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8 毫秒
1.
郜璐 《法制博览》2013,(5):110-111
国际法作为适用于主权国家之间以及其他具有国际人格的实体之间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自然国际法与实在国际法的结合。自然国际法和实在国际法构成了国际法的基本,二者是紧密相连的。自然国际法为实在国际法提供基本的指导,对其起着评价、指导和转化的作用。而作为自然国际法的正义原则,更是国际法体系的核心范畴。在国际关系中,实现国际正义是维持国际法律关系的重要手段。国际正义的价值应当成为指导实在国际法制定和实施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国际关系与国际法跨学科研究是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法学研究的新尝试。近年来,相关研究取得了成就与积极进展,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这项跨学科议程的发展脉络与基本状况如何?取得了哪些进展?目前主要存在哪些困难与不足?此项研究与学科发展前景如何?为此,本刊特约记者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刘毅专访厦门大学法学院刘志云教授。刘教授长期从事国际关系与国际法交叉研究及金融法研究,著有《现代国际关系理论视野下的国际法》《当代国际法的发展:一种从国际关系理论视角的分析》《国家利益视角下的国际法与中国的和平崛起》《国际经济法律自由化原理研究》,以及《法律视角下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原理研究与实证分析》等。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中国国际法治思想是在21世纪中国自身在世界格局中越来越占据主要地位,以及世界逆全球化双重趋势的促动之下而形成的制度思想与文化观念。这种国际法治思想从传统的中国理念文化中脱胎而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思想和国际法认知有清晰的继承关系,但又汲取了世界各国关于国际法的优秀成果,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酝酿成一种彰显中国特色、维护中国利益、促进世界进步的思想理论体系。它以独立平等为底线和起点,以文明多样共存为交往原则,以公正有效为行为方式,以互利共赢为最终目标,鲜明反映而且主动引领国际社会状态的新格局,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观念、新方案,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4.
祝拥军 《工会博览》2008,(12):121-122
在中国几千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萌生了许多重要的经济思想。中国古代先秦诸子百家的许多经济论述,观点堪与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的经济思想媲美。中国历代商贾的著名代表们更是用自己的经济实践阐述着一个个经济学观点。遗憾的是这些经济学观点疏于理性思维和范式研究,没有形成经济学理论体系。本文试用西方经济学的部分理论阐述中国古代商贾的部分经济观点。  相似文献   

5.
殷怡 《法制博览》2015,(1):55-56,42
由日本松井芳郎教授等八位教授撰写的,并由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翻译的《国际法(第四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出版)在正确把握传统国际法的历史特征上,通过对以人民自决权和禁止使用武力原则为中心的现代国际法的构造的描述,明确国际法的构造转变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明确现代国际法的发展方向。与传统的国际法著作撰写技巧不同,松井芳郎先生的这本著作用以点带面的方式,将人民自决权和禁止使用武力原则贯穿整本著作中,这种创新写作的方式值得我们借鉴。本文旨在总结松井芳郎先生在此著作中分散地解说禁止适用武力原则对现代国际法之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叶竹盛 《南风窗》2013,(11):48-50
"U型线"里面的海域既不是内水也不是领海,而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性水域,中国对其拥有历史性权利,比如捕鱼权。近年来,在中国南海、东海、黄海海域,纷争不断。除了外交、军事阵线的频繁动作,各国也常常诉诸国际法,最大化海洋和岛屿利益。但就像纷繁复杂的岛争和海洋划界争议一样,各国对国际法的解读和奉守的理念也存在各种歧异。中国在迈向海洋强国的进程中,应该如何理解国际法,尤其是《海洋法公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与理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相比,建构主义更重视国际法的地位与作用。它为国际法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创造了更大的空间,为国际法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路径。后冷战时期的国际法仍然具有"共处"性与"合作"性,但其主要特征是向"共进"发展。共进国际法对维护世界和平、实现人类共同繁荣以及构建和谐的国际法治社会具有基础和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哲学思想繁荣发展时期是春秋时期,这期间形成了诸子百家相继争鸣的状态。在这些哲学思想中,儒家思想是对中国社会发展影响最为深刻的思想,在古代乃至现代的法制建设中儒家思想的痕迹随处可见。面对认为检察机关支持起诉制度是无源之水的质疑,本文从儒家思想的视角来论证建设并完善检察机关支持起诉制度并非空穴来风,是有哲学思想作为理论基础的。  相似文献   

9.
克里瓦克级护卫舰可以认为是世界海军界摆脱二战型护卫舰设计思想,建造专用大型远洋导弹护卫舰的发端,虽然设计上还存在缺陷,但之后美国佩里级和英国大刀级与公爵级的设计理念却并未脱离克里瓦克级所定下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吴泽林  钮维敢 《国际展望》2012,(3):59-71,140,141
当代美国外交实践有时采取国际法凌驾于国内法的做法,而有时把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之上,从而形成了外交实践的悖论。这个悖论涉及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问题上一元论两种学说的争论,反映了美国外交实践的矛盾性。但是一个国家在不同的时空中变换采用一元论的两种学说,形成法制体系隔空隔时的矛盾只是表面的问题,实质上美国无论采取国际法高于国内法的做法,还是采取国内法高于国际法的外交,都是为了特定时空内的美国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朝鲜导弹家族全面直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12月10日,西班牙护卫舰根据美国提供的情报,在阿拉伯海拦截了装载导弹的朝鲜船只,船上载有10余枚飞毛腿导弹和零部件。第二天,美国放行了这艘船,并承认也门政府从朝鲜购入导弹并不违反任何国际法。朝鲜外务省于12月13日发表声明,指责美国的行为是“海盗行为”,是对朝鲜主权的“粗暴侵犯”。此事使本已胶着的朝鲜核危机更加升温,同时也让外界对朝鲜的导弹发展能力及其对外销售产生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12.
严阳 《国际展望》2016,(1):135-151
国家间投票交易是指一国通过为他国提供一定利益甚至使用威胁等方式,以换取他国在某一国际问题上对其立场的支持。国家间投票交易是当今国际社会中的一种普遍现象,由于现实的复杂性,很难确定其利弊。国家追求自身利益和国际立法空白,都是促使投票交易产生的原因。在现代国际法中,强行法和国家对国际社会的整体义务,加上主权平等、不干涉内政等国际法原则,尽管在现实中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弊端,但也为规制国家间投票交易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完全禁止投票交易抑或将其合法化都不现实,这也需要各国际行为体特别是第三方的监督。从现实的角度看,以国际软法的方式达成规制不公平的投票交易的国际法文件,不失为一个合理的选择。就中国而言,既要坚决反对并积极应对不公正的投票交易,也要团结发展中国家积极推动规制投票交易的国际法治建设,在各类国际组织中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为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而努力。  相似文献   

13.
《国内法与国际法下的未成年人刑事贡任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对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原则的正当理由和年龄的划分以及制裁提出了新的建议,代表了当今世界关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发展趋势的展望。我国刑法关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的规范与《国内法与国际法下的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决议》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检讨了中国现行刑法关于未成年犯罪刑事责任规定与《国内法与国际法下的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决议》的不吻合之处,并对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责任立法模式、刑事责任年龄、制裁措施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扬扬 《法制博览》2013,(10):89+73
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是国际法渊源的两个重要方面,本文对国际法的渊源问题进行了探索和分析,并对每一个渊源都作了详细的阐述。对于其各家不同的观点也加以研究和分析,对于国际法的渊源问题的研究是对国际法的深刻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分裂主义界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裂主义是现存国家的一部分人口在所属国家的反对下,将其居住的领土从现属国家脱离,建立一个新的独立国家或并入其他国家的系统思想和行为。领土诉求、极端化认同和分裂主义组织是分裂主义的三个核心要素。分裂主义的产生虽然常常与政治、经济和安全因素密切相关,但文化因素是根本性的。部分西方学者所宣扬的分离的合法权利,值得我们警惕。  相似文献   

16.
莫盛凯 《南风窗》2011,(18):92-92
西方国家之所以热衷于以人道主义理由干预他国事务,除了价值观的差异,不能忽视其基于国际法形成规律的长远盘算。国际政治是国际社会事实层面的内容,而国际法则属于价值层次的内容,两者之间既存在张力,也存在作用反作用的关联。始自2月的利比亚事件,暴露了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7.
许琳琳 《法制博览》2013,(4):184-185
乌拉圭河纸浆厂案是国际法院就相邻国家在边界河流利用过程中产生争端作出的裁判。本案的判决及审判过程中得出的一些结论,对于国际法上的边界河流制度,特别是跨界环境损害责任法律制度的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未成年非法移民的处置涉及到三个方面的国际法问题,即未成年非法移民遣返回国权利的国际法依据、遣返过程中未成年人正当权益的国际法保护、以及国际社会合作打击组织未成年人偷渡的国际法规范。现行的相关公约过于原则性,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国际社会应通过完善非法移民处置的国际法体系,并在这一体系中针对未成年人偷渡的特点做出特殊规定,从而为未成年非法移民处置提供一套完备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国际法依据。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60年代以降,随着近代国际法知识的输入,晚清外交界开始认识并接纳国际法规范。一批早期外交官和爱国志士认同近代国际法的理性与效力,提出要按照国际法规范开展中外交往,借助国际法维护中国主权利益,最终走上公法外交的道路。在这一观念的积极推动之下,清政府试图通过公法外交的路径妥善处理中外关系,并且运用国际法成功处理了一些中外交涉。诚然,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公法外交实践未能从根本上维护晚清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然而,晚清公法外交实质上是晚清中国对国家独立、主权完整、平等外交的艰辛求索,反映了清政府尝试以主权国家的身份主动融入近世国际法秩序的些许努力,既是对传统外交模式的突破与超越,又推动了近代中国国家主权意识的萌生和外交近代化进程,在中国外交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共犯脱离理论是由日本学者率先提出的,该理论存在的目的起初是为了弥补共犯中止理论的不足,但是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共犯脱离理论俨然已经独立于共犯中止理论,成为了有独立的自身价值的重要理论。本文主要论及共犯脱离的基本概念,在日本的研究现状,包括对共犯脱离理论中的重要学说的介绍与评析,比较研究中止与脱离的关系,明确二者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