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革命的主将,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是郭沫若最钦佩的学人之一。郭沫若和鲁迅一样,也是我国现代文化史上一位学识渊博、才华卓著的著名学者。然而,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这两位颇有影响的名人陆续发生一些不愉快之事,又始终缺少一面之缘,这些,在鲁迅先生逝世后,成为郭沫若终生“不能弥补的憾事”。  相似文献   

2.
这是70多年前中国现代文坛的一桩“官司”,从中可以引发许多思考。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革命处于低潮。郭沫若为了加强创造社的实力,扩大文化统一战线队伍,扩大左翼文艺在青年读者中的影响,便很想和鲁迅联合起来,以利于在同一阵营中共同反对国民党的文化“围剿”,并已采取了实际的行动。他说:  相似文献   

3.
今年11月16日是郭沫若110周年诞辰。在20世纪中国,他坚持与时俱进,努力创造民族新文化,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以及整个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杰出的社会科学家、文学家、卓越的革命活动家。我们应该永远纪念他,学习他。一20世纪初,在科学、民主旗帜的感召下,郭沫若把全部热情倾注到人民解放和祖国新生的伟大事业中。在新文化运动热潮中,尚在尝试中的白话诗,经郭沫若将其推向新诗的高峰。“革命文学”新潮涌起,郭沫若从理性上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时局动荡,军阀混战,造成绝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线下,使他感到…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的解放思想观.即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的基本观点,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邓小平就热情支持了被称为思想解放运动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并在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著名讲话。随后,他又在大量的讲话和谈话中,联系“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新亚 《党员文摘》2008,(12):14-15
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召开。经过10年浩劫的科技工作者济济一堂.许多人劫后重逢,百感交集。在这次大会上,复出不久的邓小平作了重要讲话。他讲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等著名论断。邓小平还向科学家们诚恳地表白:“我愿意当大家的后勤部长。”当时与会的许多科技工作者热泪盈眶,倍感振奋。  相似文献   

6.
郭沫若是我国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他在科学文化方面作出的贡献,在革命实践中立下的功绩,赢得了全中国人民和世界进步人士的尊敬。他的等身著作在“人民本位”思想的光耀下永载史册。  相似文献   

7.
报刊文摘     
郭沫若与沈尹默 郭沫若与沈尹默是半个世纪的老朋友。早在1921年,郭沫若在日本求学期间就结识了沈尹默。那时,沈作为北大教授在日本京都大学进修。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郭沫若在祖国的召唤下秘密潜回上海。一下轮船,便奔大西路美丽九号沈寓。沈当时任中法文化交换出版委员会主任,他安排郭隐蔽在该委员会办公处。“又当投笔请缨时,别妇抛雏断藕丝。”郭沫若在归国途中,曾用鲁迅的诗韵写了一首极为著名的七律。沈为郭的爱国激情所感动,也曾和诗,并载诸当时报刊。 抗战期间,郭、沈在重庆亦有来往。1941年11月16日…  相似文献   

8.
成仿吾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著名教育家、文学家、翻译家.他早年留学日本.“五四”运动后,与郭沫若等人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文化活动,建立了著名的革命文学团体创造社,参加创办了多种文学刊物,撰写与翻译了许多论文、小说、诗歌,并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对推动我国革命的新文化运动起了重要作用,是当时有影响的文学家.  相似文献   

9.
鲁迅有首很有意思的诗:“文章如土欲何之,翘首东云惹梦思。所恨芳林寥落甚,春兰秋菊不同时。”他这样告诉冯雪峰:“‘东云’,指日本,‘春兰秋菊不同时’,我与郭沫若不是搞不到一起吗。杜荃骂我的话,怎能忘记得干干净净。我也曾有过向郭沫若组稿的念头,但终究打消了。”在“文章如土”、“芳林寥落”的中国文坛,鲁迅翘首东望,时在日本的郭沫若总引起他不尽的思绪,他何尝不愿化解他们之间的是非恩怨呢?  相似文献   

10.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1896年7月4日出生在浙江省桐乡县乌镇。他同鲁迅、郭沫若一起,致力于我国革命文艺和文化活动并积极参加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毕生追求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 茅盾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他是从文艺舞台走向政治舞台的。1919年,他开始搜集苏俄文学资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0,(24):80-82
鲁迅是文化革命的闯将。因他擅写杂文,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有人就认为他一脸正气,为人严肃,缺少人情味。其实,鲁迅既有“横眉冷对千夫指”的一面,也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一面。他在家庭中,便是一位宽厚的丈夫、慈爱的父亲。且看他1932年一首题为《答客俏》的诗:  相似文献   

12.
请您评刊     
1978年10月,邓小平访问新加坡。而这之前,中国在极左时期一直称新加坡为“美帝国主义的走狗”。当邓小平吃惊地看到新加坡的成就时,他承认对方实行的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的方针是对的。当谈到中国的对外方针时,李光耀说,中国必须停止革命输出。邓小平停顿片刻后突然问:“你要我怎么做?”  相似文献   

13.
李大钊和鲁迅生长在同一时代,在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奋斗中建立起深厚的友谊。李大别把鲁迅看成是“在文化革命的战线中”的“一面大旗”;鲁迅则把李大利当成“革命的先驱者”,他“愿意遵奉”命令的“站在同一战线上的伙伴”。鲁迅和李大别的友谊始于编辑《新青年》的时候。鲁迅说:“我最初看见守常先生的时候,是在独秀先生邀去商量怎样发行《新青年》的集会上,这样就算认识了。”“给我的印象是很好的,诚实,谦和,不多说话。{新青年》的同仁中,虽然也很有喜欢明争暗斗、扶植自己势力的人,但他一直到后来,绝对的不是。”“他的模…  相似文献   

14.
《红烛》和《死水》是我国著名爱国诗人闻一多烈士留给我们的两本诗集。闻一多的道路是由诗歌开始的。诗人、学者、民主斗士,是闻一多在短短的四十八年走过的一条既曲折又光辉的人生道路。虽然,由于种种原因,闻一多没能象鲁迅和郭沫若一样,从他开始创作的第一天起就以革命战士的姿态站在斗争的前哨;但是,做为一个“五四”时代精神哺育出来的新诗人,闻一多的创作生活的根须是深扎在爱国主义的土壤里的。他的爱国主义诗篇绝大部分收在《红烛》、《死水》集中,另外  相似文献   

15.
一、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基本内涵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早在1975年,邓小平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指出,科学技术叫生产力,科技人员就是劳动者!1978年,他首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1988年,他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16.
美国著名学者普赖斯·普里切特认为:“坚定的乐观主义是一切成功的必由之路。”邓小平走过的人生路,是革命之路、改革之路、成功之路。他凭着顽强的意志和积极乐观的心态挺过了他人生中最为苦难的“三落时刻”,最终成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深入研究邓小平的乐观主义思想,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作为人民军队的总司令,朱德是声名赫赫的元戎。“经纶外,诗词余事”,他也能诗。现在所能读到的他最早的诗作是早年在云南用杜甫《秋兴八首》韵吟成的咏菊篇,颇能显出戎马诗人的本色。陈毅说过,总司令的诗有总司令的本色。郭沫若是开一代诗风的文豪,也是有过投笔从戎的革命春秋的斗土,周恩来称赞他“是革命的诗人,同时,又是革命的战士”。郭沫若和朱德的诗交持续了40年,贯穿着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因此,这种诗交不但带有个人的情谊的色彩,更烙有鲜明的时代印记。郭沫若和朱德结识于1926年10月,时值北伐高潮。次年3月末,郭沫若…  相似文献   

18.
党建知识     
《党建文汇》2014,(3):16-16
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致开幕词时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要大力发展我国的科技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称;“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1936年10月19日,一面印有“民族魂”三个大字的旗帜,盖在鲁迅先生瘦小的躯体上。“民族魂”三字,是对鲁迅的巨大精神影响力的深刻写照。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与邓小平的现代化思想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总体思路的继承 从七届二中全会报告到新民主主义大纲、到过渡时期总路线、《论十大关系》,毛泽东自始至终把中国现代化作为统摄一切的首要目标,并为此殚精竭虑,艰辛探索中国现代化的具体方法、途径、道路。尽管在随后,毛泽东把主要精力转向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政治革命,实际偏离了中国现代化轨道,但他本人并不以为然,在他看来,政治战线、思想战线的革命正是保证中国现代化永远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抓革命”可以。促生产”。邓小平在建国初期,坚定地支持毛泽东的现代化追求,在毛泽东晚年,邓小平在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