是民进党与国民党不容闪躲、无法回避的课题,而大陆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