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防灾公园在地震灾害引发相关次生灾害时,具有防灾、避难、救援和重建等功能。2003年,我国建成了全国第一个防灾公园——北京市朝阳区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随后,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公园等防灾公园相继问世。公园成为近些年来为抗御严重灾害规划建设的避难疏散场所之一。日本作为地震多发频发国,格外重视公园绿地在地震等灾害中发挥的应急响应作用,本文对日本防灾公园建设实践经验进行介绍,并对我国防灾公园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北京市充分发挥首都宣传区位优势,全面提高本市人民防灾减灾意识,全力推进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全社会的风险防范意识和灾害应对能力,努力使防灾减灾工作直接面向全社会、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在今年"5·12"防灾减灾日活动周工作中,北京市紧紧围绕"减灾从社区做起"的主题,以学校为重点,以社区为基础,以媒体为依托,紧密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健全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体制”;《中央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必须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要强化灾害风险防范措施,加强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和治理,健全统筹协调体制,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因此,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是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4.
防灾减灾不是“防灾”“减灾”的简单相加,也不是均衡的二等分,而是一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意义的系统概念。它们结合在一起使用,与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UNISDR)中“减轻灾害风险”相似。在防灾减灾工作中,“防灾”是灾害发生之前的各种备灾活动,“减灾”是限制致灾因子的不利影响|“防灾”是灾前措施,“减灾”是最终目的。防灾减灾在灾害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灾害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防灾减灾。因此,防灾减灾在中国需要上升到国家战略,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充分发挥首都宣传区位优势,全面提高本市人民防灾减灾意识,全力推进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全社会的风险防范意识和灾害应对能力,努力使防灾减灾工作直接面向全社会、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在今年"5·12"防灾减灾日活动周工作中,北京市紧紧围绕"减灾从社区做起"的主题,以学校为重点,以社区为基础,以媒体为依托,紧密结合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宣传周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6.
袁艺 《中国减灾》2004,(12):54-56
在上期《日本灾害管理的法律体系》中所谈到的《灾害对策基本法》,对国家、地方政府、指定公共团体、有关灾害对应组织以及各组织之间的关系等有明确的规定。依据《灾害对策基本法》,日本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了完整的对应体系,由此进行系统的、有规划的防灾减灾工作。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灾害管理依据《灾害对策基本法》和日本的行政管理体制,日本建立从中央政府到都道府县到市村町的灾害管理行政体系(见图1)。中央建立了中央防灾会议。中央防灾会议(CentralDisaster M an鄄agem entCouncil)是日本防灾方面最高的行政权力机构,其建立是为了促…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6年就对推进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明确提出了"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重要理念。其中,"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突出体现了现代化防灾体系建设的时代特征。"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起步五年。社会经济发展每上一个新台阶都必然会对防灾减灾与安全保障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在洪水风险中求生存、谋发展,更是我国漫长历史中的一条主线。新世纪以来,规模空前的城镇化进程,使我国洪涝威胁对象、致灾机理、成灾模式与损失构成等发生了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健全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体制";《中央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必须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要  相似文献   

9.
刘瑶 《中国减灾》2012,(1):42-43
未雨绸缪、提前防范是应对各类灾害、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对于北京这样人口规模庞大、人员组成复杂的特大城市,更需要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能力。北京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于2011年7月利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CATI)方式对北京市1099位常住居民进行了"北京市居民防灾减灾意识调查"。  相似文献   

10.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社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和开展自救互救水平的高低,对于预防灾害、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灾害损失意义重大。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六方面加强社区防灾减灾工作。  相似文献   

11.
鸿潮  王筝 《中国减灾》2014,(23):20-21
通过总结可以发现,美国、日本两个灾害大国的法律体系细致严密,由灾害基本法与大量配套法律法规共同组成,通过立法详细地明确了中央、地方政府和其他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组织在灾害应对中的权责关系,重视发挥市场和社会在防灾减灾领域中的作用,对于完善我国防灾减灾法制颇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迪 《中国减灾》2013,(12):18-19
在城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中,社区是基本的组织单元,是强化社会对灾害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效发挥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的重要环节。为切实加强我国城市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依托2013年城市气象防灾减灾专项建设项目开展城市气象防灾减灾社区建设试点。  相似文献   

13.
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是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国家把防灾减灾工作作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减轻灾害风险列为政府工作的优先事项.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灾害管理的体制机制,努力推进综合减灾业务技术体系建设,不断提升重大自然灾害的风险防范与应急处置水平,我国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4.
<正>河南省受地理气候环境影响,干旱、洪涝、风雹、霜冻等多种自然灾害经常发生,自古以来就是灾害频仍的地区。为扎实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工作,河南省通过抓制度创建、抓专家组建、抓综合演练等举措,推动建立灾害评估制度体系,组建省灾害评估专家库以强化技术支撑,夯实灾害核查评估各环节并检验评估制度实用性,有效提高了灾害评估的综合效能,有力支撑了全省灾害综合防治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2012年年末,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2012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其中有9件是气象灾害事件,气象灾害对我国的影响之深可见一斑。要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首当其冲。近日,本刊记者就气象防灾减灾相关问题专访了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  相似文献   

16.
声音     
正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必须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要强化灾害风险防范措施,加强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和治理,健全统筹协调体制,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10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八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今年5月12日是全国第四个"防灾减灾日"。为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活动效果,推动防灾减灾知识和政策法规宣教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事业单位、进社区、进家庭,重庆市酉阳县民政局专项研究部署,积极主动协调筹划并研究确定了以减轻灾害损失、避免人身伤害、调动公众参与防灾减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动员每个公民关注身边的各类灾害风险、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技能为宣传活动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中国减灾》1993,3(4):51-53
中国是一个海洋灾害频繁,灾情严重的国家。包括风暴潮、巨浪、海冰、赤潮、海岸侵蚀、海啸、海上溢油污染等每年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0亿元人民币。为减轻灾害损失,中国政府经过近30年的努力,已建立起一个具有基本规模的海洋环境监测和海洋灾害预报系统,在沿海地方政府和生产部门及时正确地做出防灾抗灾决策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建立有效的灾害信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0年开始的国际减灾十年来,中国在减少灾害和同国际社会合作应对灾害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十年中,联合国驻华系统支持中国制定了第一个国家减灾规划。1998年中国的长江流域和松花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经过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努力及国际社会的援助,损失被降到了最低点。过去五年因灾造成的经济损失不断下降,从每年大约人民币3000亿元降至1720亿元。我们居住在一个有着暴雨、狂风和地震的星球上。人类无法阻止不受欢迎的自然现象的发生,但却可以减少自身的脆弱性并做好应对准备。要做好防灾减灾的准备,灾害信息是不可缺少的一环。不同的…  相似文献   

20.
素有"彩云之南"美称的云南省,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质、气候,自古灾害多发。干旱、泥石流、地震……一次次触目惊心的灾难撞击着云南百姓的心。为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云南省整合多方力量,积极构建全面的防灾减灾战略体系,科学系统提升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