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比西方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要晚。战前,日本实行过文官制度,而“公务员”则是战后学习美国而采纳的名词。日本的公务员制度具有比较鲜明的特征,对于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 西方国家(如英、法、美、日、前西德等)公务员(或称文官)的培训制度创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它的建立与公务员职业特殊要求分不开。行政工作是一门专业,公务员需要长时间地学习和积累经验,才能在政府庞大的信息、或者存网络中发挥作用。同时,公务员还需应付工作、职务和变换,准备晋升或转任,防止因专业过份狭窄造成人员流动和政府僵化。这就是西方国家公务员培训制度建立的内驱力;而建立西方国家公务员培训制度的外压力则是社会的迅猛发展。自本世纪40年代起,科技成就日新月异,知识量以几何级数增长,形成“知识爆炸”;20世纪前50年的科研成果远远超过19世纪;60年代的科技新发现比过去二千年的总和还多;80年代的科学知识年增长率达到12.5%显然,那种公务员只需“一次教育”的想法完全落伍。只有对公务员进行“回归的”、“终身的”教育,有计划、有组织地更新知识提供多种训练,才能适应时代发展,促进公共行政机器的高速度运转。西方国家公务员培训制度正是在这种内外夹攻下脱颖而出的。  相似文献   

3.
西方公务员制度的起源、变迁及其改革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公务员制度起源于19世纪后期,是为适应工业社会和政府管理的现代化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体现了功绩主义取向的核心价值,它构成了20世纪西方各国官僚行政体制的基石。二战后,英美相继改革公务员制度以适应新的时代环境,随着后工业社会和全球化时代的来临,西方国家陆续掀起“新公共管理”主导的政府改革浪潮,公务员制度在当代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其核心价值正在发生动摇。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者加大了对西方公务员制度的研究。概括起来,国内学者主要从制度史、具体内容和制度改革三个宏观层面对西方公务员制度进行了研究。对西方公务员制度史的研究文章从单纯制度史和国别史两个角度进行;对西方公务员制度具体层面的研究体现为对西方公务员制度中各个模块的关注,这为我国公务员制度各个模块的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在当代西方公务员制度改革的研究中,学者们又从改革理论和国别实践两个具体层面进行阐述和分析。总体上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对西方公务员制度的研究取得了巨大成绩,形成了丰硕成果。然而,我国学者关于西方公务员制度的研究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它们是未来研究的着力空间。  相似文献   

5.
政府雇员制的含义及其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公务员制度可以吸纳政府雇员制中的合理因素,与其把政府雇员制当作政府内部另一种用人机制,还不如把政府雇员制合法化引入中国公务员制度体制之内.这也是近20年来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改革的一种有效尝试.  相似文献   

6.
“政府雇员制”是政府在某一时期、某一特定项目中以市场化运作方式雇用急需人员服务于公共事务的政府人事管理制度。作为我国地方政府改革的制度创新,政府雇员制在突破公务员的永业制、改变公务员管理体制、实现“技术精英”管理等方面给公务员制度带来极大冲击。在中国实行政府雇员制,是政府改革的需要,也是满足政府职能动态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其具体实施需要制度的科学定位与各项法规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7.
转型期我国公共行政范式选择:官僚制的建构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僚制在 2 0世纪取得了巨大成功 ,成为社会中一种占支配地位的行政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但自 70年代后期以来 ,官僚制的缺陷渐渐暴露出来 ,西方国家针对官僚制的缺陷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行政改革运动。中国现在处于转型期 ,行政改革一方面要在倡导官僚制的理性精神、完善公务员制度、加强法制建设等方面建构现代官僚制 ;另一方面又要在更新行政理念和行政体制、改进服务机制等方面超越传统官僚制 ,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范式。  相似文献   

8.
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开始于80年代中期,迄今已有15年的历史。经过短短15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就我国而言,公务员制度尚缺乏足够的法理性权威,与西方国家存在阶段性的差异。参与式政府模式以行为科学、心理学、更高层次的“理性民主分析”学说为理论基础,主张实施参与式管理办法,为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改革提供了很多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9.
从公务员行为中的情、理、法矛盾来分析制度安排的缺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利益结构的不断变化,公务员行为失范的现象不断增多,影响了政府的公众形象。公务员并非都“性本善”,其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在“情”、“理”、“法”方面存在着“公”与“私”、“官”与“民”的认识矛盾。为保证公务员行为的合法性和为民服务性,必须寻找其行为失范的制度根源,克服制度安排上的非预防性、滞后性,完善监督制度,提高公务员的素质,真正使其为公益服务。  相似文献   

10.
中西方国家公务员薪酬制度比较及其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西方国家公务员薪酬制度的结构、标准、调整机制和福利制度等方面进行比较评析,探讨中西方国家公务员薪酬制度的不同之处,同时积极吸取西方各国公务员薪酬制度中共性的有益经验,对我国公务员薪酬制度的结构性设计以及政策性安排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政府雇员制始于西方,典型代表是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些国家有20%的政府岗位是临时政府雇员。国外政府雇员制度的出现是基于西方公务员制度的改革。当时存在两种思想的冲突:一种是以韦伯为代表的官僚体制,强调公务员制度的稳定性,主张终身雇用,其优点在于建立一个合理稳定的公务员体系,但维持成本太大;与之冲突的就是后来兴起的新公共管理理论,特别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以英国、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警察和社区群众之间存在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社区群众对协助警察工作缺乏热情”(引自美国刑事司法教授皮特逊1983年在意大利国际警察高度专业化讲习班发言)。消极的警民关系与警察机关的愿望形成矛盾,甚至形成尖锐的对立。这原因,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制度下根本矛盾的反映,一方面也是警察机关体制,作风、行为方式等多方面的反映。于是,  相似文献   

13.
生态社会主义是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绿色运动,并在90年代成为当代西方一个引人瞩目的马克思主义流派。它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论对当代西方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同时也体现了当代社会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这一事实。生态社会主义弘扬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为认识资本主义矛盾提供了新视野,并对我国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经过长期探索,我国公务员制度已经基本确立,公务员制度体系逐步迈上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的轨道。但随着社会的深入发展,公务员制度的一些问题逐渐显现。本文旨在透过目前“公务员报考冷热不均”的现象,分析我国公务员制度在考录制度、激励机制以及公务员监督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现代西方公务员制度发展的历史出发,分析了制度发展的具体轨迹,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指出西方公务员制度的发展与民主政体和价值的平衡关系,从而为我们更好的理解当代中国公务员制度提供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6.
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制度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公务员职业成长的激励机制得以正式重塑。2015年县以下机关职务职级并行制度矫治了基层公务员经济待遇主要由职务决定的实然偏差,因以"任职年限和级别"为职级晋升依据而具有一定的"普惠"特征。2019年整体推进的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制度在职务晋升的"过度竞争"和基层职级晋升的"全面普惠"之间寻求平衡,以工作需要、德才表现、职责轻重、工作实绩和资历等为综合考量因素,形成从年功制到功绩制的转向。从初步确立到全局拓展,我国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制度呈现从试点到扩散、从保障到激励、从普惠到竞争的运行特点,并蕴含相应的制度演进逻辑。  相似文献   

17.
西方对韦伯官僚体制以及传统公务员制度普遍感到不满。为了应对新的行政生态环境的挑战与各种批评和诘难,西方主要国家对公务员制度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活动。这些创新实践取得了不少宝贵经验,为我国公务员制度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走向市场经济社会的历史转型之中,但是,它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境况的共同性并未取消二者之间的价值观差异。马克思从人与物的关系的角度入手将资本主义社会的一般特征概括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这种概括是市场经济的一般性与制度比较的特殊性双重属性的统一,对于作为西方社会主导价值观的个人主义,可由此加以把握。随着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物质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个人的独立性空前高涨,但亦进入到“物的依赖性”发展的极端形式的限定之中,因此,个人主义已从早先的解放性因素,发展为今日起分解性作用的因素,其积弊日深,而引发了近年来在西方社会的共同体主义的逆动。鉴于马克思的概括的双重性质以及西方社会价值观所发生的实际变化,当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可以此作为比照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简论西方文官制度雷铣我国公务员条例己经颁布实施,公务员制度己经确立并不断地完善。在这时,有必要对西方文官制度有一个简要的了解。(一)西方文官的概念和特征西方国家的文官一词,是从英文civilservant或civilservice翻译过来的,原义是“...  相似文献   

20.
我国正处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进程中,在防止公务员利益冲突问题上也提出了“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的要求.但现有的防止公务员利益冲突的相关规定仍属于“党内法”的范畴,而且存在着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影响了制度设计的预期效果.因此应积极借鉴国际社会的成功做法,尽快把防止利益冲突的“党内法”制度转化为“国家法”,通过立法确立防范利益冲突的基本原则;规制容易引发利益冲突的主要事项;完善财产申报制度;健全监督机制,以此规范和监督公共权力的运行过程,规制公务员的从政行为,遏制公务员腐败现象多发、易发、高发的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