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乌兰县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要求.立足安民、惠民、富民三大工程.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基础作用和党员的主体作用。念好“九字经”,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切实改善农牧民生活条件.受到了群众好评。  相似文献   

2.
农村牧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由于中央高度重视、要求明确、指导有力,各级党委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到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通过实践,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是夯实执政之基的重大举措。一、推动了农村牧区经济结构调整,切实增加农牧民收入。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我们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各级干部深入农牧民家中,共同研究制定脱贫致富的项目、措施和规划。有些地区向农牧民印发了“明白纸”,帮助农牧民算…  相似文献   

3.
从2001年1月3日以来,巴盟“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开局良好,进展健康有序。参加学习教育活动的地区和单位按照中央、自治区党委和盟委的要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认真实施,扎实推进,全盟7个旗县市和农管局18个国营农牧场共54134名基层干部在学习教育活动中转变工作作风、解决实际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广泛深入基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在学习教育活动中,全盟各级干部都注重调查研究工作,主要领导带头深入基层,进村入户,到农牧民家中访贫问苦,察民情,听民意,与农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取得了较好的效…  相似文献   

4.
陈燕 《当代贵州》2009,(23):24-26
“十万干部下基层”活动开展以来。全省11.6万名干部走出机关,带着责任、带着问题、带着好的作风,深入到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搭建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让各族人民群众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活动带来的可喜变化。  相似文献   

5.
3月29日,科左后旗阿古拉镇中特格喜白乙嘎查,下乡干部给贫困户送来了口粮、种子、化肥。一位老人手捧金灿灿的玉米种子,激动地流下了眼泪……这只是科左后旗开展“三个代表”思想学教活动中的一个感人镜头。该旗地处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恶劣,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比较艰难。去年又遭受了百年未遇的旱灾,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在开展“三个代表”思想学教活动中,全旗600多名干部怀揣“民情日记”,走出机关,深入180个村、近千个村民小组、4150余户农牧民家中。他们“进百家门,吃百家饭,摸百家情,解百家难”。截止目前,下乡…  相似文献   

6.
通辽市科左后旗有农牧民党员7475名,几年来,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广大农牧民党员带领农村牧区各族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辛勤劳动,绝大多数党员和群众一道走上了致富路。但全旗还有1000余名农牧民党员,由于天灾病褐,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为增强广大农牧民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加快  相似文献   

7.
通辽市科左后旗有农牧民党员7475名.几年来,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广大农牧民党员带领农村牧区各族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辛勤劳动,绝大多数党员和群众一道走上了致富路。但全旗还有1000余名农牧民党员,由于天灾病祸,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为增强广大农牧民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加快全旗农村牧区致富达小康步伐,从2000年2月开始,旗委筹措资金100万元,组织实施了“党员致富工程”。计划用三年时间,使贫困党员脱贫。半年多来,全旗已有740名贫困党员(已发放扶持资金70余万元)在“党员致富工程”的扶持下,  相似文献   

8.
通过职业化管理提高农村党支部书记的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农村党支部书记的素质问题是影响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能否充分发挥的关键因素。这支队伍作用发挥得好坏,直接影响着农村牧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广大农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嘎查村党支部书记的思想政治素质、工作能力、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本领与新形式、新任务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队伍年龄老化,文化层次较低,创新意识不强,工作作风粗暴,为政不廉,与村委会关系不协调等等。出现…  相似文献   

9.
建党以来,党的执政目的始终围绕着广大人民群众,党的执政理念紧跟时代步伐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与心声,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能充分展现党的先进性,从而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承担起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历史重托。党之所以能成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并能够在剧烈变动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其重要的原因是党能勇于解放思想,把握时代特征,坚持执政为民,坚持从严治党,确保党的生机与活力,使党在各个时期的先进性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纳林陶亥乡党委、政府在实施兴乡富民的总体战役中,紧紧抓住教育农牧民转变观念这个根本,认真扎实地开展送理论下乡活动,对广大农牧民进行邓小平理论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他们的主要做法是:紧紧抓住农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进行宣传教育。解决了温饱之后的农...  相似文献   

11.
在南明区许多社区,你会看到社区里绿树成荫、花草繁盛、楼群院落干净整洁,三五成群的老人或轻歌曼舞或促膝谈心,小孩欢快地追逐嬉戏;宽敝明亮的居委会办公室里,委员们忙碌着接待办事的群众,耐心地解答各种问题。无处不让人感受到和谐社区、温馨家园的浓厚氛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海西州德令哈市针对民族地区农牧民群众生产观念陈旧、生产方式落后、科技意识淡薄、致富能力不强、增收困难等问题,提出了农村要改变,关键抓党建,农牧业增效益,必须靠科技的思想,在全市积极开展党员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建设,建立了党支部科技示范基地和党员示范田,促进了农牧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生动地实践了“三个代表”的思想,体现了新时期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3.
农牧民最欢迎的六种嘎查支部书记黄萱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抓好基础嘎查党支部建设对推动农牧民翻番致富达小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最近笔者深入到农牧民家中,通过座谈了解到。当前,基层嘎查书记中最受欢迎...  相似文献   

14.
《前线》2011,(8):F0002-F0002
羊达乡位于拉萨市西郊堆龙德庆县,距离拉萨但由于诸多原因,许多农牧民群众依然住在土木结构、狭小黑暗的房屋中。2010年,由北京援建的羊达乡农牧民安居工程,改善了农牧民的居住环境,完善了新村基础设施,实现了每户通水、通电、通沼气,农牧民的生活方式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和改善,呈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美好景象。  相似文献   

15.
刘岳 《北京党史》2008,(6):55-58
发轫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年波澜壮阔的历程。30年间,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取得了让世人惊叹的巨大成就.惠及全国广大人民群众。首都人民更是深切地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脚步.看到了北京日新月异的变化.享受到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实惠.本文撷取发生在北京老百姓身边的一些变化.与读者一起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某些历史片断。  相似文献   

16.
马强  马释宇 《实践》2021,(1):56-58
后四井子嘎查地处科尔沁左翼中旗代力吉镇,百年来,这个蒙古族农牧民聚居的嘎查,一直饱受贫穷的困扰。2014年被识别为贫困嘎查时,全嘎查贫困发生率高达74%。2019年,随着最后9户贫困户脱贫,后四井子嘎查顺利退出贫困嘎查村序列。站在地头,走进牛棚,坐上炕头,拉住满是老茧的手,倾听一个个普通农牧民红着眼圈讲战胜贫困的故事……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农牧民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不平凡的生命力量。脱贫攻坚战为他们而打、依靠他们而打,他们是这场攻坚战的平凡英雄。  相似文献   

17.
如今.在越来越多的农牧民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走上了致富奔小康大路之后,农村牧区的文化活动如何开展?农牧民群众对文化活动又有怎样的要求?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对全区基层文化建设情况做了调查。目间还有仁大一四分地区的文4C越回医用旧,没见港后.合材不全,画积狭小。因此,自新设备,改善文化站办四条件,合当前自巴解决的间回Z一文化设施是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载体和阵地,没有必要的文化设施,开展文化活动就会成为空谈。多年来.各级文化部门始终进行这一方面的努力。但由于基础差、底子薄、欠帐多、受地方财力的制约,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清河村纪行     
清河村纪行何群又见4月,清河小村,你好吗?去年4月,我有幸随本校直属党政处级班赴山东省进行为期两周的学习、考察。行程七千多华里,济南、青岛、烟台,一路走马观花,更多的是直观感受。尽管如此,我依然强烈地感受到了那里涌动着的生机和创造的热流,对朴实无华、...  相似文献   

19.
黄河流过达拉特,年年岁岁唱新歌。金秋时节,记者到这里采访,只见一望无际的黄河滩上,向日葵的轮子在阳光下摇曳,金黄色的玉米棒子沉甸甸地展示着丰收,到处是人欢马叫、收获果实的景象。当提及“三农”工作队时,村村社社的农牧民都亲切地这样称呼:“咱们的工作队……”的确,在达拉特旗农牧区的田间地头,到处活跃着“三农”工作队员。他们虽然没有做出惊人之举,但在与农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农牧民得到了实惠,使自身得到了锻炼,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农村牧区得到了生动实践,从而架起了一…  相似文献   

20.
皇甫军 《实践》2010,(6):24-25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关键。基层党组织直接接触和联系农牧民群众,影响与决定着党同群众的关系。因此,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基层基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