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在谈到过去一年贵州省政研会的重头工作时,孟麟秘书长引用了一句《论语》中的话。他告诉记者,2014年开始,贵州省政研会充分发挥政研会系统覆盖面广、成员数量多、动员力度大的优势,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工作主线,广泛开展"五进五促"宣传教育,就是希望各地、各行业能自觉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其他领域工作统筹起来,以学雷锋志愿服务、孝敬教育、诚信教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三个层面的"倡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电视媒体承担着重大的历史责任。电视媒体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渠道,在促进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丰仕琪 《求知》2014,(3):44-46
<正>法治是我们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的十八大报告不仅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了集中阐述,还特别提到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写入党代会的报告,是对依法治国基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28)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内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中央高度重视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党校学员价值观教育是当前加强党校思想意识形态建设和推进干部培训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一个思想理论教育与干部党性教育实践相结合的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正>重庆市合川区以道德文化建设、道德实践行动、道德典型评选、道德机制固化为抓手,大力实施"德润工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良好社会风尚。注重宣传教育以"三种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分别在机关干部、普通市民、工商企业界人士中开展道德教化和核心价值观培育。一是建设"清新从政文化"纯洁政风。编发政德读本,开展政德论坛,组织政德演讲,撰写政德美文,建设机关文化墙,提炼服务品牌  相似文献   

6.
将法治中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建设,是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强国的必然选择。在价值基础层面,法治中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政治基础、发展理念和社会价值方面具有通约性,为二者的融合提供了理论上的互通基础。在耦合机理层面,围绕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三位一体架构,具体展开法治中国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耦合对接,实现内容体系上的相互涵养与功能互补。在实践路径层面,从主体规范和社会培育两个角度,探讨法治中国建设如何吸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夯实其文化根基与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7.
将法治中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建设,是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强国的必然选择。在价值基础层面,法治中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政治基础、发展理念和社会价值方面具有通约性,为二者的融合提供了理论上的互通基础。在耦合机理层面,围绕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三位一体架构,具体展开法治中国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耦合对接,实现内容体系上的相互涵养与功能互补。在实践路径层面,从主体规范和社会培育两个角度,探讨法治中国建设如何吸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夯实其文化根基与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山东省坚持以建立"善行义举四德榜"为突破口,深入实施四德工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找到重要载体。一榜虽小,牵动全盘。实践中,我们以"榜"为引领,着力在融入贯穿上下功夫,推动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人人可为、人人必为、人人受益。特别是全国"善行义举四德榜"现场会后,我们更加注重从青少年抓起融入学校教育,创新编写了道德读本,广泛开展读书教育活动,使枯燥的数理化有  相似文献   

9.
当下,对成为社会热议和理论研究关键词的"法治思维",人们各有不同的界定。而法治思维是以"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治国方略为前提,顺应我国法治发展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现状提出的,其主体应是针对全社会和全体公民的;法治思维应以人民主权以及与之相关的权力保障与权力限制、法律至上等核心概念为基础;法治思维的形成,有赖于法律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需要伦理道德作为基础支撑。从其伦理意蕴出发,探  相似文献   

11.
<正>扬州现有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0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示范基地13家。近年来,扬州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各类宣传教育资源,不断丰富展陈内容和活动形式,积极创新展示载体手段,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唱响新时代爱国奉献  相似文献   

12.
《求知》2015,(8)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和要求,为我们做好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在我国正经历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和各种价值观、社会思潮纷繁  相似文献   

13.
供给侧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改革发展的新常态,也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新理念和新思路。高校应当树立"供给侧"改革思维,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话语、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环境等方面进行"结构性"改革,以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供给"转型升级,不断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4.
《行政论坛》2017,(6):19-23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法治建设的新征程。法治政府的建设与法治政府伦理观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二者的良性互动,当促成政府法治水平与社会伦理及治政伦理水平的提高,从而为新时期法治建设的全面推进提供了新的动力;而二者的非良性互动,则会对双方的存在、变迁,产生恶劣的影响,乃至造成有害的后果。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进程中,必须特别提出伦理思想的创新发展问题,即,进一步大力弘扬、落实宣传已久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进一步大力弘扬、落实业已宣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以指导、考察法治政府的建设。立德与立法同行、法治与德治并举,是法治政府伦理抉择的重要创新。  相似文献   

15.
<正>淮安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着力抓好党员干部、公众人物、先进典型、青少年学生、部门行业等重点群体"五唱"活动,有效带动了全社会大合唱。开展党员干部"领唱"活动。围绕"学习伟人周恩来,崛起江淮作表率"这一主题,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有市场经济道德的意涵,又带有我国传统政治文化和社会主义的性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法治是相互支持、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社会主义法治为实现保障,依法治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17.
法治治安是指以人民大众为主导,以公安机关的治安管理活动为对象,以法律为依据,以实现人民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为目的的治理方法、过程和目标,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体现。法治治安的构成要素由形式要素、理念要素、价值要素、制度要素和组织要素五部分组成。形式要素的核心为治安法律之完备,理念要素的核心为法律至上,价值要素的核心为人权保障,制度要素的核心为权力制约,组织要素的核心为警察专业化。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中国建设银行开展"员工故事宣传教育活动",全面展示基层员工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鲜活素材。大家普遍反映,这项活动抓住了宣传教育的切入点和员工的兴奋点,小故事发挥大能量,小角色诠释大主题,成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次成功实践。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始终用主旋律和正能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人本法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加利  于钦明 《学理论》2008,(22):63-64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又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培养优秀接班人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念",坚持依法治校,才能营造"人本法治,校园和谐"的良好法治氛围。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6,(10)
哈贝马斯交往理论为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提供了新视角。教育者与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构成交往关系,遵循主体间性原则,充分肯定、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和作用,通过平等对话,运用有效的语言表达,围绕社会现实生活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教育者的价值引导下,让学生在生活世界中展开自我经验、自我反思、自我选择、自我构建,从而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达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