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弘荧 《今日上海》2009,(3):14-19
国际金融危机快速扩散蔓延,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明显增加。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为今年经济工作定调:在国际金融危机与国内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必须保增长、促就业。  相似文献   

2.
闻道 《创造》2010,(6):46-47
国际金融危机在引发全球经济深度调整的同时,也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敲响警钟。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调整经济结构的任务更加紧迫。  相似文献   

3.
尹中卿 《中国人大》2009,(24):21-28
时光荏苒,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已经一年有余。本月上旬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一年来的成就,科学分析了当前形势,对明年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年终将至,让我们来盘点国际金融危机下一年多来我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还在演变,我国实体经济受到的冲击逐步显现。但是,信心与压力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安徽省阜阳市将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动力。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力以赴扩大内需。坚定不移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努力推动阜阳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艾 《群众》2011,(6):35-36
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发生了新的变化,尤其是2010年以来,世界经济逐步复苏并进入“后国际金融危机阶段”。这一阶段使得作为全球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劳动力市场,其每一微小变化趋势都对宏观经济走向产生深远影响。如何应对“后危机阶段”经济发展新形势、新挑战,迎接新的增长周期?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6.
2008年以来,一场源于美国华尔街的国际金融危机,迅速演变为笼罩全球经济最大的乌云。在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增速骤然下滑,这段时间成为进入新世纪以来最为困难的时期。  相似文献   

7.
《小康》2009,(1):66-66
当前,世界经济由于国际金融危机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不仅有信心战胜这场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且在我们来看,这场前所未有的挑战恰恰是我们的机遇,关键是靠我们自己怎么去把握。  相似文献   

8.
2009年,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增长速度达到8.7%。但由于世界经济还有许多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我国经济回升尚不稳固、不平衡、不全面。2010年,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仍非常复杂。这期话题,我们特别邀请国内经济专家座谈,分析2010年影响中国经济的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9.
《江西政报》2008,(24):1-1
进入第四季度以来,肇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国际金融海啸开始加速向实体经济侵蚀,全球经济陷入衰退。鉴于国内经济环境的严峻,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在准确判断形势的基础上,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这十项重大措施及时而必要、果断而科学,总揽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既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又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持续的背景下,我国各省、市、自治区陆续公布了上半年的经济数据。数据显示,多项经济指标呈现回暖迹象,中国经济的活跃程度正在提高,经济下行的风险在减弱。  相似文献   

11.
当前.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的严重冲击,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应对措施,确保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坚定了全国人民战胜危机的信心.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赏。各级政府认真落实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上海人大月刊》2009,(10):48-48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迅速蔓延,凸显了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的负面作用。透过国际金融危机的发展演变可以看到,经济全球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正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王建 《北京观察》2009,(4):24-24
在金融危机的深度影响下,中国经济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已成为影响全局的主要矛盾;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有的还很突出。  相似文献   

14.
郜风涛 《人民政坛》2009,(10):37-37
郜风涛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9年第7期载文《法治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现实选择》指出:法治是保持经济平衡较快发展的基石,经济表现的背后往往是法治的比拼。一,把握法治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的原则。坚持合法性原则:在提出应对危机的各项措施时,必须坚持依法办事,真正做到依靠制度谋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07年夏,美国“次贷危机”开始波及美、欧、日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至今,由其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已从发达国家传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其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强度之大,为历史罕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这场危机传到我国难以避免,也使我国不可能置身事外、独善其身。  相似文献   

16.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及恶化,放大了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轴心的现存国际金融体系的种种弊端。无论是为了应对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还是为了未来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国际政治课题。  相似文献   

17.
王惠 《北京观察》2009,(4):12-16
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就像一根导火索,引爆了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为了控制与降低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与深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出台了包括四万亿投资拉动内需等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同时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在国内外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信心的重要性,温家宝总理更是掷地有声地提出:“在经济困难面前,  相似文献   

18.
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全省各级政协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首要任务,主动协助党委、政府丰富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凝聚制胜力量,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9.
<正>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实施以扩大内需为主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对成功抵御金融危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国际金融危机,以蝴蝶效应之势,波及全球。金融业、银行业、IT业务裁员成  相似文献   

20.
2010年是国际金融危机后经济运行中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非常突出的一年,也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宏观调控政策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在国际经济动荡恢复和国内经济平衡回调过程中,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