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与“两型”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明  刘镇江  肖祥敏 《前沿》2009,(4):100-103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内涵极为丰富,强调人类与大自然应和谐共处,人的活动不能违背自然生态的运行规律,重视自然资源的保护。当前,在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困扰着全人类的情况下,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越来越显示出对人类生态实践的巨大意义,我们应从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中汲取营养,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理论方面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新东方》2020,(3)
海南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是海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千百年来海南少数民族人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念。生态优势是海南永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传承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有利于强化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有助于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有益于拓展、推进海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传承创新海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伦理思想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一是高校有关科研人员要加强对海南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的研究和梳理;二是政府要重视并制定有效措施保护海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发展的物质形态和观念习俗;三是少数民族要增强传承创新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智慧。儒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其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是生态伦理思想的行为规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4.
在西方生态伦理思想的兴起与发展过程中,呈现着一个受东方思想熏陶的历史过程,而发掘并引入东方文明的精神资源,向佛教思想的转向,更是西方生态伦理思想的一个重要的趋势。佛教思想深化了西方生态伦理思想;同时,佛教中各种各样的生态实践活动也是西方生态伦理实践的方法论资源之一。由此显现出西方生态伦理思想对佛教思想的吸纳与受容,显现佛教思想对西方生态伦理思想理论与实践方法论的补充、深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家和佛教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道教用道法自然、以无用之用阐释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万物的价值,并形成了寡欲节用的消费观及贵生戒杀的伦理规范;儒家思想的天人合一、民胞物与、应时而中及圣王之制等思想反映出其生态伦理的精神旨归、文化关怀、行为规范和资源立法等;佛教以众生平等作为其核心价值,并用依正不二来确立生态责任,追求圆融无碍的终极目标。传统生态伦理思想能够为现代生态伦理学提供精神养料,并成为建设现代中国生态文明的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6.
倪慧芳  李韬 《思想战线》2001,27(6):40-43
生态伦理有其深厚的文化渊源,人类在初始时期就具有了朴素的生态伦理意识,在世界四大宗教以及中国儒道哲学中都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马克思关于"自然-人-社会"辩证关系的理论不但与生态伦理学具有一致的旨趣,而且还为当代生态伦理学的良性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和正确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7.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彦泉 《前沿》2002,(2):73-77
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内涵十分丰富 ,强调人类与大自然应和谐共处 ,人的活动不能违背自然生态的运行规律 ,重视自然资源的保护。今天 ,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困扰着全人类。我们应认真反思儒家生态伦理思想 ,从中吸取思想营养 ,为现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思维方面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伦理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伦理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地分析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伦理思想,对于深化我们对环境问题的理论认识,指导环境保护的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生态环境作为问题是在工业文明后才被确认的,但环境破坏的活动却自人猿揖别之后一直存在;生态伦理对策的提出是当代的事,中西生态伦理思想的创见建立在先人改造环境、对待生态的实践基础上,深受各自历史文化影响。对比中西生态伦理观异同,是构建当代新型生态伦理观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生态伦理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屯堡文化蕴含了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以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鲍屯村为研究对象,探究鲍屯村的神榜、村落选址、房屋建筑、山林河道旁的碑文、古水利工程等文化事项及其所体现出的生态伦理思想,并思考屯堡生态伦理思想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与我国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具有本质上的内在一致性,深入研究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能够为我国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思想借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化场域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生态伦理思想只有与文化场域契合才能在现实中得到发展。西方生态伦理建设进程中成功地利用了以宗教为特质的文化场域,使西方生态伦理思想得到迅速传播,推动了西方民间环保运动的蓬勃发展。中国生态伦理建设因简单套用西方的话语体系,难以与中国文化场域对接,导致中国生态伦理思想在走向现实的过程中受阻。中国文化场域的核心要素是历史唯物主义,生态伦理建设必须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实现对接。  相似文献   

13.
曹燕丽 《新东方》2011,(2):53-56
生态民生,就是从生态层面来关注人民生计。将其作为一个历久弥新的民生视角,笔者从思想渊源、理论奠基、现实依据三个方面来论述生态民生存在的历史跨度与当代价值。中国传统的生态伦理思想是对生态民生的最早诠释,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是对生态民生的理论奠基,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生态困境是对生态民生的现实召唤。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生态文明责任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核,包含历史向度、理论向度、实践向度和价值向度.历史向度体现为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自然观的继承发展、对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智慧的现代转化、对中国共产党人生态治理思想的创造性升华和对习近平总书记从政以来生态实践探索的理论提升.理论向度体现在对生态文明责任的战略定位、三维内涵、目标体系、主体构架、制度保障的全面阐释.实践向度是通过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系统综合治理、大力培育生态文化,强化生态文明责任担当、践行实效、高效落实和责任意识.价值向度彰显为有助于加快人类文明绿色范式转型、推动中国共产党执政生态化、拓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视野、提升全球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5.
包斯日古楞  晓荣 《前沿》2009,(11):104-106
蒙古族生态伦理思想是从古代蒙古族所从事的游牧和狩猎的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本文从蒙古族的自然崇拜、习惯法中孕育的生态伦理思想入手,主要论述了继承和发扬蒙古族的珍爱生命,善待自然的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贺利平 《前沿》2014,(17):60-61
儒家生态伦理观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与现代生态文明观是一致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新构想。本文通过对儒家传统生态伦理思想内涵的分析,结合当代社会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从以生态文化建设为核心,制定严格的环境标准,确立健康消费观三个方面,来谈一下当前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7.
伊斯兰教生态伦理思想所体现出的善待生命的伦理情怀、合理利用大自然的节俭消费现、万物共存的理想境界等伦理智慧,是建构新生态伦理价值体系的有机内容;伊斯兰文化在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方面反映的强烈宇宙意识和生态情感,对强化生态保护意识,有效进行环境保护起到启发、示范和教育作用.探讨其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对环境保护来说无疑是一剂甘露.  相似文献   

18.
深层生态学的深层生态文化价值观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丽芹 《求索》2011,(1):133-134,118
深层生态学作为一种新兴的环境哲学,蕴涵了丰富的多元文化智慧。本文在深入探讨奈斯的深层生态伦理思想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其深层生态文化思想中的核心价值观:生态整体主义、生态平等主义以及深层生态文化价值的自我实现,并揭示了深层生态学的文化价值观对当代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价值维度的取向标准,它以传统伦理思想观念兴起为纽带,结合当今社会道德文化水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为当代中国道德发展提供了理论来源、思想基础和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李晓培 《前沿》2013,(15):54-58
在建设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以生态马克思主义为视角的高校社会服务积极借鉴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成果构建高校社会服务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批判“经济理性”,是高校社会服务的“生态理性”诉求;终结传统科技观,彰显了高校社会服务的科技伦理关怀;解构单向度的社会,体现了高校社会服务的社会关照;消解传统实践方式,展示了高校社会服务的实践情怀.探索高校社会服务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的可能性路径,以生态理念引导科技合作,实现科技成果绿色转化;以“双向度”视角审视科技,注重“绿色人才”培养;以日常生活批判的视角引领现代绿色生活方式,设立社区学院;以现代“绿色消费观”消解传统“消费观”,构建绿色消费文化输出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