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案例之一:起诉对方支付抚养费终胜诉 佳佳今年5周岁。2006年9月,其父何某与母亲徐某协议离婚,约定佳佳随母亲徐某生活并由其抚养,何某不支付抚育费。2009年3月,徐某以佳佳名义向法院起诉,以自己下岗无收入,难以维持佳佳生活、教育费用需要为由,要求何某给付抚育费。何某认为,双方在离婚协议书上已约定其不负担佳佳的抚育费,应按协议履行。  相似文献   

2.
夫妻感情破裂离婚后,子女只随一方生活,另一方因此而给付必要的抚育费.此后,由于种种原因,带孩子一方不愿再带孩子,或者未带孩子一方要求带孩子而诉至法院,法院将这一类案件的案由确定为:“改变抚养关系”.仔细想来,如此确定案由实则词不达意.抚养是指父母对子女的养育和生活上的照料.父母离异后,子女随一方生活而另一方给付必要的抚育费,事实上双方均在履行抚养子女的义务.子女无论随哪一方生活,父母都与子女给终保持着抚养关系.“改变抚养关系”则是指子女与父母一方的抚养关系的终止,与另一方建立新的抚养关系,显然,这种案由不能明确反映当事人所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我国婚姻法规定: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子女无论随父或母方生  相似文献   

3.
吕博 《法制与经济》2008,(19):46-47
女教师投毒害死继女和小叔子的女儿,由于怀孕,得以免死。两年后,该案又爆出新闻:为争两岁儿子抚养权,女教师的丈夫向法院起诉,要与在监狱服刑的妻子离婚,并请求儿子由自己抚养。双方亲属为争夺孩子抚养权,展开了激烈的大战。  相似文献   

4.
《四川审判》2002,(1):63-63
杨某于1995年5月与王某结婚,婚后生育一子。1996年6月,王某因盗窃被判处徒刑10年。1996年7月,杨某在外务工期间认识唐某并同居生活。1998年10月1日,杨某与唐某在唐某的户籍所在地登记结婚,并生育二子。2000年3月,杨某向法院起诉要求与王某离婚。在审理杨某起诉的离婚案过程中,唐某于2001年6月6日,以杨某隐瞒已结婚的事实为由,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要求依法追究杨某的重婚罪。在讨论过程中,对唐某是否享有刑事自诉权认识不一致,请予解答。  相似文献   

5.
简要案情 2002年,黄某(女)与杨某依法登记结婚,2003年4月,双方商量准备生孩子,2003年8月,黄某被确诊怀孕,但在2004年1月,黄某在杨某不知情的情况下堕胎,杨某知道后非常气愤,起诉到法院要求离婚并要求黄某补偿其生育权遭到侵害的损失。后经法院查明,黄某并不想离婚,她之所以堕胎,是因为她觉得自己还年轻,可以轻松生活几年后怀孕,没有与杨某商量是因为怕杨某反对。  相似文献   

6.
魏峰 《特区法坛》2007,(6):46-46
案情简介 1994年2月1日李男起诉赵女离婚,在法院的主持下,双方达成离婚协议,内容为:1、双方自愿离婚;2、夫妻共同财产包括房屋三间、橡胶树400株归赵女所有,债务1600元由李男负责偿还,摩托车一辆归李男所有;3、两个孩子均由赵女直接抚养,李男每年支付子女抚养费2000元直到孩子成年。双方均在调解协议上签字。法院经过审查后,认为该调解协议的内容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识表示,又不违反法律的规定,便依法制作出民事调解书,对协议的内容予以确认。  相似文献   

7.
《江淮法治》2011,(12):52-52
编辑同志:不久前.我与刘某协商订立了离婚协议.协议书的内容如下:双方因性格不合感情破裂协议离婚:孩子由我抚养并承担抚养费用,刘某不承担抚养费用;现有一套住房归我所有,其他财产全部作为抚养费交我保管使用。协议内容是我们双方商定的.也都签了字.可是第二天刘某就反悔了,不愿去民政局登记离婚.理由是这个协议对他不公平。请问,我可以持这份离婚协议书到法院起诉,要求法院判他履行这份离婚协议书吗?  相似文献   

8.
2001年9月,刘某和杨某协议离婚,双方对夫妻财产、子女抚养权、探视权达成了协议。协议约定,其子刘风归刘某抚养并单独负担刘风的抚养费,但无权探视刘风。几个月以后,刘风因十分思念母亲杨某,遂要求与母亲见面,其父刘某以协议为由拒绝他与母亲杨某会面。此案的问题是,子女是否享有探视权?探视权是一种权利抑或也是一种义务?  相似文献   

9.
严浩 《法庭内外》2012,(12):62-62
日前,北京市通州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特殊的离婚案件。原告张某诉称,其与被告于2012年9月10日通过手机微信相识,相识7天即登记结婚,因双方婚前了解不够,性格差异较大等因素,现已无法继续共同生活,故起诉至法院,请求法院依法判决双方离婚。  相似文献   

10.
原告杨某(女)与被告和某(男)于1997年登记结婚,二人均系再婚,再婚后未生育子女。2005年10月28日,原告以婚后夫妻感情不好,双方多次因家庭琐事争吵导致夫妻感情破裂为由起诉至法院,要求与被告离婚,夫妻共同财产依法分割。被告以双方年龄均已较大(诉讼时原告61岁,被告71岁),生活需要人照顾,起初不同意离婚,但在诉讼中见对方离婚的态度坚定,后又同意离婚,但双方对财产分割产生很大争议。  相似文献   

11.
时下,颇为时髦的养育方式“混合抚养”越来越多地成为年轻父母的选择。这种既不影响工作,又能与孩子朝夕相处的抚养模式,确实弥补了其他抚养模式的缺陷。但来自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的一份报告显示,在法院的离婚案件中,“混合抚养”为家庭不和睦埋下了隐患。由于抚养者之间在如何抚养孩子的问题上存在种种矛盾,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 我与杨某因离婚问题向区法院起诉,经法院调解,我们俩人达成了离婚协议。当法院向杨某送达调解书时,杨却拒绝签收。请问,这个调解书是否有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13.
《人民调解》2007,(7):43-43
问:我去年11月向法院起诉与周某离婚。法院于今年1月底判决准予离婚,儿子随周某生活,我每周可带儿子回来团聚一天。由于双方都没有上诉.判决已生效。可周某在我带儿子回来一次后.就以种种借口阻止我探望儿子,令我十分痛苦。请问,我能否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责令周某履行协助探望义务?  相似文献   

14.
为他人抚养孩子13年 起诉不忠妻获赔6万元 抚养了13年的女儿经医学鉴定竟然和自己没有亲生血缘关系,认为受到妻子孙晓俐欺骗的李志伟向法院起诉离婚,并向对方索赔精神损害和经济赔偿20万元.日前,江苏省宿迁市中级法院作出终审判决,认为孙晓俐未能履行夫妻间互相忠实的义务,李志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与孙共同抚养女儿近13年,孙晓俐的过错给李志伟造成一定的精神损害,侵害其人格尊严,应赔偿抚养费4万元和赔偿精神抚慰金2万元.  相似文献   

15.
《法庭内外》2010,(4):59-60
法官:我与前夫于2009年1月协议离婚时,因前夫表示原意抚养我们5岁的女儿,只要夫妻共同财产全部归其所有,日后不会向我索要任何抚养、教育费用。于是,我当即放弃了自己可分得的价值十余万元的财产,但未写明财产折抵抚养费用。谁知,两个月前,前夫却在已经得到我的财产份额的情况下,否认此前的约定,起诉要我按月给付抚养费。法院的判决竞也支持了前夫的诉讼请求。请问,这到底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16.
[基本案情]唐某与翁某原系夫妻关系,双方于2004年3月6日在重庆市登记结婚。因感情不和,唐某于2007年6月2日向法院起诉离婚,法院于2008年3月1日作出判决准许双方离婚。2006年4月,双方共同出资在重庆市购买商品房一套,价值18万元。2007年5月9日,翁某父亲翁某林以翁某向其借款买房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翁某归还借款6万元,并出具翁某书写的借条一张。人民法院当日  相似文献   

17.
协议离婚适用的前提是夫妻双方对离婚的"善后事宜"完全达成一致,即双方对同意离婚、子女抚养权、财产及债权债务的分割等事项完全达成一致。其中任何一项存在分歧,均无法协议离婚,须到法院起诉,通过诉讼程序解决。  相似文献   

18.
法律咨询     
对离婚后又同居生活的应如何处理四川省彭山县曾祥兴问:我战友郭某与其妻结婚后生育一子,后因夫妻感情破裂而在民政部门办理了离婚登记手续。离婚时双方商议孩子由女方抚养。不久,由于女方对孩子无抚养能力,为抚养孩子,男女双方又共同生活在一起,但没有办理复婚登记手续。现在,尽管孩子已长大成人并参加了工作,但男女双方仍无感情,已分道扬镇。请问:对这种情况应如何处理?他们是否还需办理“离婚”登记手续?本刊法律部答:首先,必须指出的是,夫妻离婚后就不再是夫妻了。离婚后在未履材复婚登记手续的情况下双方即同居生活的作…  相似文献   

19.
法律咨询     
法律咨询六个月后仍可向法院起诉来信我系山区中学教师,1986年与县城一女青年结婚,有一女孩。由于夫妻性格不合,经常闹别扭,致使矛盾激化,感情破裂。从1993年下半年以来,双方不相往来。为了解除此不幸婚姻,我向她所在地的县法院起诉要求离婚,但她不同意,...  相似文献   

20.
叶振林 《江淮法治》2013,(12):35-35
日前,泾县法院法官前往上海市宝山监狱开庭审理了一起离婚纠纷,被告杨某与原告卜某在狱中经过法官的调解达成了离婚协议。2003年上半年,卜某与杨某在上海打工时相识,双方建立恋爱关系后于2004年上半年开始同居,次年9月两人登记结婚后于12月生育一女。双方婚后经常争吵。2006年11月,杨某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2011年因其表现良好获假释,假释期间和卜某有过短暂的共同生活,但仍争吵不断。2012年3月,因杨桌在假释期间违法被重新收押,目前在宝山监狱服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