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遵照这个命令,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以摧枯拉朽之势解放了长江以南大片土地。为了适应新解放区的工作,党中央决定从华北等解放区抽调大批干部南下,参与新解放区的政权接管和恢复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2.
关于民建工作的"对话" 1949年2月,黄炎培在地下党的帮助下,逃脱了国民党特务的严密监视,潜离上海经香港转赴解放区,继而于当年3月25日平安到达解放了的北平,展开了他生命史上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3.
正1949年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告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挥师南下。南方进军除解放湘、鄂、赣等省外,还必须接管新解放的城市和地区,及时开展新区工作,执行工作队任务,因此,急需大批干部。1949年2月15日,林彪、罗荣桓、谭政、陶铸请示中共中央:请允许在北平市委和天津市委统一计划之内,直接吸收1万名青年学生随军南下。17日,中共中央批复同意。四野遵照中共中央17日复电,定出了在平津地区招收万名学生参军的办法,并于24日呈报中央。办法决定在平津两市动员7000名初中以上学生,另3000人为技术工人、职员及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4.
正鼎力建校1948年5月17日,临汾战役取得胜利,晋南全境解放。晋冀鲁豫和陕甘宁两大解放区从此连成一片。1948年9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提出:"夺取全国政权的任务,要求我党迅速地、有计划地训练大批的能够管理军事、政治、经济、党务、文化教育等项工作的干部。"根据中央指示,10月19日,贺龙在晋绥文艺界纪念鲁迅先生逝世12周年座谈会上宣告:"西北局决定,为适应新形势  相似文献   

5.
南下工作团(以下简称“南工团”)是在人民解放战争三大战役取得完全胜利,中共中央抓紧部署继续完成夺取全国政权的任务的时刻,为了培训安排青年知识分子干部随军南下,参加解放和接管长江以南地区,开展新解放区城乡工作而成立的。这是我党为夺取全国政权准备干部的战略措施的一个组成部分。 早在1948年9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会议(即“九月会议”)强调指出:“夺取全国政权的任务,要求我党迅速地有计划地训练大批的能够管理军事、政治、经济、党务、文化教育等项工作的干  相似文献   

6.
1949年7月,华北地区大部解放,河北境内解放区连成一片.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推进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及支援全国的解放战争,中共中央决定恢复河北省建制,随后,华北人民政府发出了调整行政区划的一五0号通令.通令决定,撤销原各根据地性质的区划,恢复河北省建制,省会驻保定.7月12日、8月1日,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政府相继在保定成立.  相似文献   

7.
1949年3月1日,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即将召开、新中国建国方略即将确定之际,中共河南省委在开封宣告成立。5月10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成立。至此,河南省黄河以南豫皖苏、鄂豫、豫西、桐柏各解放区实现了统一(豫北地区暂归冀鲁豫等解放区管辖)。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华夏儿女“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百年企盼终于梦圆。  相似文献   

8.
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胜利结束后,在"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战斗号令下,我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迅速集结长江北岸,准备随时渡江作战.为了解放战争的需要,党中央决定从全国老解放区抽调大批干部随军南下,对广大新区进行接管工作.  相似文献   

9.
1949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战略决战的胜利。国共和谈破裂后,毛泽东、朱德命令向全国进军。夺取全国胜利,指日可待。 在解放战争胜利发展的形势下,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相继建立鄂豫、江汉、桐柏、陕南等解放区。中共湖北省工委(后改为中共武汉地下市委)积极开辟第二战线的工作,发动和领导人民群众开展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争和平的运动,并积极开展统一战线等工作。 在湖北全境即将解放的形势下,1949年2月,中共中央决定组建中共湖北省委,  相似文献   

10.
解放战争后期的三大战役结束,标志着中国革命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以后的军事活动,主要是解放江南广大地区。面对迅速扩大的解放区和新解放的城市,后方机关还要迅速做好整合工作,以巩固既得战果,更好地配合前线作战。其中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如何尽快接管和改造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官营和私营报纸,使之立即结束对反动舆论的传播,尽快成为人民政权的喉舌。一、北平和平解放后,中国共产党组织出版的几份新报1949年1月31日,北平宣布和平解放,这是震惊中外的大事。中共中央对接收北平的工作十分重视,早在双方谈判期间就已做好准备,一方面组建北平市…  相似文献   

11.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毛泽东将此称为"北平方式".2月5日,周恩来签发了中共中央给上海局的一份电报,要求做好工作,争取各大城市,首先是长江流域各大城市按照"北平方式"和平解决.3月31日,渡江战役总前委在安徽蚌埠南郊孙家圩子召开会议,制定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4月3日获中共中央批准.  相似文献   

12.
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结束和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前夕,毛泽东发表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号召.为响应党的召唤,由太行、太岳两个老解放区选调4000多名干部组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随军南下,解放福建.当时,除地县级以上领导干部有些是30岁以上的外,绝大多数干部都是20多岁的青年.我当时只有26岁.忆往昔,记忆犹新,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3.
正1948年底解放战争近尾声之际,为接管、巩固新解放地区政权,支援南方广大新解放区建设,中共中央决定,抽调大批党政干部随军南下。根据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山西抽调数万名干部南下支援全国解放、接管政权,分别是:太行、太岳抽调4000余名干部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南下福建,晋绥抽调4000余名干部组成西北入川工作团前往四川、西康,晋中区党委和太行区党委为主共抽调3000余名干部组成晋中南下工作团开赴湖南。于是,  相似文献   

14.
东北解放区在解放战争时期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它虽是在日本投降和抗战胜利后建立起来的新解放区,却是全国五大战略区最早实现全境解放的地区。一般地说,在中国革命根据地上进行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工作,人们并不熟悉。特殊地说,东北解放区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工作,是在中共中央和东北局的领导下,在陈云、李富春、林枫、叶季壮、王首道、顾卓新、邵式平、吕东、陈郁、王鹤寿等同志的指导下,经过广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是新中国诞生前夕,中共华北局执行党中央、毛主席"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战略部署,从太行、太岳两个老解放区选调4000多名干部组成进军福建的一支干部队伍。1949年4月长江支队干部远离家乡亲人,冒着枪林弹雨,从北到南,踏上了南下的征途。起初党中央把接管沪宁杭地区的任务交给长江支队,后因中央决定提前解放福建,并准备解放台湾,长江支队干部又听从党的召唤,踏上了解放福建、接管福建、建设福建的艰苦历程。  相似文献   

16.
正西柏坡,毛泽东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同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踏上进京"赶考"的新征程。对此,毛泽东说,党中央进北  相似文献   

17.
何明 《学习导报》2011,(10):33-34
中南海的新主人1949年,中国革命胜利在即,关于共和国的都城问题,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决定放弃南京,建都北平(今北京)。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北平和平解放。这座古城迎来了自由民主的春天。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中共中央决定进驻北平。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向北平进发。  相似文献   

18.
1949年,福州刚解放,中共福建省委为培养造就新解放区干部队伍,决定立即创办延安抗大式干部学校--福建人民革命大学,动员福州各大中院校学生参加,同时登报向全省招收.几千名有志知识青年不顾国民党反动派的造谣破坏,毅然离校、离家前来报名投身革命,经测试招收了3000名学员,学习"社会发展史"、"形势与任务"、"为人民服务"等马列主义、毛泽东著作,以端正革命动机,坚定工人阶级的立场,树立到革命最需要、最艰苦的地方去的决心.  相似文献   

19.
1949年7月,华北地区大部解放,河北境内解放区连成一片。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推进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及支援全国的解放战争,中共中央决定恢复河北省建制,随后,华北人民政府发出了调整行政区划的一五0号通令。通令决定,撤销原各根据地性质的区划,恢复河北省建制,省会驻保定。7月12日、8月1日,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政府相继在保定成立。  相似文献   

20.
周艳芝 《党建》2021,(5):52-55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太行山东麓的平山县西柏坡办公,指挥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同志向全党发出了“两个务必”的号召.西柏坡成为党中央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