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自上个世纪30年代建立保障制度以来,美国已形成庞大的社会保障体系。2011年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开始时,主流媒体和民众都觉得不会长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美国有很强的社会保障体系。美国的社会治理体系大概包括社会救助制度、社会保险制度以及社会福利制度。下面将介绍美国社会化救助和福利政策的发展进程、主要  相似文献   

2.
在日前召开的浙江省临海市社会救助工作会议上,临海市委常委、副市长陈才杰要求着重做好以下五项重点社会救助工作:一是实现“贫有所济”。即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按照“全覆盖”的要求,真正做到使城乡生活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同时,实行分层分类救助,在最  相似文献   

3.
发达国家社会救助制度改革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社会救助体系改革的明显趋势是对接受社会救助的人们增加工作要求,其基本理念为“无责任即无权利”。 在美国,克林顿政府一改单纯性救济、普遍福利为工作性福利、有限救助。这种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在社会救助中增加对工作的要求。例如,要求接受援助的单亲父母两年内每周工作至少20小时;2000年增加到30小时.核心家庭每周至少工作35小时。与此同时,联邦政府还制定了社会救助受益家庭的就业目标。1997  相似文献   

4.
福利救助有可能引发福利悖论。近年来,我国城市贫困救助被质疑产生了"福利污名"等问题。通过对广州的调研发现,选择性救助政策如城市低保和保障房政策的"标签"效应和"污名"条款及程序加剧了受助者的社会排斥。一是选择性救助方式引发的身份污名,二是"张榜公布"、"邻里监督"等中国特色家计调查引发的程序污名。福利污名的根源在于我国传统的救济并非赋权型的福利政策模式,其重维生管控而轻赋权和服务。破解福利污名的困境,可从两方面入手:在福利价值理念上,提倡从救济向赋权转变,政府应从传统管控角色向服务角色转变;在福利供给策略上,主张用普遍化的政策取代特殊指向的政策,采用更科学隐秘的资产审查手段。  相似文献   

5.
精神障碍患者属于残疾人中的特殊群体、困难群体。随着我国精神障碍患者在总人口中的占比持续上升,相关福利救助不足日益成为社会服务中的突出短板,迫切需要采取切实措施加以改进和提升。一、精神障碍患者福利救助工作现状改革开放40余年来,伴随我国精神卫生服务事业整体进步,民政精神卫生工作不断发展,为保障困难精神障碍患者的基本生存发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社会救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廖鸿 《中国民政》2002,(9):40-41
社会救助在美国称作公共救助或福利补助,是帮助贫困阶层维持最低生活水平和享有某些权益(这里所说的某些权益主要是指接受高等教育)的社会保障项目,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社会救助制度形成于本世纪80年代。1935年,在罗斯福总统领导下,美国通过了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典-《社会保障法》,社会救助被列为社会保障的三大部门之一。经过长期的补充,其制度日趋完善。目前,政府提供的社会救助或福利补助有70多项,其中主要的有八大项,即抚养未成年子女家庭补助;补充保障收入;医疗补助;食品券和儿童营养项目;一般援助;社会服务和儿童福利服务;住房补助;教育补助。  相似文献   

7.
法国和匈牙利虽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但同属欧盟国家,在福利救助体系构筑上都体现了以家庭为核心的特征,这既是这两个国家促进人口生产、确保足够劳动力群体的客观要求,更是社会保护理念的重要体现,对于完善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让更多的困难群体得到有效救助,真正做到救助行为规范.救助程序合理.救助效果显著,提高群众对社会救助工作的满意度,澧县多措并举推行阳光救助.重点解决当前社会救助工作中存在的“关系保、人情保”等不公平、不公正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前,临时救助中,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是,社会上一些人则钻了政策的空子。自从新的救助办法实施以来,一些人“看准”其中存在的漏洞,把此看做“商机”,有的干脆把它当做“工作”来干,一个站一个站地转移.很有一种走“江湖”的感觉。这些人群,似乎才是真正的“城市流浪人”。  相似文献   

10.
谢松保 《政策》2010,(4):41-43
2009年,是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发展面临困难最大、挑战最严峻的一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加深,省委、省政府提出“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注民生,越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省各级民政部门主动服务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大局,把做好困难群体帮扶救助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进一步整合救助资源、创新救助机制、规范救助行为,不断提升社会救助能力。截止2009年底,全省全年生活救助对象达到345万人,全年下拨中央和省级城乡低保、城乡贫困群众医疗救助、农村五保等社会救助资金48.6亿元,比上年增长37.1%。  相似文献   

11.
何忠 《广东民政》2010,(3):23-24
社会建设,民生为重。低保救助是国家为特困家庭构筑的生活保障“安全网”,是保障贫困家庭基本生活的民生政策。近年来,梅州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低保救助工作,密切关注困难群众的衣食冷暖,及时调整出台相关政策,保障困难群众的生活。目前,全市低保救助对象为22.9万人,基本实现农村年人均收入1500元以下的困难群众应保尽保。梅州市各级民政部门坚持树立“民生为重”和“小财政办大民生”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如何不断完善特困家庭临时生活救助制度.减少制度执行过程中的人为随意因素,确保临时救助公开、公平、透明,使临时救助真正起到“救急救难”的作用?笔者认为做好以下三点是关键:  相似文献   

13.
1965年美国出版的《社会工作百科全书》曾说,“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险制度的补充.当个人或家庭生计断绝急需救助时,能给予生活上的扶助,是在整个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最富弹性而不受拘束的一种计划”。社会救助制度在发达国家有着悠久历史.无疑对我国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从1997年起,陕西省民政厅在省政府的直接支持下,在商洛地区试点创办了生产福利合作化这是在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将“扶贫济困、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三位一体地结合起来,按照“传统输血向“现代造血”转化的制度危新原则,探索建立有效率并有后劲的农村基本社会保障安全网,特别是针对经济欠发达那些最困难群体(如贫困地区的孤寡老人、残疾人等最弱势群体)的最基本社会安全网。一、生产福利合作社的运行机制、组织形式和扶持对象陕西省商洛地区的试点工作始终坚持‘“以生产保福利、以福利促生产,生产与福利相结合”的办社宗旨和“民办民…  相似文献   

15.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国家应该发挥的作用之一.是不断增进全社会的福利。我国缺少财力,不宜模仿西欧福利国家的“高福利模式”。但在我国建设“低福利模式”、“中福利模式”的小康型福利国家,则完全是有必要也有条件与可能的。近几年,中外都有人谈论西方“福利国家的危机”。如果要说有危机的话,也不是国家承担了公民福利的职能.不是这些国家完善的社套保障体系、完备的医疗保障体系与系统的教育培训体系。他们面临的真正挑战,是选举政治导致的过高负担。  相似文献   

16.
<正>让社会救助更好发挥托底功能,需要积极创新社会救助服务方式。首先,加强社会救助服务的理念创新。具体来说,就是要发展积极社会救助公共服务,践行协同治理、工作福利和社会资本理念,兼顾个人的权利和义务,兼顾救助的物质保障和服务保障,兼顾贫困应对和贫困预防,兼顾短期发展和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公安研究》2012,(11):88-88
曲绍旭在《社会保障研究》2012年第4期撰文认为,由于对救助对象及环境认识的不足,灾害致残者救助现有主体在资源配置、力量平衡以及项目融合等方面存在弊端。福利多元主义以去中心化、决策参与等价值观,逐渐成为灾害致残者救助与主体建构的理念基础,并使得各主体朝着综合化、多元化与制度化方向发展。在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  相似文献   

18.
一提到福利,中国人特别羡慕瑞典等北欧国家的人民,其从“从摇篮到坟墓”无所不包的福利政策让人生出无限感慨。60多年前.新成立的中国学习当时的社会主义苏联.在公有制体制之下,私营经济形式没有任何空间.因此.所有的职工都在国有和集体体制的企业中就职,企业为职工提供了医疗、养老、住房等诸多的福利.一旦端上了“铁饭碗”.各种各样的保障都纷至沓来。  相似文献   

19.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为总体目标,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推进各项救助制度落实、完善、衔接、配套,发挥社会救助体系的整体效能,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健全社会救助的协调发展机制。着眼于社会救助制度的长远构架和城乡一体化的趋势.统筹做好低保、农村五保、灾民救助和流浪人员救助,建立健全城乡”分类施保”和临时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20.
社会救助是一张兜住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底线的“安全网”。李克强总理强调,民生问题是政府工作的重点,今年要着重做好三件事,就是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由于国力所限,我们基本保障的标准还是低水平的,总会有一部分人因病、因灾等陷入生活窘境,需要救助。目前,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和城市“三无”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以及医疗救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