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网络侵权     
高聪 《法制博览》2013,(11):264-265
从最近吵的特热的某某网络论战、某公司在其推广网站的公告栏内所载的《关于***被公司开除的通知》侵害了其原先职工名誉权的案件、李某某旗下两公司及李某某好友周某某,认为被某杂志影射成原商务部官员郭某某腐败窝案中的行贿者,以报道侵犯名誉权为由起诉某杂志、某某网及某某信息公司等案例,折射出现在网络侵权数量之多、种类之多等特点,笔者拟提炼这些案例体现在网络侵权构成要件认定上的法律规则以及我国在该领域的司法实践和社会现状,把从上述诸案中提炼的构成要件的认定规则置于我国的历史文化语境之中,考察其对我们的司法实践的方法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宾 《法制博览》2013,(5):261+236
网络侵权作为实体法上的一个侵权行为,最终需要通过相关程序法的运用才能得以实现对加害人的惩罚以及对受害人的救济和保障。由于网络侵权的特殊性,在诉讼中使得加重了诉讼应用的难度。本文通过对有关网络侵权案件诉讼中若干制度的分析论证,明确了诉讼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旨在完善网络侵权诉讼的顺利进行,从而保障网络侵权纠纷的顺利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商业特许经营的高速发展,特许经营引发的对外侵权责任纠纷越来越多,但是,我国法律法规缺乏相关规定,实践中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将重点探讨特许经营对外侵权情况下如何平衡特许人、受许人、第三人以及社会公众的利益,合理分配特许经营的对外侵权责任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以下简称《侵权责任法》)的通过标志着中国民法典主体部分已经完成,该部法律的出台,对于完善我国现有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明确侵权责任的承担与分配、预防和减少侵权民事纠纷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主要以《侵权责任法》第49条为例进行评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5.
标准中专利侵权的问题无疑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此类纠纷目前呈现多发之势,诉诸司法救济途径的亦越来越多,但由于我国尚未出台明确统一的法律或者政策,且此类纠纷的解决涉及一系列的问题,因此现行政策取向或者趋向对于纠纷的解决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探讨现行政策取向或者趋向的相关问题有着重要的学术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增加了公益诉讼的内容,在我国建立公益诉讼制度需要解决很多问题,其中明确起诉主体是最重要的。基于当前各国在确定公益诉讼起诉主体时依据的一些理论,我国法律应当赋予检察机关、行政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主体资格,检察机关作为公益诉讼的主要主体是最合适的。  相似文献   

7.
因果关系是民事侵权责任体系的构成要件之一,功能在于为侵权行为的归责提供事实上的因果链条。在环境侵权民事责任中,基于环境侵权的特殊性,我国《侵权责任法》第66条确立了因果关系举证责任倒置规则,以此来救济受害人。但是由于该条文规定的模糊性,导致在司法实践当中的适用出现混乱。因此,随着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困扰环境侵权的因果关系问题亦应得到明确。  相似文献   

8.
张榕 《台湾研究》2006,(1):45-49
在台湾的民事诉讼立法及司法中,调解一向备受重视。根据台湾“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调解设于诉前,即在起诉之前由法院对当事人的纠纷进行调解。而在起诉后,除非第一审中当事人合意将案件移付调解外,法院将不再调解,在诉讼的全过程,当事人双方可以合意和解。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医疗关系中,医生承载着治病救人的使命,在医患关系中也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而患者由于医疗信息匮乏等原因,,往往被划入弱势群体。随着近年来医疗纠纷的不断增加,由侵害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引发的医疗事故及医疗责任等相关问题也越来越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在这一背景下,我国近期出台的《侵权责任法》明确规定了患者在就医过程中享有知情同意权,这任我国医疗侵权领域无疑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但是,在我国目前法学研究领域中,对知情同意权的侵权问题所做的论述尚不是很多。  相似文献   

10.
环境侵权和普通民事侵权不同,主体的不平等性导致了我国目前法律框架内的同质赔偿制度对受侵害人的救济不力。也使得环境侵权行为屡禁不止,工业生产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为了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我国有必要在环境侵权赔偿领域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1.
吴天野 《法制博览》2013,(8):207-208
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作出第二次修正民事诉讼法的决定,修正后的《民事诉讼法》将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正有不少的亮点,但是,在理论界一直呼声很高的解决我国"起诉难"的问题上,除了相关条文顺序的变化外,在实质层面没有作出更改。在现代法治国家,司法为最终裁决,民众为解决纠纷,会通过正当的方式去寻求解决,但当很多纠纷起诉到法院后,却因现行民事起诉制度的问题被阻挡在司法大门之外。如果民众连法院的门都进不了,连诉讼程序都无法启动,谈何司法对权利进行保护?那么民众只能通过其他手段进行私力救济,如此一来,社会秩序必定混乱,这与我们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背离。因此,为解决"起诉难"问题,重构我国的民事起诉制度已成为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2.
600多名原告同时状告一家公司,在我国诉讼史上是空前的一次。作为诉讼代表人的五名投资者,将有幸写入中国证券民事侵权制度建立的历史中。从这起案子中,我们看到了中国社会转轨中普通民众的复杂心态。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创新型国家的建立,对知识产权的重视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国目前专利申请量和授予量都有很大的提升,正逐步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专利权发展态势较好。但我国专利诉讼也面临着许多问题,特别是专利侵权诉讼中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本文结合国外立法,提出构建专家型人民陪审员以期完善我国专利制度。  相似文献   

14.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工具,发表和传播信息简易、迅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在微博中表达思想、发泄情绪的现象也日渐趋多,而在言论自由的标榜下微博,成为了侵犯他人权利的载体,而出现了众多的微博侵权行为。因此,探讨微博侵权的可能性并分析侵权损害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微博侵权的责任承担主体,进一步提出规范微博发展的措施,以期对现行侵权责任法之相关规定之合理性进行解读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卢大林 《法制博览》2022,(8):112-114
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还存在适用对象不尽合理、责任主体不明确、考验期内的考察内容不明确、社会调查程序还有待细化四个方面的缺陷.上述缺陷建议采取完善不起诉适用对象范围、明确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在适用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时各自的责任、明确附条件不起诉在考验期内的考察内容、细化社会调查程序四个方面的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宋甜蜜 《法制博览》2013,(7):218-219
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规定于我国新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第三款,与审判监督程序有很多相似之处,是与之并列的纠错机制,一定程度上可以参照适用。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相比于案外人执行异议制度在起诉主体、诉讼种类、起诉理由等条件上规定的更为合理,能够给予第三人更为宽泛的救济。  相似文献   

17.
未成年人是刑事诉讼中的特殊主体,在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的前提下,应尽可能保障其诉讼权益,使其免受或少受刑事诉讼的追究、干扰,以避免再次犯罪的恶性循环状况出现。然而目前我国刑事诉讼法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不起诉条件的规定和处理,与成年人无任何差异,无法体现法律对未成年人的宽容和挽救的政策精神。我国应当扩大检察机关对未成年人不起诉的裁量权,对一些犯罪不太严重的未成年人尽可能的不予起诉,探索多元化的未成年人不起诉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刘潇雨 《法制博览》2015,(1):110+109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网络侵权现象越来越严重,而被侵权的著作权人的权益却不能得到很好地救济,极大地损害了我国知识产业的发展。网络侵权绝大多数借助了网络服务商提供的网络服务。我国的避风港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著作权人的著作权的保障,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制度的方式找到一个能够更好弥补著作权人受到网络侵权时的损失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张倩 《法制博览》2024,(11):130-132
铁路作为国家发展的交通大动脉,运营安全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一些地方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大型车辆增多,超高车辆通过铁路和公路平交道口时撞击铁路限界门(限高架)的事件频频发生,对铁路运营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限界门被撞后引发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其涉案主体众多,包括机动车驾驶人员、实际车主、名义车主、保险公司等诸多主体,法律关系复杂。本文主要就铁路供电系统中的限界门被撞引发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的法律关系和争议焦点进行分析论述,旨在为铁路企业处理此类侵权纠纷提供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医患纠纷多发、诉讼压力增大的背景下,第三方调解在医患纠纷的解决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仍存在着制度供给不足、经费缺乏保障、人才资源短缺等困境.明确性质与定位是发展完善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的逻辑前提.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与传统人民调解进行比较,在适用的纠纷类型、调解功能、对调解员的要求以及调解程序等方面存在不同.医患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