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公民意识与公共意识有交集,也有不同。公民意识的核心,是公民身份意识,即公民对自己的身份——公民的认识,同时,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应尽的社  相似文献   

2.
公民意识的普遍觉醒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标志和推动力量。在我国,公民意识薄弱主要表现为:法律信仰欠缺、民主意识淡薄、权利责任意识缺乏等,其原因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长期的封建专制集权统治以及礼俗社会的伦理精神,抑制、抵制和排斥了公民意识的生成。在我国现阶段,必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夯实公民意识生成的物质基础;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为公民意识的生成提供制度保证;不断强化公民意识教育,为培育公民意识提供思想保障。  相似文献   

3.
公民政治意识是政治系统及其运行过程在公民意识中的反映。公民政治意识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公民政治意识的作用体现在公民政治意识与政治文明、政治发展和政治稳定的逻辑关系之中。公民政治意识文明是政治文明的核心,公民政治意识的提升是政治发展的重要条件,而公民政治意识的成熟则是政治稳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公民意识包括四个最基本的方面:公民身份意识、公民权利意识、公民义务意识和公民参与意识。培养公民意识的基本思路是扎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借鉴西方先进文化,立足公民现实生活。学校是公民意识教育的主渠道,培养公民意识不能硬性灌输,公民意识教育要靠政府推动。  相似文献   

5.
法治意识是公民守法的思想基础,我国当前亟需在全社会树立的法治意识是公民的权利意识、诚信观念和规则意识。必须通过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特别是加强中小学法治教育、发挥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等措施推动全社会法治意识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公民文化软实力作为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对我国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力。在现代化建设的视角下加强公民文化软实力建设,应培养公民的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和能力意识。  相似文献   

7.
依据思想与行为关系理论,公民意识与政治参与在学理上有着密切联系。公民意识各要素整体作用于政治参与,或驱动、或规范、或调整政治参与行为过程,表现出平衡与失衡两种结构特征:正向的政治参与积极作用于公民意识,负向的政治参与消极作用于公民意识。要通过培育公民成熟的公民意识,支持公民自主理性有序地政治参与,形成公民意识与政治参与的良性互动,促进双方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之一,它是公民对自身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应履行权利和应承担义务的自我认识。现阶段,农民工公民意识普遍薄弱,主要表现为公民身份意识、权利义务意识、法律意识以及民主平等意识的缺乏。因此,政府应为农民工创造更多的政治参与机会,加强农民工公民意识教育工作,加快和完善政治社团建设,提高农民工自身的整体素质,从而使其成为建设好公民社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社会转型中公民政治意识的嬗变与政治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发展是以经济或社会生活矛盾的展开为前提的。政治系统的调整或更新自身的结构要素,以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和实现社会稳定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公民政治意识的嬗变是政治发展的心理基础和先导,公民政治意识嬗变的烈度决定着政治发展的形式和速率,公民政治意识的基本取向决定着政治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公民的权利意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精神。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青年的权利意识,形成合理的权利诉求,是形成和谐社会的风向标。本文通过对河北省保定市1000名在校大学生和500名新生代农民工的权利意识进行抽样调查和问卷分析,探讨了当代青年权利意识觉醒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相统一的必然性、局限性及各种举措。  相似文献   

11.
浅论中国现代化对公民素质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公民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仅直接表明了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程度,而且对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需要我国社会大力培育现代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日益增强,对自由、平等、公正的要求日益增多;公民主体意识逐渐增强;权利意识逐渐增强,保护公民的财产权越来越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3.
民主政治集中表现为公民之间享有权利的平等性和每个公民在政治生活中具有独立的人格及自由的权利。民主的真谛是少数服从多数,并尊重和保护少数。培育公民意识,可以为其运作和巩固提供有效的合法性支撑,在社会中真正地扎下根。  相似文献   

14.
试析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公民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现代化的实现最基本的目标是政治民主化,而民主政治的实现需要有公民意识的参与。在中国实现政治现代化的过程中,作为实现政治现代化的驱动力的公民意识,应将民主政治观念深入人心,不断增强公民意识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从而推动我国政治现代化的有效、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对于公民意识的概念,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抛开外表的纷繁与芜杂,笔者认为,公民意识的概念包含着三个相互关联的维度。一是公民意识的法律之维,体现为公民的身份意识,即对公民身份所包含的权利、义务的认识;二是公民意识的道德之维,体现为公民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即公民美德或公共精神;三是公民意识的实践之雏,体现为公民在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中的参与、协商、妥协等意识,即公民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16.
张帆  陆艺 《求实》2010,(11)
网络实名制争议事件本身反映了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和增强,反对网络实名制是对言论自由权、公民监督权和隐私权的明确主张和积极维护。权利意识与道德责任存在着内在的统一,应当积极引导网民提高自身素质,使其在权利意识觉醒、增强的同时不忘道德责任自律,尊重、维护他人的权利,对自己的网络言行负责。  相似文献   

17.
罗崇瀚 《世纪桥》2007,(9):18-19
中国要和平崛起必须实现现代化,现代化需要成熟的公民意识,但是我国的公民意识的发展较之于现代化的发展需要明显滞后。公民意识的缺失影响了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重视对公民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网络社团蓬勃兴起和发展可以对中国政治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网络社团的兴起和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建设的一种重要形式,中国网络社团主要有在网络论坛上形成的虚拟社区,网上俱乐部,利用网络发起的志愿者组织和公益性活动组织。这些组织有利于培育中国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有利于提升中国公民的社会行动能力,有助于推动社会建设的步伐,对于改变中国"强国家—弱社会"的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公民社会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和推动力量。具备良好参与意识的公民是形成公民社会的关键性因素,其可以使公共政策更加民主和高效,有效防止权力的异化,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政治文化氛围。为此,本文通过探索搭建社区公民参与的平台,发挥高校公民教育的重要作用,提高公众参与公共政策的回应水平等途径来增强公民政治参与意识,以期达到推动民主政治发展进程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公民意识: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驱动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俞睿  皋艳 《求实》2006,1(1):65-68
政治现代化进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民主从政治层面向社会层面回归的过程。公民意识的内在精神表现为主体自由追求和理性自律精神,是实现国家权力回归社会的桥梁。公民意识的欠缺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障碍之一,立足于中国的政治过程,积极探索培育公民意识的途径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