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解林彪之谜林彪生前乃至死去多年,仍然躲在一团神秘的迷雾之中。他的所作所为,黑白反差之大,令人目瞪口呆、不可思议。在许多人心目中,林彪已经成为“虚伪”、“阴谋”、“两面派”的化身。其实,林彪并非天生的两面派,甚至并非专事阿谀逢迎的人。和林彪共事几十年的聂荣臻元帅谈到建国以前的林彪时说:“我觉得他比较年轻,世故不多。”曾任毛泽东多年卫士长的李银桥也说:“我在毛泽东身边  相似文献   

2.
林彪,“四人帮”及其在江西的一伙,在宁冈县炮制的“反×救国军”假案,手段之残暴,真是骇人听闻;后果之严重,确实触目惊心!它必将激起我们广大司法干警对林彪、“四人帮”更加同仇敌忾!这个假案深刻地说明:我们同林彪、“四人帮”之间的斗争就是革命与反革命之间的你死我活的阶级大搏斗。我们一定要坚决遵照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部署,把揭批林彪,“四人帮”的斗争进行到底。对于在林彪、“四人帮”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干扰和破坏下造成的“三类案件”和其他冤案、假案、错案,一定要抓紧做好复查和处理工作,认真落实党的政策。  相似文献   

3.
一九七○年八月,党的九届二中全会粉碎了林彪反党集团的反革命政变阴谋。在此以后,林彪一伙变本加厉,加紧抢班夺权。他们一方面躲在阴暗的角落里,密谋炮制反革命武装政变计划《“571工程”纪要》,“加快、提前”实现其反革命武装政变;一方面叫嚷要“掌握舆论工具,开展政治攻势”,为林彪篡党夺权呼号鼓噪。反党小册子《认真学习两条路线斗争史》(以下简称《路线史》)的出笼,就是林彪反党集团策划反革命政变阴谋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本小册子,在江苏,以省革委会政工组宣传组的名义,于一九七一年五月翻印了十七万六千五百册,散发给省级机关、各高等学校以及地、市、县干部,流毒甚广,  相似文献   

4.
在一个充满阳光的日子里,我们来到楚成瑞老人的家。楚老今年71岁,已离休多年,但思维仍然很清晰,记忆力相当好,说起话来底气很足,健谈而又风趣。老人祖籍山东掖县,早年随家人闯关东来到辽宁大连,1945年在营口参加东北人民自治军,参军第三年就成为赫赫有名的四野统帅林彪的司机。林彪坐着他的车,从关外打进关内,从北平南下开封,然后又挺进汉口。1950年春,在鲜花的簇拥下,他与林彪的“座骑”一同回到北京。后来,由于林彪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乘车的时间少了,他就由司机改做了林彪的内勤,为重病中的林彪又服务了两年多。我们在一起聊起了那段什么味儿都有的岁月。  相似文献   

5.
纪东 《政府法制》2010,(4):33-33
1973年前后,周恩来三次受到了毛泽东的批评。而“四人帮”也借着这个机会,对周恩来进行了很密集的围攻。 我只有一次听到周恩来用了“国骂”。事情是关于到底林彪他们是“极左”还是“极右”?因为当时周恩来支持一个看法,就是认为林彪他们是“极左”,所以要清除“极左”势力。但是“四人帮”说林彪不是“极左”,是“极右”,反过来批评周恩来清除“极左”的做法。  相似文献   

6.
1971年秋,林彪命归大漠。蒋经国向蒋介石报告说发现了一份关于林彪的档案,是戴笠在西安与林彪那次秘密谈话的书面资料,但已经在绝密档案中尘封了几十年,蒋介石戴着花镜仔细地看完这份记录后,面色发青,双手颤抖不已,连连叹息道:“雨农(戴笠字)误我大事啊!”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锦西县南票人民法庭是一九六二年建立的,一九六四年经辽宁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授予“人民法庭的一面红旗”的光荣称号。文化大革命中,在林彪、“四人帮”的极左路线的破坏下,把这个法庭当作“黑典型”砸烂了,于部也被赶走了。粉碎“四  相似文献   

8.
民主与专政的关系问题是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要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就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这一问题。多年来曲于林彪、“四人帮”在这一问题上制造了许多混乱,直到今天,有些人还错误地认为林彪、“四人帮”是只要“专政”不要“民主”,而我们强调要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则似乎是意味着不要对敌专  相似文献   

9.
陈寿图同志,一位英勇无畏的公安战士,因为反对林彪、“四人帮”而被冤杀,这是令人非常痛心的损失!陈寿图同志原系福建省福清县城头公社公安特派员,一九七○年二月二十七日因反对林彪、“四人帮”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极左路线,而被以现行反革命罪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时年四十七岁。经过复查,纯属冤案。现在已经彻底平反昭雪。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法学三十年一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十年来,我国法学战线上经历了一段极其坎坷曲折的道路。在经过林彪、“四人帮”制造的十年政治浩劫之后,痛定思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  相似文献   

11.
大庆中级人民法院从一九七三年恢复以来,在大庆党委和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的领导下,发扬大庆会战的光荣传统,坚持同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作斗争,在抓好现行案件的同时,积极组织力量,认  相似文献   

12.
为了认真贯彻全国、全省人民司法工作会议精神,根据中央和省、市委指示,加强领导,组织专门力量,抓紧了“三类案件”的复查处理工作。通过初步排队,从一九六七年至一九七六年判决的刑事案件中,发现因反林彪、“四人帮”和为邓副主席被诬陷鸣不平而判处的“三类案件”  相似文献   

13.
前几年,在“四人帮”的帽子工厂里,炮制了一种政治帽子,叫做“复旧回潮”。“四人帮”拿着这顶帽子到处乱扣。钢铁生产回升,叫“复旧回潮”;火车安全正点,叫“复旧回潮”;学校整顿课堂秩序、戏剧电影开放一些节目,都叫“复旧回潮”。司法战线一直是林彪、“四人帮”拚命争夺的阵地,自然难于幸免。当时,各地人民法  相似文献   

14.
季路 《政府法制》2013,(14):26-27
1946年,“五个月内,打垮共军!” 这一年(1946年)的5月5日.国民党政府“还都”南京,万众欢腾。蒋抵南京不久,即飞去东北督战。5月19日,圜军攻占四平,林彪率部北撤;5月23日,国军攻占长春,在东北战场取得暂时胜利。  相似文献   

15.
一九六九年,在林彪“以人划线”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和破坏下,一部分干部和群众被推到“错误路线”一边,有的干部、群众被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四人帮”颠倒敌我关系,倒转专政矛头,制造了许多冤案,周继贵案就是二个典型的例子。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沉冤得昭雪,受害的革命群众得解放。  相似文献   

16.
赣南医专教员陈耀庭、谢聚璋(女),因在“文化大革命”初期,敢于挺身而出,公开地揭露“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劫难,为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从中央到地方遭受迫害的党政军领导同志鸣不平,揭发和批判林彪、江青一伙的罪行,而先后于一九六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和一九六八年二月十一日  相似文献   

17.
文摘     
毛主席烧了 林彪的第一号令 1969年10月17日,林彪背着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以“加强战备,防止敌人突然袭击”为由,擅自发布了“林副主席指示第一个号令”。黄永胜等人于18日将此令迅速下达全军,使全军进入紧急战备状态。 10月19日,林彪采用电话记录方式,以急件传阅报告毛主席。 他们先送交周恩来总理阅,周总理阅后指示:请主席阅。 我拿此急件送给主席看,毛主席看后,一脸不高兴的样子,对我说:“烧掉。”我以为主席是让我拿去烧了,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主席自己拿起火柴一划,把传阅件点着,给烧了。接着,他又拿起传阅件的信封又要烧,我赶紧对主席说:“主席,不能烧,你都烧了,以后查问起来,我无法交代。留下这个信封上面还有传阅件的编号,你不要烧了。”  相似文献   

18.
揭批“四人邦”的第三个战役,把“文艺黑线专政”论,押上了历史的审判台。所谓“文艺黑线专政”论,是一九六六年二月江青伙同林彪等人炮制出笼的。一九六七年一月,姚文元在一篇长达两万五千字的黑文中大肆进行鼓吹。黑文说:“全国解放以来”,是“全面的修正主义路线”“统治中国的文艺界”,是“资产阶级贵族老爷”“专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这条“全面的修正主义路线”,就是“一条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文  相似文献   

19.
一九七三年法院恢复以后,天津市司法干警中有百分之五十九是文化大革命以后从事司法工作的。新手多、业务生疏的问题很突出,迫切需要加强业务教育。但是,当时林彪、“四人帮”宣扬“抓业务就是不突出政治”、“就是复旧”,因此使人不敢抓业务,更不可能开展业务教育。  相似文献   

20.
一、初到秦城监狱 1973年,经刘复之副部长和有关领导商量,摘掉董玉峰同志头上的“黑帮”帽子,安排董玉峰到预审组任副组长,主管预审业务和秦城监狱的工作。 秦城监狱的前身是国民党北平第二模范监狱,地址在德胜门外功德林一号,所以也称谓“功德林”监狱。 在文革期间,这所监狱被林彪“四人帮”利用,关押了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